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农村公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交通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但已建成的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大量的农村公路建成后,如何巩固建设成果,确保农村公路的使用功能与服务品质,充分发挥其投资效益,沿袭多年的传统养护管理机制已经不适应新的要求,是当前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探寻新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长效机制,已成为目前亟需思考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本文运用公共管理和公共经济学等理论,应用实证调研等方法,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村公路固有属性和政府管理职能的研究,分析现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根源,提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些措施和政策建议,为我国农村公路事业的科学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首先,本文对农村公路的属性进行了经济学分析。从物品属性入手,分析了农村公路所具有的公共性特征,将农村公路的物品属性定义为准公共物品,从而确定了由政府主导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论断。
其次,以潍坊市为例,在考察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管养主体不明确、权责不统一,养护管理资金匮乏、无稳定的资金渠道,管养体制不健全、管养不分,科技主导作用不足、养护管理水平不高,路政管理工作薄弱等等,并研究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
最后,提出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措施和政策建议:明确管养主体,科学划分职责;理顺体制,管养分离,逐步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建立“建养并重”的公路建设与管理养护双重考核机制;保障投入,建立稳定的养护资金来源;深化路政管理,保护路产路权,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