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模具法挖孔桩
专利名称: 一种模具法挖孔桩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法挖孔桩,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步骤1、首先在设计桩位处,用人工开挖一个直径较模具外径大100mm的定位桩孔,深1.5m~2mm;步骤2、用吊车将滑动模具吊入定位桩孔内,校正滑动模具的轴线及垂直度,在顶部控制标高,将滑动模具第一节的位置固定,即把定位桩孔与模具间的间隙用砂子填实;步骤3、进入模具内挖土,将弃土提出孔外运走,滑动模具下滑,直至设计深度;本发明使用滑动模具进行挖孔作业,克服了混凝土护壁易压碎、脱落、塌方的缺点,保障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桩身的垂直度及圆度,始终在可控制状态下进行,确保了桩的成孔质量。同时,缩短施工周期,节约材料,降低成本。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福建;35
申请人: 刘琴
发明人: 刘琴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04-26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1-05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10386644.7
公开号: CN110409431A
代理机构: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林朝熙
分类号: E02D5/38(2006.01);E;E02;E02D;E02D5
申请人地址: 350800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坂东镇墘上村墘上279号
主权项: 1.一种模具法挖孔桩,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 步骤1、首先在设计桩位处,用人工开挖一个直径较模具外径大100mm的定位桩孔,深1.5m~2mm; 步骤2、用吊车将滑动模具吊入定位桩孔内,校正滑动模具的轴线及垂直度,在顶部控制标高,将滑动模具第一节的位置固定,即把定位桩孔与模具间的间隙用砂子填实; 步骤3、进入模具内挖土,将弃土提出孔外运走,滑动模具下滑,直至设计深度; 步骤4、在模具内挖扩大端,当扩大端达到设计要求后,检查验收; 步骤5、用混凝土溜筒将混凝土浇注到桩的钢筋埋深标高,并分层振实混凝土; 步骤6、吊入钢筋笼,并用铁线及木方将钢筋笼按标高、轴线固定其位置; 步骤7、在滑动模具最下节拴起吊索具,再次安设混凝土溜筒; 步骤8、浇注桩身混凝土并振捣密实,用吊车将滑动模具及混凝土溜筒随混凝土上升速度同步提升,直至混凝土达到设计标高; 步骤9、吊出滑动模具,转入下一周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溜筒下口应始终保持在最下节模具的1/2以下出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滑动模具由3~4节能够上下滑动的钢筒装配组成,节与节之间设有橡胶止水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滑动模具节长2m~3m,直径750mm~850mm,桩长6m~8m。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