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电磁排水抗滑桩及其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电磁排水抗滑桩及其施工方法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磁排水抗滑桩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滑坡防治工程领域,该抗滑桩包括:空心桩、碎石、锚索、线圈、控制器、水分计、抽水管和手提抽水泵;第二类空心桩同轴嵌套于第一类空心桩内,两类桩之间填充碎石,锚索将碎石挤密于第一类空心桩内;圈缠绕抽水管外壁并嵌套于第二类空心桩内,手提抽水泵安装在抽水管顶端,控制器安放在坡外分别与水分计、线圈和高频交流电源连接;当土体含水率大于界限含水率时,线圈产生交变磁场促使水分进入空心桩内,抽水管和手提抽水泵将坡体内水排到坡外;反之线圈断电;本申请是一种实施监控、快速排水的抗滑桩,解决了降雨丰富地区低渗透性边坡难以排水诱发的失稳问题,构造简单,施工容易,大大节约成本。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宁夏;64
申请人: 宁夏大学
发明人: 董旭光;孙国栋;刘海涛;王永胜;颉永斌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7-25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1-08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675691.8
公开号: CN110424416A
代理机构: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昌贵
分类号: E02D17/20(2006.01);E;E02;E02D;E02D17
申请人地址: 750021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489号
主权项: 1.一种电磁排水抗滑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桩、碎石(4)、锚索(6)、线圈(7)、抽水管(8)、控制器(10)、水分计(11)、手提抽水泵(12)和高频交流电源; 所述的空心桩包括第一类空心桩(1)和第二类空心桩(2),第一类空心桩(1)底板封闭,底板上预埋锚具(5),桩壁布置若干透水孔(3);第二类空心桩(2)下端侧壁布置若干透水孔(3),第二类空心桩(2)同轴嵌套于第一类空心桩(1)内,顶端平齐; 所述的碎石(4)填充与第一类空心桩(1)和第二类空心桩(2)之间,顶部安放盖板(13),锚索(6)一端锚固于第一类空心桩(1)的底板预埋锚具(5),穿过碎石(4),另一端由锚具(5)固定于盖板(13)上; 所述的线圈(7)缠绕抽水管(8)外壁;线圈(7)通过导线与高频交流电源连接; 所述的抽水管(8)下端的管壁具有若干个透水孔(3),外壁套有若干个定位支架(9),嵌套于第二类空心桩(2)内,且顶部露出; 所述的手提抽水泵(12)安装在抽水管(8)顶端; 所述水分计(11)设置在两根空心桩之间的坡体内; 所述的控制器(10)安放在坡外,控制器(10)分别与水分计(11)和线圈(7)连接,控制线圈(7)通电与断电; 当土体含水率大于控制器(10)的界限含水率时,高频交流电源与控制器(10)及线圈(7)接通,线圈(7)产生交变磁场促使边坡中的水分通过透水孔(3)进入空心桩内,再通过抽水管(8)和手提抽水泵(12)将坡体内水排到坡外;当土体含水率小于控制器(10)的界限含水率时,控制器(10)控制线圈(7)断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排水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空心桩(1)外侧抱箍有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排水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7)为直径1.0~2.0mm的铜线绕制而成,铜线表面包有绝缘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排水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桩截面形式为圆形、矩形或梯形;第一类空心桩(1)靠山侧布置有密集的钢筋,其余侧布置较少的钢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排水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水孔(3)为圆形,直径为10~40mm,间距为20~2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排水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碎石(4)采用粒径为30~80mm的卵石或石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排水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13)上设有中心圆孔和四个小孔,盖板(13)几何尺寸稍小于第一类空心桩(1)的内部尺寸。 8.一种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磁排水抗滑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勘察设计及放线:勘察山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潜在滑动面,进行计算设计;根据工程设计对抗滑桩和水分计(11)的位置进行测量定位; (2)预制空心桩:按设计尺寸,预制第一类空心桩(1)、第二类空心桩(2),第一类空心桩(1)、第二类空心桩(2)侧壁上梅花形布置预留直径为10~40mm,间距为20~25cm的透水孔(3; (3)挖孔和施工准备:按照步骤(1)确定的桩位,按设计桩长桩径,开挖桩孔,并施做护壁;将预制完成的空心桩和碎石(4)运送到施工现场; (4)安放空心桩:先在第一类空心桩(1)内穿四根锚索(6),锚索(6)长度大于桩孔深2~3m,锚索(6)一端锚固在底板预埋锚具(5)处,另一端穿出第一类空心桩(1)顶端;将第一类空心桩(1)吊置于孔内,钢筋较密的一侧安放于靠山侧,垂直安放就位,将四根锚索(6)暂时固定在地面;其次将第二类空心桩(2)吊放于第一类空心桩(1)内; (5)填碎石:给两类空心桩之间从下往上分层填碎石(4)并振捣,填至距桩顶1.0m为止; (6)安放盖板和张拉锚索:将盖板(13)嵌套于第一类空心桩(1)内,张拉锚索(6)施加预应力,盖板(13)挤压碎石(4),并用锚具(5)将锚索(6)锚固于盖板(13)上; (7)安放抽水管:抽水管(8)外壁缠绕线圈,套上定位支架(9),嵌套于第二类空心桩(2)内,线圈穿出桩外; (8)安装抽水管和水分计:抽水管(8)顶端安装手提抽水泵(12),水分计(11)安放于相应的孔内,并用土体填充孔洞,数据线引出坡面; (9)连线:坡外安装控制器(10),将控制器(10)分别与线圈(7)、水分计(11)和高频交流电源连接; (10) 设定控制器(10)转换界限含水率,施工完成。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