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车辆及其锁止结构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锁止结构,包括用于连接固定部件的连接部以及安装于连接部的连杆式锁定部,且连杆式锁定部的连杆转动形成的连杆式锁定部收缩或扩张,以实现连杆式锁定部对待锁定部卡接或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锁止结构中,通过锁体机构中的连杆式锁定部与后悬置机构中的活塞杆配合,完成驾驶室的锁止和解锁。该连杆式锁定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了系统零部件安装的复杂度,减轻了系统零部件的整体重量,节约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锁止结构的车辆。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北京;11 |
申请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李婉楠;雒永峰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0-25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0-22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744966.6 |
公开号: |
CN209521772U |
代理机构: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分类号: |
B62D33/07(2006.01);B;B62;B62D;B62D33 |
申请人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沙阳路 |
主权项: |
1.一种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固定部件的连接部以及安装于所述连接部的连杆式锁定部,且所述连杆式锁定部的连杆转动形成所述连杆式锁定部的收缩或扩张,以实现所述连杆式锁定部对待锁定部的卡接或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式锁定部包括固定底板(21)、控制件、均用于活动的设于所述固定底板(21)上的驱动连杆(23)和拉动连杆(25), 所述控制件连接所述驱动连杆(23),所述驱动连杆(23)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拉动连杆(25),所述控制件的移动用于带动所述驱动连杆(23)上的第一锁止部(231)和所述拉动连杆(25)上的第二锁止部(251)相对靠近或远离,以实现所述第一锁止部(231)、所述第二锁止部(251)配合锁止或解锁所述待锁定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连杆(23)和所述拉动连杆(25)均铰接于所述固定底板(21)上,所述驱动连杆(23)通过带动连杆(24)铰接所述拉动连杆(25),所述驱动连杆(23)铰接所述带动连杆(24)一端,所述拉动连杆(25)铰接所述带动连杆(24)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止部(231)和所述第二锁止部(251)上均设有限位孔,所述固定底板(21)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孔配合滑动的限位部,以便所述第一锁止部(231)和所述第二锁止部(251)在预设移动范围内进行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包括用于拉动的拉线(22),所述拉线(22)与所述驱动连杆(23)通过第一拉线支架(221)连接; 所述拉线(22)卡接于所述第一拉线支架(221)上的第一限位环中,所述驱动连杆(23)与所述第一拉线支架(221)连接,以实现所述拉线(22)与所述驱动连杆(23)之间的联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21)上固定有第二拉线支架(222),所述第二拉线支架(222)上设有供所述拉线(22)穿过的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与所述第一限位环同轴设置,以便所述拉线(22)在预设拉动方向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式锁定部设有至少1个用于带动所述连杆式锁定部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连杆(23)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底板(21)上的固定部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止部(231)和所述第二锁止部(251)包括用于卡接所述待锁定部径向凸起部的配合凹槽,以实现锁止状态下的所述第一锁止部(231)、所述第二锁止部(251)均与所述待锁定部贴合夹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止部(231)和所述第二锁止部(251)上设有与所述待锁定部的圆台端部(111)的侧壁面相配合的导向斜面,以便所述第一锁止部(231)与所述第二锁止部(251)卡接于所述待锁定部的环形凹槽部(112)内实现锁止。 10.一种车辆,包括驾驶室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设置所述固定部件,所述车架的减振器的活塞杆为所述待锁定部,所述驾驶室和所述车架通过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锁止结构连接。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