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抗浮桩竖向载荷检测方法及盘结检测装置 |
摘要: |
一种涉及抗浮桩质量检测技术领域的抗浮桩竖向载荷检测方法及盘结检测装置,其特征是:①根据抗浮桩的设计竖向载荷最大极限选择合适的基础梁,将基础梁架设在抗浮桩之上,使基础梁与抗浮桩具有一定的距离;②将支撑基盘安装在基础梁上,且使支撑基盘的轴线与抗浮桩的轴线对应重合;③在支撑基盘内设置多个用于连接钢索的紧固装置,使支撑基盘与盘结通过钢索对应均衡连接,并通过钢索环使盘结与抗浮桩内钢筋对应均衡连接;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传统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失真的问题。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河南;41 |
申请人: |
关喜才 |
发明人: |
关喜才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8-26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0-25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789789.6 |
公开号: |
CN110374149A |
代理机构: |
郑州中科鼎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寇冰 |
分类号: |
E02D33/00(2006.01);E;E02;E02D;E02D33 |
申请人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北一路10号 |
主权项: |
1.一种抗浮桩竖向载荷实验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根据抗浮桩(9)的设计竖向载荷最大极限选择合适的基础梁(5),将基础梁(5)架设在抗浮桩(9)之上,使基础梁(5)与抗浮桩(9)具有一定的距离; 将支撑基盘(1)通过竖直设置的千斤顶(3)安装在基础梁(5)上,且使支撑基盘(1)的轴线与抗浮桩(9)的轴线对应重合,所述千斤顶(3)设有用于驱动控制千斤顶(3)的液压控制系统(11); 在支撑基盘(1)内设置多个用于连接钢索(7)的紧固装置(2),使支撑基盘(1)与盘结(12)通过钢索(7)对应均衡连接; 通过钢索环(13)使盘结(12)与抗浮桩(9)内钢筋对应均衡连接,并实时检测盘结(12)是否处于水平状态; 操作液压控制系统(11)控制千斤顶(3),使千斤顶(3)顶升机构顶升,从而使得抗浮桩(9)内的钢筋开始受到同等量上拔力,接续,在千斤顶(3)顶升力作用下,即可开始对抗浮桩(9)进行竖向载荷实时抗拔力检测,并准确检测到抗浮桩(9)的最大承载能力及其力学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浮桩竖向载荷实验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②支撑基盘(1)与基础梁(5)通过托架(4)对应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浮桩竖向载荷实验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①基础梁(5)通过支座(6)架设在抗浮桩(9)之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浮桩竖向载荷实验检测方法所用盘结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支撑基盘(1)、紧固装置(2)、千斤顶(3)、基础梁(5)、支座(6)、钢索(7)、盘结(12)和液压控制系统(11);所述支撑基盘(1)顶部面均匀间隔环设有8~36个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内台阶面上均设有用于连接钢索(7)的紧固装置(2),所述千斤顶(3)顶升机构与支撑基盘(1)的底部面中心位置对应紧固连接,千斤顶(3)的底部面与托架(4)的顶部面对应牢固连接,且千斤顶(3)与液压控制系统(11)对应控制连接,托架(4)的底部面与基础梁(5)的顶部面对应连接,该基础梁(5)通过两支座(6)设于抗浮桩(9)的正上方,且使抗浮桩(9)的轴线与支撑基盘(1)的轴线对应重合;所述钢索(7)的一端与紧固装置(2)对应紧固连接,钢索(7)的另一端与盘结(12)的顶部对应紧固连接,所述盘结(12)的底部面设有均布环设有多个吊环Ⅰ,所述抗浮桩(9)的顶部面均布环设有与多个吊环Ⅰ分别一一对应的吊环Ⅱ,所述吊环Ⅰ及吊环Ⅱ内均活动串接同一钢索环(1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浮桩竖向载荷实验检测方法所用盘结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基盘(1)底部面对应每个台阶孔均设有用于避免基础梁(5)对与基础梁(5)相邻钢索(7)产生干涉的导套(10),所述钢索(7)对应贯穿相应的导套(10),同时抗浮桩(9)中钢筋与钢索(7)偏离穿心千斤顶(2)的中心线时,通过导套(10)矫正。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浮桩竖向载荷实验检测方法所用盘结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套(10)远离支撑基盘(1)的一端为喇叭口。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浮桩竖向载荷实验检测方法所用盘结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钢索(7)与盘结(12)通过连接件(8)对应牢固连接。 8.如权利要求4抗浮桩竖向载荷实验检测方法所用盘结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盘结(12)的 顶部面设有用于实时监测盘结(12)是否处于水平状态的水准仪。 9.如权利要求4抗浮桩竖向载荷实验检测方法所用盘结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基盘(1)设有8、12、16、20或26个偶数台阶孔,以及与这些台阶孔一一对应的紧固装置(2)。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