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能够实现自行车车架纵向折叠的快拆结构
专利名称: 能够实现自行车车架纵向折叠的快拆结构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实现自行车车架纵向折叠的快拆结构,自行车包括车把手、刹车线、中管和两个后叉,车把手上安装有按钮,按钮与刹车线的一端相连接,并能够控制调整刹车线的松紧度;在中管和两个后叉之间还连接有一能够将中管和两个后叉锁定连接在一起的快拆结构,快拆结构还与刹车线的另一端相连接,且当按钮控制并拉紧刹车线时,刹车线能够解锁快拆结构,使得中管分别与两个后叉相对独立,进而能够实现自行车车架的纵向折叠。该快拆结构的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能够非常便捷的实现自行车车架的纵向折叠。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江苏;32
申请人: 欧亚马自行车(太仓)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平典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12-28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1-05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2235029.4
公开号: CN209581731U
代理机构: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盛建德;张小培
分类号: B62K15/00(2006.01);B;B62;B62K;B62K15
申请人地址: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陆渡镇富达路67号
主权项: 1.一种能够实现自行车车架纵向折叠的快拆结构,自行车包括车把手(1)、刹车线(2)、中管(3)和两个后叉(4),所述车把手(1)上安装有按钮,所述按钮与所述刹车线(2)的一端相连接,并能够控制调整所述刹车线(2)的松紧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管(3)和两个所述后叉(4)之间还连接有一能够将所述中管(3)和两个所述后叉(4)锁定连接在一起的快拆结构(5),所述快拆结构(5)还与所述刹车线(2)的另一端相连接,且当所述按钮控制并拉紧所述刹车线(2)时,所述刹车线(2)能够解锁所述快拆结构(5),使得所述中管(3)分别与两个所述后叉(4)相对独立,进而能够实现自行车车架的纵向折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实现自行车车架纵向折叠的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结构(5)包括避震取付(50)、避震底座(51)、优力胶体(52)和挂钩(53),其中,所述避震取付(50)固定连接在所述中管(3)的后侧上,所述避震底座(51)为长条状并横跨连接在两个所述后叉(4)的上侧上,所述优力胶体(52)为竖向放置的圆柱体结构,且所述优力胶体(52)的上轴端与所述避震取付(50)定位连接,所述优力胶体(52)的下轴端自由抵触于所述避震底座(51)的上侧上,所述挂钩(53)铰接于所述避震取付(50)上,且同时所述挂钩(53)还与所述刹车线(2)的另一端相连接;当所述按钮控制并放松所述刹车线(2)时,所述挂钩(53)的钩部(530)能够卡接于所述避震底座(51)上,实现将所述中管(3)和两个所述后叉(4)锁定连接在一起,而当所述按钮控制并拉紧所述刹车线(2)时,所述刹车线(2)能够带动所述挂钩(53)进行摆动,以使得所述挂钩(53)的钩部(530)与所述避震底座(51)相脱离,实现解锁所述快拆结构(5)、并使得所述中管(3)分别与两个所述后叉(4)相对独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实现自行车车架纵向折叠的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避震取付(50)上设置有一螺丝孔,所述优力胶体(52)的上轴端通过一螺丝来螺接于所述螺丝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实现自行车车架纵向折叠的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避震取付(50)上贯穿开设有一通孔; 所述挂钩(53)具有一长条状的主体(531),所述主体(531)竖向穿置于所述通孔中,且同时所述主体(531)还通过一销轴铰接于所述通孔上;所述钩部(530)一体成型于所述主体(531)的底端上; 另外,在所述销轴上还套设有一扭簧(54),所述扭簧(54)作用于所述挂钩(53),以使得所述挂钩(53)的钩部(530)保持能够卡接于所述避震底座(51)上的复位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够实现自行车车架纵向折叠的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531)与所述刹车线(2)的另一端相连接。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