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预沉降地基处理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沉降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外围桩施工、芯桩施工,施工中减摩促沉、施工后增摩减沉。本发明通过先减摩促沉再增摩减沉,使桩端地基土在基础施工阶段就预先沉降,桩端土在施工压力的作用下刚度、模量、压缩程度达到峰值,施工压力消失后,新加的上部建筑荷载应力水平达不到施工时的高应力水平,基本不再沉降,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江苏;32 |
申请人: |
沙焕焕 |
发明人: |
杨志浩;邓冰彬;汪拥军;邓亚光;沙焕焕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8-02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0-29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709326.4 |
公开号: |
CN110387868A |
代理机构: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葛雷 |
分类号: |
E02D3/00(2006.01);E;E02;E02D;E02D3 |
申请人地址: |
226400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镇绿城西子风荷苑7号3单元406室 |
主权项: |
1.一种预沉降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外围桩施工、芯桩施工,其特征是:包括施工中减摩促沉、施工后增摩减沉; A、减摩促沉的方法 施工中减少芯桩侧摩阻力,使打桩设备的施工压力更多地传至桩端,挤压桩端土,促进桩端土层预沉降; 施工时的减摩促沉方法包括下列方法的至少一种: 先施工外围水泥土类桩,利用搅拌设备的螺旋叶片反压下部水泥土体;在水泥初凝前打入芯桩,使芯桩施工时的侧面为软滑水泥土体,打桩设备的压力向下传递; 增大芯桩桩尖截面,使桩尖截面大于桩身,桩身下沉时桩侧产生空隙,减小侧摩阻力; 在芯桩桩底或桩侧进行注浆; B、增摩减沉 芯桩施工完成后,施工压力消失,桩身压力来源为桩身自重和小于施工压力的建筑压力;外围水泥土体逐渐硬凝,芯桩与外围桩、外围桩与周边土体的极限侧摩阻力逐渐增大,最终成为摩擦桩;桩身压力基本由侧摩阻力承担,传递至桩端的压力很小;且由于施工中的预沉降已完成,桩端土层工后沉降很小,甚至为负值,形成增摩减沉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沉降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是: 外围桩为水泥或水泥浆与原位土体混合搅拌形成的水泥土桩;若原位土为砂性土还需加入絮凝剂防止水泥土体板结过快,芯桩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类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沉降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是: 水泥土桩施工压力为200~400kN,芯桩施工压力为1000~8000kN。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预沉降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是:芯桩桩身设置1~4根通长的注浆管,注浆管在桩侧和桩底共设有2~4层注浆出口,外接注浆设备通过注浆管注入水玻璃与氯化钙溶液或者水泥浆。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预沉降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桩周和桩端土体中埋入2~5层压力盒,芯桩桩身上中下设置3层应力应变测量盒,这些测量盒将施工中和施工后的测量数据实时无线传至计算机,计算机通过分析侧摩阻力、端阻力、位移数据的变化,在必要时启用该桩的备用调节装置,并调整后续桩的施工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沉降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桩的备用调节装置是在桩顶、桩身内或桩底设置的柔性注浆囊袋,柔性注浆囊袋为装有纤维物和和电液控制伺服千斤顶的土工袋,囊袋与注浆管相连;桩承受压力过大时囊袋压缩,桩身变短,应力减少;桩承受压力过小时电液控制千斤顶启用,并向囊袋中注入水泥砂石混合料使其固结,桩身变长,应力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预沉降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在减摩促沉、增摩减沉过程中,通过实测数据检测减摩促沉、增摩减沉过程中的摩擦力、应力变化数据,并根据实测数据对减摩促沉、增摩减沉进行分析、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预沉降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检测手段是采用土压力计、钢筋计、光纤光缆土压力计或在线监测单元设备。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