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线式拉伸扭转载荷与热场耦合原位力学性能测试仪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式拉伸扭转载荷与热场耦合原位力学性能测试仪,包括底座、第一缠线盘、第二缠线盘、第一电机、第一蜗杆轴、第一丝杠、第一丝杠螺母、第一滑块导轨、第一滑块、支撑架、背板、第二滑块导轨、第二滑块、支撑块、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第二电机、第二蜗杆轴、第二旋转轴、扭矩传感器、加热台支架、加热组件。本发明体积小,结构紧凑,可以直接与Raman光谱仪、XRD、超景深显微镜或光学显微镜相结合,实现对被测试试件的微观损伤演变进行原位表征。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江苏;32 |
申请人: |
盐城工学院 |
发明人: |
侯鹏亮;张双;支鹏;靳娟;殷晓雯;单华杰;朱奔驰;沙峻;万毅舟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5-24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1-08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442311.6 |
公开号: |
CN110426290A |
代理机构: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彭雄 |
分类号: |
G01N3/18(2006.01);G;G01;G01N;G01N3 |
申请人地址: |
224051 江苏省盐城市希望大道中路1号 |
主权项: |
1.一种线式拉伸扭转载荷与热场耦合原位力学性能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缠线盘底座(101)、缠线盘底座拉伸处(1011)、第一缠线盘(102)、第一缠线盘盖一(103)、第一缠线盘盖二、第一手柄(104)、第一弹簧(105)、第一压块(106)、第一深沟球轴承一、第一深沟球轴承二(107)、第二缠线盘底座、缠线盘底座扭转处(2011)、第二缠线盘、第二缠线盘盖一、第二缠线盘盖二(203)、第二手柄(204)、第二弹簧、第二压块、第二深沟球轴承一、第二深沟球轴承二、第一电机(301)、第一电机法兰(302)、第一蜗杆轴(303)、第一蜗杆轴承一(304)、第一蜗杆二(305)、第一涡轮二(306)、第一蜗杆一(307)、第一涡轮一(308)、第一丝杠固定块(309)、第一丝杠(310)、第一丝杠螺母(311)、第一滑块导轨(321)、第一滑块(322)、支撑架(323)、背板(324)、第二滑块导轨(325)、第二滑块(326)、支撑块(327)、力传感器(328)、位移传感器(330)、位移支架(331)、第二电机(401)、第二电机法兰(402)、第二蜗杆轴(403)、第二蜗杆轴承一(404)、第二蜗杆二(405)、第二涡轮二(406)、第二蜗杆一(407)、第二涡轮一(408)、第二旋转轴(409)、扭矩传感器(410)、加热台支架(411)、加热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缠线盘(102)的一端通过第一深沟球轴承一安装在第一缠线盘底座(101)上,所述第一缠线盘(10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深沟球轴承二(107)安装在第一缠线盘底座(101)上,所述第一手柄(104)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缠线盘(102)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108);所述第一缠线盘盖二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弹簧(105)、第一压块(106)依次放入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缠线盘盖一(103)安装在第一缠线盘底座(101)上,且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一位于第一缠线盘盖一(103)内,所述第一缠线盘盖二安装在第一缠线盘底座(101)上,且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二(107)、第一齿轮(108)位于第一缠线盘盖二内,且所述第一齿轮(108)与第一压块(106)相接触;所述缠线盘底座拉伸处(1011)设置于第一缠线盘底座(101)上;所述第一缠线盘(102)上设置有第一缠线固定孔(1021);所述第二缠线盘的一端通过第二深沟球轴承一安装在第二缠线盘底座上,所述第二缠线盘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深沟球轴承二安装在第二缠线盘底座上,所述第二手柄(204)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二缠线盘转轴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缠线盘盖二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弹簧、第二压块依次放入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缠线盘盖一安装在第二缠线盘底座上,且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一位于第二缠线盘盖一内,所述第二缠线盘盖二(203)安装在第二缠线盘底座上,且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二、第二齿轮位于第二缠线盘盖二(203)内,且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压块相接触;所述缠线盘底座扭转处(2011)设置于第二缠线盘底座上;所述第二缠线盘上设置有第二缠线固定孔;所述第一缠线盘(102)、第二缠线盘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电机(301)通过第一电机法兰(302)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第一蜗杆一(307)安装在第一电机(301)的转轴上,所述第一蜗杆轴(303)通过第一蜗杆轴承一(304)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第一蜗杆二(305)、第一涡轮二(306)分别安装在第一蜗杆轴(303)上,所述第一涡轮二(306)与第一蜗杆一(307)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310)通过第一丝杠固定块(309)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第一涡轮一(308)与第一丝杠(3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涡轮一(308)与第一蜗杆二(305)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螺母(311)设置于第一丝杠(310)上;所述第一滑块导轨(321)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第一滑块(322)设置于第一滑块导轨(321)上,且所述第一滑块(322)与第一滑块导轨(321)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架(323)固定安装在第一滑块(322)上,所述第二滑块导轨(325)设置于支撑架(323)上,所述第二滑块(326)设置于第二滑块导轨(325)上,且所述第二滑块(326)与第二滑块导轨(325)滑动连接;所述背板(324)固定安装在支撑架(323)上,所述支撑块(327)固定安装在第二滑块(326)上,所述力传感器(328)一端固定安装在背板(324)上,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支撑块(327)上,所述第一丝杠螺母(311)与支撑块(327)固定连接,所述缠线盘底座扭转处(2011)与支撑块(327)固定连接;所述位移支架(331)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位移传感器(330)一端与位移支架(3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架(32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401)通过第二电机法兰(402)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第二蜗杆一(407)安装在第二电机(401)的转轴上,所述第二蜗杆轴(403)通过第二蜗杆轴承一(404)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第二蜗杆二(405)、第二涡轮二(406)分别安装在第二蜗杆轴(403)上,所述第二涡轮二(406)与第二蜗杆一(407)传动连接;所述扭矩传感器(410)一端通过第二旋转轴(409)与第二涡轮一(408)连接,所述第二涡轮一(408)与第二蜗杆二(405)传动连接;所述扭矩传感器(410)的另一端与缠线盘底座扭转处(2011)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台支架(411)通过可拆卸方式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加热组件顶部设置有观察缝,所述加热组件安装在加热台支架(411)上,且所述加热组件位于第一缠线盘(102)、第二缠线盘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线式拉伸扭转载荷与热场耦合原位力学性能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传感器(410)通过扭转支架(220)安装在底座(1)上,且所述扭矩传感器(410)通过轴承与扭转支架(220)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线式拉伸扭转载荷与热场耦合原位力学性能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呈管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线式拉伸扭转载荷与热场耦合原位力学性能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台支架(411)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安装在底座(1)上,或者所述加热台支架(411)通过卡扣连接方式安装在底座(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线式拉伸扭转载荷与热场耦合原位力学性能测试仪,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机(301)、第二电机(401)均为带编码器的电机。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