专利名称: |
一种高边坡框架梁混凝土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边坡框架梁混凝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两台动力装;在待浇筑的框架梁的下边坡平台上以及上边坡平台上安装第一台动力装置、第二台动力装置;将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台、第二台动力装置的转轮缠绕相连并安装混凝土吊斗;混凝土施工。本方法可以实现高边坡框架梁混凝土高效浇筑。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重庆;50 |
申请人: |
中建桥梁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廖仁华;陈诗祥;黎人亮;于仲峰;付叶青;殷杰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6-24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0-18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551026.8 |
公开号: |
CN110344421A |
代理机构: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分类号: |
E02D17/20(2006.01);E;E02;E02D;E02D17 |
申请人地址: |
402260 重庆市江津区滨江新城清栖路599号三层 |
主权项: |
1.一种高边坡框架梁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准备两台动力装置,每一台动力装置包括底座(4),在所述的底座的底壁上平行间隔开有两道纵向滑动凹槽(44),在所述的底座顶壁中间固定有一根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的阶梯转轴,所述的阶梯转轴的上部的轴直径大于下部的轴直径,在一个圆柱形转动盘(3)的底壁上开设有一个与阶梯转轴形状吻合的阶梯孔且所述的阶梯转轴与阶梯孔转动配合,所述的圆柱形转动盘的底壁支撑在底座顶壁上,在所述的转动盘外侧的底座的顶壁上沿同一圆周方向开有多个限位孔(43),在所述的圆柱形转动盘的侧壁上固定有一个支撑臂(32),在所述的支撑臂(32)上开有一个竖直连接孔,一根限位杆(31)上下移动连接在竖直连接孔内,在所述的限位杆的顶部固定有一个顶部限位块,所述的顶部限位块的直径大于竖直连接孔的直径,在所述的限位杆的底部固定有一个下部限位块,所述的下部限位块能够插入对应位置的限位孔(43)内以固定转动盘,在所述转动盘顶端固定有驱动电机(1),在所述的驱动电机(1)沿水平方向设置的转轴上固定有一个转轮(2),所述转轮用于盘绕钢丝绳; 第二步,安装第一台动力装置:在待浇筑的框架梁的下边坡平台上浇筑一个混凝土墩柱,达到100%强度后,在所述的混凝土墩柱上通过穿过底座上的螺栓孔(42)的螺栓与混凝土墩柱固定相连; 安装第二台动力装置:在待浇筑的框架梁的边坡上平台上浇筑基础梁(5),在所述的基础梁(5)上通过穿过两条钢质轨道(7)上的螺栓孔(71)的螺栓与基础梁(5)固定相连;底座的底壁上的两道纵向滑动凹槽(44)与两道钢质轨道分别滑动连接,每道所述的钢质轨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轨道侧翼(72); 第三步,将钢丝绳的一端与第二台动力装置的转轮(2)缠绕相连,并将钢丝绳的另一端与第一台动力装置的转轮缠绕相连,然后在钢丝绳上通过漏斗挂钩(61)固定一个混凝土吊斗(6); 第四步,混凝土施工: 步骤一、将第二台动力装置沿钢质轨道(7)滑动到混凝土吊斗沿钢丝绳能够到达框架梁需要浇筑混凝土的预留孔位置后,所述的底座通过穿过底座上的螺栓孔(42)与开在轨道侧翼上的螺栓孔(73)的螺栓固定相连,把限位杆(31)插入限位孔(43)中,完成动力装置朝向固定; 步骤二、混凝土运输车中混凝土放入混凝土吊斗(6)中,启动第二台动力装置的驱动电机(1),钢丝绳转动,带动混凝土吊斗使得混凝土运送到需要浇筑框架梁混凝土交叉点预留孔(9)处; 步骤三、打开混凝土吊斗的混凝土漏斗开关(62),混凝土流入框架梁模板内,进行混凝土浇筑; 步骤四、当一斗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启动第一台动力装置的驱动电机(1),混凝土漏斗送回原处; 步骤五、重复步骤二至步骤四完成同一个预留孔处剩余混凝土浇筑; 步骤六、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五完成其它预留孔处混凝土浇筑,直至框架梁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成。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