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原位拦截入湖干草装置及氮磷污染量入湖核算方法
专利名称: 原位拦截入湖干草装置及氮磷污染量入湖核算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原位拦截入湖干草装置,其中:包括设置在湖中的检测区,检测区通过防水布围住,防水布下端设置有一排铅垂,防水布上端设置一排浮球,防水布下端与每一个检测边缘基础桩均固定连接,同时铅垂沉入湖底,浮球浮于水面,检测区靠近湖岸的一侧设置有滚草平台,原位拦截入湖干草装置还包括拦草网结构,拦草网结构包括支杆以及多孔围网,支杆下端固定在检测边缘基础桩上,支杆上端与多孔围网固定连接,多孔围网为由前侧网面、左侧网面以及右侧网面组成的匚形围网。本发明具有可以准确的测算入湖风滚草量以及准确核算入湖风滚草导致的氮磷污染量的优点。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内蒙古;15
申请人: 呼伦贝尔市北方寒冷干旱地区内陆湖泊研究院
发明人: 敖文;杜薇;杜亮亮;李文静;张爱国;姚俊学;张雪丹;顾羊羊;张文慧;周兴军;曲学斌;王文林;张弛;童仪;刘筱;陈俊松;窦华山;邹长新;庞博;曹秉帅;刘波;余岑涔;王增龙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8-22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1-05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776357.1
公开号: CN110412231A
代理机构: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明浩
分类号: G01N33/18(2006.01);G;G01;G01N;G01N33
申请人地址: 021000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河东新区东山台地新建科研监测楼
主权项: 1.原位拦截入湖干草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湖中的检测区(1),所述的检测区(1)水平截面为四方形,所述的检测区(1)的每个角均在湖底打入一根检测边缘基础桩(11),所述的检测区(1)的每个边均在湖底打入若干根检测边缘基础桩(11),所述的检测区(1)通过防水布(2)围住,所述的防水布(2)下端设置有一排铅垂(21),防水布(2)上端设置一排浮球(22),所述的防水布(2)下端与每一个检测边缘基础桩(11)均固定连接,同时铅垂(21)沉入湖底,浮球(22)浮于水面,使得防水布(2)将检测区(1)的水体与湖其他位置的水体隔离,所述的检测区(1)靠近湖岸的一侧为后侧,该侧设置有滚草平台(3),所述的滚草平台(3)宽度与检测区(1)宽度相同,滚草平台(3)的入湖端搭在防水布(2)靠近湖岸的一侧的浮球(22)上,并与浮球(22)固定连接,湖岸端固定在湖岸边上,原位拦截入湖干草装置还包括拦草网结构(4),所述的拦草网结构(4)包括支杆(41)以及多孔围网(42),支杆(41)数量为多根,所述的支杆(41)下端固定在检测边缘基础桩(11)上,支杆(41)上端与多孔围网(42)固定连接,所述的多孔围网(42)为由前侧网面(42a)、左侧网面(42b)以及右侧网面(42c)组成的匚形围网,前侧网面(42a)的长度与检测区(1)宽度相同,前侧网面(42a)的左侧与左侧网面(42b)固定连接,前侧网面(42a)的右侧与右侧网面(42c)固定连接,所述的前侧网面(42a)位于检测区(1)内前部位置,所述的左侧网面(42b)从检测区(1)前部左侧延伸至滚草平台(3)入湖端左侧,所述的右侧网面(42c)从检测区(1)前部右侧延伸至滚草平台(3)入湖端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拦截入湖干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滚草平台(3)的湖岸端与湖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拦截入湖干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滚草平台(3)为多孔板结构,所述的滚草平台(3)除入湖端和湖岸端高于水平面外,其余部分均略低于水平面,所述的滚草平台(3)上的孔上下贯通滚草平台(3),使得滚草平台(3)上表面覆有一层湿水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拦截入湖干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湿水层高度不高于2cm,不低于0.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拦截入湖干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多孔围网(42)为金属围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拦截入湖干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滚草平台(3)为塑料材料制作。 7.利用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位拦截入湖干草装置检测氮磷污染量入湖核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入湖风滚草丛多孔围网(42)的匚形开口进入原位拦截入湖干草装置,经滚草平台(3)时,被湿水层打湿,降低了风滚草随风飞扬的高度,便于多孔围网(42)将其挡下,风滚草在入湖风的吹动下,会通过滚草平台(3)进入检测区(1),由于多孔围网(42)的存在,风滚草会在检测区(1)中沉积腐烂; 步骤b、通过底部设置有铁坠的卷尺在检测区(1)内多处位置测量水深,将卷尺的铁坠沉入水底,读出卷尺在水面处的水深数值,将检测区(1)内多处水深数值进行平均,得到检测区(1)平均水深,以检测区(1)平均水深乘以检测区(1)长度和宽度,得到检测区(1)水体体积; 步骤c、在湖边建立若干组湖边模拟区,每组湖边模拟区取不同体积的湖水,在规定时间内每隔一段时间在水体中分别添加不同重量干草,测定持续添加干草的情况下,不同生物量的干草腐解过程中水体中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总磷的变化;建立水体氮磷浓度随干草生物量及分解时间的关系模型; 步骤d、在规定时间内持续测定检测区(1)内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总磷的变化,获得检测区(1)内水体氮磷浓度变化曲线; 步骤e、假定在规定时间内进入检测区(1)的风滚草量是均匀的,将检测区(1)内水体氮磷浓度变化曲线与水体氮磷浓度随干草生物量及分解时间的关系模型作对比,找到与检测区(1)水体氮磷浓度变化曲线相近或相同的一个湖边模拟区,以该湖边模拟区的添加干草量乘以检测区(1)水体体积除以该湖边模拟区的水体体积,即获得规定时间内进入检测区(1)的入湖风滚草重量; 步骤f、建立一室内模拟区,室内模拟区内有一定量清水,根据进入检测区(1)的入湖风滚草重量和检测区(1)水体体积的比例,在清水中等比例加入干草,测定干草腐解过程中水体中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总磷的变化; 步骤g、当室内模拟区内的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总磷的变化稳定后,以稳定后的室内模拟区中的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总磷量乘以检测区(1)水体体积除以该室内模拟区的水体体积,即获得规定时间内检测区(1)入湖的氮磷污染量。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