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中间箱涵结构尺寸确定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间箱涵结构尺寸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先通过盾构法综合管廊直径、功能区范围及行车空间布置确定路面板上部空间最小高度H1;S2、根据行车的建筑限界要求确定行车空间,修正步骤S1的最小高度H1;S3、根据修正后的最小高度H1及路面板的厚度初步拟定中间箱涵顶板上表面相对隧道内壁顶部的高度H2以及中间箱涵顶板宽度L1;S4、根据中间箱涵顶板宽度L1及中间箱涵结构在综合管廊中的位置确定两侧墙高度H3及两侧墙净距L2;S5、根据综合管廊排风腔的空间要求确定侧墙牛腿上表面相对于侧墙底部的高度H4;S6、顶板、侧墙及底板厚度均通过结构受力安全性确定。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湖北;42 |
申请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肖明清;陈俊伟;刘浩;孙文昊;王少锋;谢俊;彭长胜;周坤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8-01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1-05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705683.3 |
公开号: |
CN110409496A |
代理机构: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秦曼妮 |
分类号: |
E02D29/045(2006.01);E;E02;E02D;E02D29 |
申请人地址: |
430063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杨园和平大道745号 |
主权项: |
1.一种中间箱涵结构尺寸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一种盾构隧道,包括隧道本体和路面板,所述路面板将隧道本体的内部空间分割成上部的行车空间和下部的综合管廊,综合管廊内设有中间箱涵结构,中间箱涵结构包括用来支撑路面板的顶板,用来支撑顶板的两侧墙,两所述侧墙间设有与顶板平行的底板,两所述侧墙的外壁上均设有用来支撑排风腔顶板的牛腿,两所述侧墙将综合管廊分隔成三个支管廊,先通过盾构法综合管廊直径、功能区范围及行车空间布置确定路面板上部空间最小高度H1; S2、根据行车的建筑限界要求确定行车空间,修正步骤S1的最小高度H1; S3、根据修正后的最小高度H1及路面板的厚度初步拟定中间箱涵顶板上表面相对隧道内壁顶部的高度H2以及中间箱涵顶板宽度L1; S4、根据中间箱涵顶板宽度L1及中间箱涵结构在综合管廊中的位置确定两侧墙高度H3及两侧墙净距L2; S5、根据综合管廊排风腔的空间要求确定侧墙牛腿上表面相对于侧墙底部的高度H4; S6、顶板、侧墙及底板厚度均通过结构受力安全性确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箱涵结构尺寸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中间箱涵内部空间的功能要求修正步骤S4两侧墙高度H3及两侧墙净距L2,调整较大时,需修正步骤S3的中间箱涵顶板11顶面相对隧道本体内壁顶部的高度H2以及中间箱涵顶板宽度L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箱涵结构尺寸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施工阶段中间箱涵上方吊装设备的安装要求修正中间箱涵的总高度H5,通过中间箱涵的运输要求修正中间箱涵沿综合管廊纵向的幅宽B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箱涵结构尺寸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两所述侧墙的底部均包括与隧道本体内壁贴合的贴合面,所述贴合面为弧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箱涵结构尺寸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牛腿与对应的隧道本体内壁间搭接排风腔顶板,所述排风腔顶板、隧道本体内壁和对应的侧墙围合成排风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箱涵结构尺寸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盾构隧道还包括支撑路面板的车道板,所述隧道本体内壁通过车道板与顶板的对应侧相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间箱涵结构尺寸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顶板的两侧均设有承台,所述承台凸出顶板的两侧设置,所述承台包括支撑车道板的的支撑面和垂直连接支撑面的竖直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间箱涵结构尺寸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竖直面间的距离大于两侧墙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