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地下层状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地下层状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层状排水结构,其中,无腔排水沟与管状排水沟相连通,无腔排水沟上部设有多孔混凝土层。管状排水沟内设置玻璃钢塑料多孔管并填充碎石,管状排水沟上部、沿着保护砖墙外侧自下而上依次设砂质反滤层和砂土保护层,无腔排水沟内也填充有碎石。无腔排水沟中的地下水经管状排水沟汇入集水检查井中,集中排出。本发明可有效控制地下水位高度,避免防水卷材在地下水长期作用下失效导致地下结构渗水,降低地下水对厂房下部基础的压力,减小基础上浮的可能。此外,本发明的排水结构不仅适用于临海工程,其还同样适用于地面渗水的组织排放,可推广应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工、民建筑的地下排水工程、以及“海绵城市”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江苏;32
申请人: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发明人: 钱伏华;周新波;梁权刚;杨浩;杨忠勇;林武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7-26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1-12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682895.4
公开号: CN110439014A
代理机构: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梁涛
分类号: E02D19/08(2006.01);E;E02;E02D;E02D19
申请人地址: 210019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云龙山路79号
主权项: 1.一种地下层状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无腔排水沟(1)、管状排水沟(2)和集水检查井(13),无腔排水沟(1)上部自下而上依次设多孔混凝土层(3)、C20细石混凝土找平层(4)、防水卷材层(5)、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6)和结构基础底板(7),厂房结构(11)坐在结构基础底板(7)上;管状排水沟(2)设置在厂房结构(11)外围,无腔排水沟(1)与管状排水沟(2)相连通;管状排水沟(2)内设置玻璃钢塑料多孔管(12)并填充碎石(14),管状排水沟(2)上部、沿着厂房结构(11)的保护砖墙(10)外侧自下而上依次设砂质反滤层(8)和砂土保护层(9),无腔排水沟(1)内也填充有碎石(14);无腔排水沟(1)中的地下水经管状排水沟(2)汇入集水检查井(13)中,集中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层状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无腔排水沟(1)和管状排水沟(2)的坡度为0.002~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下层状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无腔排水沟(1)的宽度为300~700mm,深度为700~2000mm;碎石(14)的粒径为5~40mm,强度等级不低于60MPa,片状碎石数量不超过10%,渗透系数不小于4000m/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层状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多孔混凝土层(3)的厚度为200~1000mm,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渗透系数不小于1000m/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层状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多孔混凝土的重量配比为水泥:碎石:水:减少剂=1:4.8~5.5:0.35~0.42:0.10~0.12,其中,碎石选用不小于5mm,不大于31.5mm的非级配碎石,水泥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抗硫酸盐水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层状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砂质反滤层(8)厚度为200mm,含泥量不大于2%;砂质反滤层(8)采用粒径为0.15~5mm,平均粒度d50大于0.5mm,非均质性系数d60/d10不小于10的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层状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砂土保护层(9)的厚度为400~6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层状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玻璃钢塑料多孔管(12)的直径为100~400mm。 9.一种地下层状排水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开挖无腔排水沟(1)、管状排水沟(2)和集水检查井(13),无腔排水沟(1)和管状排水沟(2)采用在基岩中凿槽或回填混凝土中留槽;然后,分别在三者内浇筑混凝土垫层,形成符合尺寸要求的无腔排水沟(1)、管状排水沟(2)和集水检查井(13); 步骤二、在无腔排水沟(1)中填充碎石(14),不需压实; 步骤三、浇筑多孔混凝土层(3),多孔混凝土浇筑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1米,浇筑混凝土超过300mm厚时,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300mm; 步骤四、清理管状排水沟(2)基层后,在管状排水沟(2)沟底铺埋碎石(14),并每隔2m设一控制标高的灰饼,填充碎石(14)时,按照灰饼标高进行填充,以留设出满足要求的管状排水沟(2)坡度,然后,用小型平碾压路机压两遍;最后,铺设玻璃钢塑料多孔管(12),铺设完成后,将管状排水沟(2)内填充满碎石(14)作为滤层; 步骤五、管状排水沟(2)之间由集水检查井(13)连接,按照总体流水坡度,确定集水检查井(13)底标高,保证水流流向; 步骤六、多孔混凝土层施工完毕后,进行防水施工;同时,在管状排水沟(2)的碎石滤层上铺砂质反滤层(8),在砂质反滤层(8)上覆盖砂土保护层(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下层状排水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先施工标高较低处的多孔混凝土层,再以标高较低处已施工的构筑物底板为模板进行基坑之间的多孔混凝土施工,接着再施工标高较高处的多孔混凝土层。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