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临时支撑格构柱与地下室结构板连接处的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时支撑格构柱与地下室结构板连接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格构柱的施工;二、结构板底模的支设;三、绑扎结构板钢筋;四、结构板侧模的支设;五、结构板混凝土的施工;六、格构柱的拆除;七、格构柱预留通道的封堵。本发明能够在确保格构柱稳定性的前提下实现整体快速拆除格构柱,避免了传统施工中为了确保格构柱稳定性而将格构柱与结构板现浇为一个整体,导致后期难以拆除格构柱,必须将格构柱分层切割拆除的缺陷,实现了格构柱的快速拆除和周转使用率,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陕西;61 |
申请人: |
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王科;苗蕊;李楠;吴俊;贾锋贤;王国任;秦永刚;刘小燕;杨振潮;王凡;王鹏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8-20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1-08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768344.X |
公开号: |
CN110424410A |
代理机构: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分类号: |
E02D17/04(2006.01);E;E02;E02D;E02D17 |
申请人地址: |
710068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295号 |
主权项: |
1.一种临时支撑格构柱与地下室结构板连接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格构柱的施工:根据施工图纸,在格构柱设计位置安装格构柱(2),所述格构柱(2)呈竖向布设,所述格构柱(2)的每一侧与结构板(1)相互交叉的位置处均安装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与格构柱(2)的侧壁紧贴; 步骤二、结构板底模的支设:根据施工图纸,在结构板设计位置安装结构板底模(3),所述结构板底模(3)呈水平布设,所述结构板底模(3)与格构柱(2)交叉的位置处均开设有供格构柱(2)穿过的矩形通孔; 步骤三、绑扎结构板钢筋:在结构板底模(3)上绑扎结构板的钢筋,位于矩形通孔每一侧的结构板的水平钢筋均延伸至矩形通孔的上方形成钢筋预留段(7),所述结构板的钢筋为双层钢筋网,所述矩形通孔的每一侧上方均布设有两排钢筋预留段,每一排钢筋预留段均包括多个等间距布设的钢筋预留段(7),每一个所述连接板(5)的外侧均设置有两个锚杆(6),所述锚杆(6)与钢筋预留段(7)交错布设,所述锚杆(6)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板(5)上,所述锚杆(6)的另一端伸入至结构板的钢筋内部; 步骤四、结构板侧模的支设:在结构板底模(3)的外侧安装侧模板,在结构板底模(3)上的矩形通孔内沿其孔壁向上设置筒形封堵件(8)后形成结构板的浇筑空腔,所述结构板的钢筋位于浇筑空腔内,所述封堵件(8)呈竖向布设且其横截面结构与矩形通孔的结构相同,所述封堵件(8)的内部通道为格构柱(2)的预留通道(4),所述连接板(5)上的两个锚杆(6)均穿过封堵件(8)后伸入至结构板的钢筋内; 步骤五、结构板混凝土的施工:在结构板底模(3)上浇筑混凝土形成结构板(1),所述锚杆(6)与结构板底模(3)交叉的部分为锚固段,所述锚固段与结构板(1)浇筑为一体; 步骤六、格构柱的拆除,过程如下: 步骤601、格构柱上锚杆的切割:采用切割工具切割锚杆(6)使所有的锚杆(6)均与连接板(5)分离; 步骤602、格构柱的吊离:采用吊具将格构柱(2)沿着预留通道(4)由下至上吊离至竖向通道的外部,完成格构柱(2)的拆除; 步骤七、格构柱预留通道的封堵,过程如下: 步骤701、预留通道内的钢筋绑扎:拆卸掉封堵件(8)和侧模板,并将预留通道(4)周侧的混凝土凿毛,将多个钢筋预留段(7)进行搭接焊; 步骤702、格构柱预留通道混凝土的施工:在预留通道(4)的下部支设矩形模板对预留通道(4)的底部进行封堵,所述矩形模板呈平行布设,在预留通道(4)内浇筑混凝土完成格构柱预留通道的封堵。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撑格构柱与地下室结构板连接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构柱(2)的每一侧与矩形通孔的孔壁之间的间距均为100mm~150mm。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撑格构柱与地下室结构板连接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呈竖向布设且其与结构板底模(3)相互垂直,连接在同一连接板(5)上的两个锚杆(6)相互平行且其均与连接板(5)相互垂直。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撑格构柱与地下室结构板连接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6)为角钢,所述连接板(5)为钢板,所述连接板(5)焊接在格构柱(2)的一侧,所述锚杆(6)的一端焊接在连接板(5)上,所述锚杆(6)的另一端锚固在结构板(1)内。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撑格构柱与地下室结构板连接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6)呈平行布设,所述锚杆(6)中锚固段的长度不小于500mm。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撑格构柱与地下室结构板连接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进行封堵件(8)的安装之前,将所述钢筋预留段(7)沿矩形通孔的孔壁向上弯折直至弯折后的钢筋预留段(7)与格构柱(2)相互平行。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撑格构柱与地下室结构板连接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01中,进行预留通道内的钢筋绑扎时,首先将钢筋预留段(7)向下弯折直至弯折后的钢筋预留段(7)呈水平布设,然后进行多个钢筋预留段(7)的搭接焊。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撑格构柱与地下室结构板连接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通道(4)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所述钢筋预留段(7)的长度为L且D/2<L<D,其中,D为矩形通孔的边长。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撑格构柱与地下室结构板连接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8)为筒状的钢板网,所述封堵件(8)的高度不小于结构板(1)的厚度。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