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超长墙壁钢筋输送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超长墙壁钢筋输送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长墙壁钢筋输送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涉及管廊工程技术领域。该超长墙壁钢筋输送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数量为四个,每两个支撑架为一组,每组的两个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托辊,且两个托辊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上贯穿设置有待运钢筋,所述支撑架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该超长墙壁钢筋输送装置及其制造方法,通过支撑架、托辊、限位机构和制造方法的改良,采用组合穿插的方式进行待运钢筋的搬运,无需对待运钢筋进行绑扎操作,可以完全借助机械完成搬运操作,无需过多的人力参与,使得施工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安徽;34
申请人: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琦;韩佳霖;杨明越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7-18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1-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648065.X
公开号: CN110395483A
代理机构: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许瑞祥
分类号: B65D61/00(2006.01);B;B65;B65D;B65D61
申请人地址: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雨山东路88号
主权项: 1.一种超长墙壁钢筋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的数量为四个,每两个支撑架(1)为一组,每组的两个支撑架(1)之间设置有托辊(2),且两个托辊(2)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3),所述限位机构(3)上贯穿设置有待运钢筋(4); 所述支撑架(1)包括上框架(15)和下框架(17),所述上框架(15)和下框架(17)之间通过连接杆(13)固定连接,且连接杆(13)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18),所述上框架(15)上设置有上交叉杆(16),所述上交叉杆(1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上交叉杆(16)相互交叉设置,所述下框架(17)上设置有下交叉杆(14),且两个下交叉杆(14)之间贯穿设置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的顶端焊接有限位杆(11),所述下交叉杆(14)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下交叉杆(14)相互交叉设置,所述支撑杆(12)的底端焊接于两个下交叉杆(14)的交叉处; 所述托辊(2)包括托杆(22),所述托杆(22)的表面套设有橡胶套(21); 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上限位板(32)和下限位板(31),所述上限位板(32)设置于橡胶套(21)上,所述待运钢筋(4)贯穿设置于上限位板(32)上,所述上限位板(32)和下限位板(31)之间通过过渡杆(33)固定连接。 2.一种超长墙壁钢筋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超长墙壁钢筋输送装置,采用如下步骤制作: S1、制作上框架(15)和下框架(17); S2、在上框架(15)上焊接上交叉杆(16),在下框架(17)上焊接下交叉杆(14),并在两个上交叉杆(16)的交叉处钻孔; S3、根据需要截取对应长度的钢管作为支撑杆(12),并在支撑杆(12)的顶端焊接限位杆(11),将其穿过步骤S2中所钻的孔并将其底端焊接于下交叉杆(14)的交叉处,同时将支撑杆(12)相对于上交叉杆(16)焊接; S4、使用与支撑杆(12)同一长度的钢筋作为连接杆(13),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将连接杆(13)与上框架(15)和下框架(17)固定,在连接杆(13)的底端设置万向轮(18),以此进行支撑架(1)的制作,并以上述方法制作四个支撑架(1)备用; S5、截取钢筋制作托杆(22),托杆(22)的长度为下交叉杆(14)的三倍,同时在托杆(22)表面的中间位置套设橡胶套(21),以此完成托辊(2)的制作; S6、截取钢板作为上限位板(32),上限位板(32)的长度根据单次运输的钢筋数量而定,具体计算方式为:托杆(22)长度=(单次运输的钢筋数量*3+20)cm; S7、在上限位板(32)钻孔,孔间距为3cm,从中间向两边进行钻孔操作,钻孔直径为所需运输钢筋的截面直径+0.1cm; S8、截取钢板作为下限位板(31),下限位板(31)的长度为上限位板(32)的长度-20cm; S9、截取钢筋作为过渡杆(33),过渡杆(33)的长度为支撑杆(12)长度的三分之一,将过渡杆(33)的两端分别与下限位板(31)和上限位板(32)焊接,以此制作成限位机构(3); S10、将四个支撑架(1)分为两组,每两个支撑架(1)为一组,每组的两个支撑架(1)之间设置托辊(2),并将上限位板(32)设置于橡胶套(21)上,将待运钢筋(4)穿插设置于上限位板(32)并使其底端与下限位板(31)接触,通过万向轮(18)进行待运钢筋(4)的运输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超长墙壁钢筋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上框架(15)和下框架(17)均采用规格为Φ16的短钢筋。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超长墙壁钢筋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支撑杆(12)截取的对应长度根据所需运输钢筋的长度而定,为运输钢筋长度的三分之一,可存在±5cm的误差。 5.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超长墙壁钢筋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焊接时需要保证上框架(15)所在平面与下框架(17)所在平面相互平行,且两个平面的距离为支撑杆(12)长度的四分之一,可存在±5cm的误差。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