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装配式预应力临时封盖的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装配式预应力临时封盖的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预应力临时封盖的施工方法,通过刮板校位体和刮板撑杆控制砂浆刮板的位置,并可通过刮板校位体和调位螺栓控制砂浆刮板和砂浆灌注管的高度;挡墙侧模与挡墙钢筋笼通过侧模拉筋和拉筋锚定板连接,在混凝土挡墙的顶部设置装配式连梁;通过第一滑移支柱和第二滑移支柱控制限位横板及混凝土灌注管的位置;压顶梁的梁侧模和梁底模与抱箍支撑体连接,并通过侧模限位体控制梁侧模的位置;在梁端模上同步设置槽隼模块和连筋插设体;在预制梁之间设置顶撑螺杆、内侧压杆和内侧压板,并在接缝底模和密闭顶板上设置密闭条带。本发明可提升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施工质量,改善施工结构的受力性能、降低模板支设和定位的难度。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浙江;33
申请人: 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新泉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7-30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0-29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695948.6
公开号: CN110387885A
代理机构: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王闯
分类号: E02D17/02(2006.01);E;E02;E02D;E02D17
申请人地址: 310015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万达商业中心3幢3单元1901室
主权项: 1.一种装配式预应力临时封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1)施工准备:装配式排水沟(1)、挡墙侧模(2)制备,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和现场施工工艺,准备施工需要的材料和装置; 2)装配式排水沟施工:在周边土体(3)内挖设排水沟布设槽(4),并在排水沟布设槽(4)的底部铺设沟底垫层(6);先通过砂浆灌注管(5)灌注沟底垫层(6)砂浆,再通过刮板校位体(7)调整砂浆刮板(8)的底面高程,并对沟底垫层(6)进行刮平处理;将装配式排水沟(1)置于沟底垫层(6)上,在装配式排水沟(1)的顶端设置反滤盖板(9),并使盖板连接隼(10)插入沟侧挂槽(11)内; 3)混凝土挡墙施工:在周边土体(3)内挖设挡墙布设槽(12),并在挡墙布设槽(12)的顶部设置撑架端板(13),在撑架端板(13)与周边土体(3)之间设置端板锚筋(14);使撑架端板(13)与悬挂撑架(15)连接牢固,并使悬挂撑板(16)与悬挂撑架(15)相连;将挡墙侧模(2)与挡墙钢筋笼(18)通过侧模拉筋(19)和拉筋锚定板(20)连接牢固后,使外壁连接隼(21)与悬挂撑板(16)上的凸隼连接槽(22)连接,复核确定挡墙侧模(2)的空间位置;进行混凝土挡墙(23)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在混凝土初凝前将装配式连梁(24)置于混凝土挡墙(23)的顶部,并通过压密观察孔(25)观测装配式连梁(24)与混凝土挡墙(23)的连接情况; 4)压顶梁施工:在支撑桩(26)的外侧壁上设置抱箍支撑体(27),顶端设置桩顶撑板(28),并使桩顶撑板(28)与支撑桩(26)通过桩顶连接筋(29)连接,通过标高调节栓(30)控制桩顶撑板(28)的顶面平整度;使梁底模(31)和梁侧模(32)通过侧模转动轴(33)连接后,将梁底模(31)和梁侧模(32)整体置于抱箍支撑体(27)上,并在梁底模(31)与支撑桩(26)之间设置底模密闭体(34);通过侧模限位体(35)控制梁侧模(32)的竖直度;在桩顶撑板(28)上依次设置第一滑移支柱(38)和限位横板(39);在周边土体(3)的顶部设置侧壁撑板(40),并在侧壁撑板(40)与滑移横梁(41)之间设置第二滑移支柱(42);在滑移横梁(41)与限位横板(39)之间设置滑移立杆(43),并在滑移立杆(43)与滑移横梁(41)之间设置横梁斜撑(44);在梁侧模(32)和梁底模(31)的端部设置梁端模(45);使混凝土灌注管(46)依次穿过灌注管限位体(47)和灌注管穿过孔(48),并使其底端插至压顶梁(49)顶标高处,进行压顶梁(49)混凝土灌注施工; 5)桩顶圈梁施工:待压顶梁(49)混凝土形成强度后,在支撑桩(26)的上表面浇筑桩顶圈梁(50),并通过挡墙侧模(2)外侧的外壁连接隼(21)和桩顶连接筋(29)增强桩顶圈梁(50)与混凝土挡墙(23)和支撑桩(26)的连接; 6)预制梁吊装施工:待桩顶圈梁(50)混凝土形成强度后,先在桩顶圈梁(50)的上表面设置梁底减震体(51),再将预制梁(52)吊装至梁底减震体(51)的上部,在预制梁(52)与挡墙侧模(2)支架设置接缝粘结层(53); 7)接缝填充体施工:在相邻的预制梁(52)之间设置连接补强筋(54),并在接缝的下表面设置接缝底模(55);使接缝底模(55)的下表面与顶撑螺杆(56)相接,并使顶撑螺杆(56)通过压杆转动铰(57)和弹性拉结体(58)与内侧压杆(59)相连;接缝填充体(64)浇筑完成后,在相邻的预制梁(52)接缝处的上表面分别设置密闭顶板(60),并使密闭顶板(60)与下压撑架(61)相连,在下压撑架(61)的下表面依次设置下压控位体(62)和控位压模(63);通过下压控位体(62)控制控位压模(63)的底面高程,对接缝填充体(64)施加下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应力临时封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装配式排水沟(1)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浇筑而成,其外侧壁上镜像对称设置沟侧挂槽(11);所述反滤盖板(9)采用透水混凝土浇筑而成,其下表面设置盖板连接隼(10);所述沟底垫层(6)施工时,在周边土体(3)上布设刮架滑移槽(65),并在刮架滑移槽(65)上依次设置刮架撑柱(66)和刮架撑梁(67);在刮架撑梁(67)的下表面设置刮板撑杆(68),并在刮板撑杆(68)的底端设置校位体横联(69);使刮板校位体(7)穿过校位体横联(69)后,底端与砂浆刮板(8)之间设置连接转换头(70);所述刮架滑移槽(65)与刮架撑柱(66)通过滚轮或滑板连接;所述所述连接转换头(70)横断面呈“U”形,与砂浆刮板(8)垂直焊接连接,内径较刮板校位体(7)的外径大5~10mm;所述刮板校位体(7)采用螺杆轧制而成,与校位体横联(69)通过螺丝连接;在砂浆灌注管(5)的外侧壁设置管侧挡板(71),并在管侧挡板(71)与刮架撑梁(67)之间设置调位螺栓(72);所述调位螺栓(72)采用螺栓与螺杆组合而成,且螺栓两侧螺杆的螺丝转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应力临时封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悬挂撑板(16)的底端设置撑板挡板(73),内侧壁上设置凸隼连接槽(22);所述凸隼连接槽(22)横断面呈等腰梯形,横断面尺寸较外壁连接隼(21)大5~10mm;所述挡墙侧模(2)的外侧壁上设置外壁连接隼(21),内侧壁上设置内壁连接隼(75)和拉筋垫板(76);所述外壁连接隼(21)和内壁连接隼(75)横断面均呈等腰梯形;所述装配式连梁(24)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浇筑而成,其下表面设置梁底连接槽(77),并在梁底连接槽(77)的槽底位置设置压密观察孔(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应力临时封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第一滑移支柱(38)和第二滑移支柱(42)均采用型钢或钢管或钢板轧制而成,其底端均设置滑移滚轮(78),并在第二滑移支柱(42)的侧面设置第二挡板(79);所述灌注管限位体(47)由校位箍环(80)、校位螺栓(81)和螺栓撑板(82)组成,并使螺栓撑板(82)与限位横板(39)连接牢固;所述校位螺栓(81)采用螺栓与螺杆组合而成,且螺栓两侧螺杆的螺丝转向相反;校位箍环(80)采用钢板或钢筋轧制成圆环形;所述侧壁撑板(40)的上表面设置挡板限位体(84),并在挡板限位体(84)上面向第二滑移支柱(42)侧设置第一挡板(85);所述第二挡板(79)的上表面与第一挡板(85)的下表面平行相接;所述抱箍支撑体(27)沿支撑桩(26)的外侧面设置,由紧固抱箍(86)和箍侧横板(87)组成;所述紧固抱箍(86)横断面呈圆弧形,在紧固抱箍(86)与箍侧横板(87)之间设置抱箍斜撑(88),在紧固抱箍(86)与支撑桩(26)之间设置侧壁连接筋(89);所述侧模限位体(35)由限位体螺杆(90)和限位体压板(91)组成,并使限位体压板(91)与梁侧模(32)相接,使限位体螺杆(90)与侧模限位板(37)通过螺丝相连;所述梁端模(45)面向压顶梁(49)侧设置槽隼模块(92),背离压顶梁(49)侧设置控位连板(93)和控位连接体(94),并在相邻的控位连接体(94)之间设置控位压板(95)和连筋插设体(96);所述连筋插设体(96)一端悬臂,另一端与控位压板(95)相接,并穿过梁端模(45)上的连筋穿设孔(9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应力临时封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所述接缝粘结层(53)采用石油沥青或橡胶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应力临时封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7)中,所述接缝底模(55)采用钢板或合金轧制而成,其上表面设置条带布设槽(98),并在条带布设槽(98)内设置密闭条带(99);所述条带布设槽(98)在接缝填充体(64)的外侧对称布设,横断面呈长方形;所述密闭条带(99)采用遇水膨胀材料或橡胶材料;所述顶撑螺杆(56)中间与顶撑螺栓(36)相连,且顶撑螺栓(36)两端的顶撑螺杆(56)的螺丝方向相反,在顶撑螺杆(56)的两侧镜像对称设置两根弹性拉结体(58);所述弹性拉结体(58)采用弹簧或橡胶条带;所述内侧压杆(59)的两端分别通过压杆转动铰(57)和压板转动铰(83)与顶撑螺杆(56)和内侧压板(74)相接,且顶撑螺杆(56)两侧的内侧压杆(59)长度为0.6~0.7倍预制梁(52)接缝宽度;所述接缝底模(55)的上表面、密闭顶板(60)的下表面上均设置条带布设槽(98),并在条带布设槽(98)内设置密闭条带(99),临近接缝填充体(64)侧设置控位台阶(17);所述密闭顶板(60)横断面呈“T”形,两端与控位台阶(17)相连;所述下压控位体(62)采用液压千斤顶或螺杆与螺栓的组合体。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