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减震抗滑桩结构及设计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震抗滑桩结构及设计方法,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现场设计资料;计算抗滑桩的水平线刚度;计算未安装动力吸振器时抗滑桩的最大位移;确定动力吸振器的最优解,并确定若干组动力吸振器参数;计算安装动力吸振器后抗滑桩的最大位移,确定动力吸振器的质量、刚度和阻尼系数;减震抗滑桩结构包括抗滑桩和动力吸振器,动力吸振器的质量、刚度和阻尼系数均按照设计方法进行确定。本发明可以计算得到减震效果最佳的动力吸振器参数,从而可以优化动力吸振器的配置,大大提高抗滑桩结构的减震效果,以有效缓冲地震作用对路基工程的影响,从而保证路基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整体稳定性。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四川;51 |
申请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发明人: |
杨泉;徐骏;高柏松;赵海鑫;郭海强;王占盛;李炼;杨淑梅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7-29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0-22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693099.0 |
公开号: |
CN110359469A |
代理机构: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秋雅 |
分类号: |
E02D17/20(2006.01);E;E02;E02D;E02D17 |
申请人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通锦路三号 |
主权项: |
1.一种减震抗滑桩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收集现场设计资料,包括地质资料、地震烈度划分、地震加速度,确定代表场地特征的地震波形和抗滑桩的质量; 步骤二:计算抗滑桩的桩顶水平位移S, S=S1+φ2·h+S2 式中,S1为抗滑桩悬臂段的顶面位移,φ2为抗滑桩地下段的顶面转角,h为抗滑桩悬臂段的高度,S2为抗滑桩地下段的顶面位移; 步骤三:计算抗滑桩的水平线刚度K, 步骤四:计算未安装动力吸振器时抗滑桩的最大位移xmax, 式中,M为未考虑桩结构阻尼的抗滑桩的质量,x为根据上式计算得到的抗滑桩的位移,xmax为x的最大值,为代表场地特征的地震波形; 步骤五:确定动力吸振器的最优解, 式中,m为动力吸振器的质量,μ为质量比,k为动力吸振器的刚度,c为动力吸振器的阻尼系数; 步骤六:根据步骤五的最优解形式,确定若干组动力吸振器参数(m1,k1,c1;m2,k2,c2;mi,ki,ci;…;mt,kt,ct),其中,t为动力吸振器参数的组数,(mi,ki,ci)为动力吸振器的一组参数; 步骤七:计算安装动力吸振器后抗滑桩的最大位移xmax′, 式中,x为根据上式计算得到的抗滑桩的位移,xmax′为x的最大值,ci和ki分别代入步骤六中得到的若干组动力吸振器参数,1<i<t; 步骤八:确定动力吸振器的质量m、刚度k和阻尼系数c, 当xmax′/xmax的取值最小时对应的(mi,ki,ci),即为减震效果最佳的动力吸振器参数,取该参数作为动力吸振器的质量m、刚度k和阻尼系数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抗滑桩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抗滑桩悬臂段的顶面位移S1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E为抗滑桩的弹性模量,I为抗滑桩的截面惯性矩,h为抗滑桩悬臂段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抗滑桩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抗滑桩地下段的顶面转角φ2和顶面位移S2的计算公式为: φ2=1·δMH+h·δMM S2=1·δHH+h·δHM 式中,h为抗滑桩悬臂段的高度,δHH、δMH为由于H0=1所引起的顶面水平位移和转角,δHM、δMM为由于M0=1所引起的顶面水平位移和转角,其中,H0为集中力,M0为弯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震抗滑桩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δHH、δMH、δHM、δMM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此处的m为系数,通过查表TB10093-2017《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进行确定,bp为抗滑桩的计算宽度,无量纲系数A1,A2,A3,A4,B1,B2,B3,B4,C1,C2,C3,C4,D1,D2,D3,D4通过查《桩基工程手册》表4.3-2确定,E为抗滑桩的弹性模量,I为抗滑桩的截面惯性矩。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减震抗滑桩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能够在步骤三之后、步骤八之前的任何时刻进行实施。 6.一种减震抗滑桩结构,包括抗滑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抗滑桩上安装有动力吸振器,所述动力吸振器包括质量块、弹性构件和阻尼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减震抗滑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吸振器的质量m、刚度k和阻尼系数c均按照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减震抗滑桩结构的设计方法进行确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减震抗滑桩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相邻两个抗滑桩的系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减震抗滑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桩的悬臂段还安装有桩板墙。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所述的一种减震抗滑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吸振器安装在所述抗滑桩的顶部。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