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锚索高效安装定位装置及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锚索高效安装定位装置,包括承载机架、驱动辊组、计米器、转速传感器、扭矩传感器、及主控电路,其中承载机架包括行走轮、承载柱及作业台,作业台上端面设至少一条输送槽,驱动辊组均沿输送槽轴线方向均布,每条输送槽均与至少三个输送辊组构成一个输送单元,每条输送槽的前端面及后端面位置均设一个计米器,每个驱动辊组上均设一条转速传感器和一个扭矩传感器,主控电路与作业台下端面连接。锚索定位方法包括设备定位及锚杆安装定位等两个步骤。本发明一方面可有效适应野外及矿井巷道等狭小复杂地理环境运行使用的需要,另一方运行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快速高效对锚杆进行单根及多根连续安装定位作业的需要。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浙江;33 |
申请人: |
台州市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罗平平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8-22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1-12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780812.5 |
公开号: |
CN110438989A |
分类号: |
E02D5/74(2006.01);E;E02;E02D;E02D5 |
申请人地址: |
317700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云西路211号 |
主权项: |
1.一种锚索高效安装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索高效安装定位装置包括承载机架、驱动辊组、计米器、转速传感器、扭矩传感器、动力驱动机构及主控电路,其中所述承载机架包括行走轮、承载柱及作业台,所述承载柱至少四根,环绕作业台轴线均布,且所述承载柱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其下端面与至少一个行走轮连接,上端面通过转台机构与作业台下端面连接,所述作业台上端面与水平面呈0°—60°夹角,所述作业台上端面设至少一条输送槽,所述输送槽轴线与作业台轴线平行分布,且所述驱动辊组若干,各驱动辊组均沿输送槽轴线方向均布,且每条输送槽均与至少三个输送辊组构成一个输送单元,所述动力驱动机构与作业台下端面连接,其数量与输送单元一致,每个输送单元均设一个动力驱动机构且同一输送单元内的各驱动辊组均与同一台动力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所述计米器数量与输送槽一致,且每条输送槽的前端面及后端面位置均设一个计米器,所述转速传感器、扭矩传感器数量与驱动辊组数量一致,且每个驱动辊组上均设一条转速传感器和一个扭矩传感器,所述主控电路与作业台下端面连接,并分别与驱动辊组、计米器、转速传感器、扭矩传感器、动力驱动机构及转台机构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索高效安装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柱为至少两级伸缩杆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索高效安装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业台下另设一个倾角传感器,且所述倾角传感器与主控电路间电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索高效安装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辊组包括驱动导轨、驱动辊、导向柱、滑块、三维转台、万向铰链,其中所述驱动导轨共两条,以输送槽轴线对称分布在输送槽侧壁内并与输送槽轴线平行分布,所述驱动辊共三条,其中一条驱动辊嵌于输送槽内与输送槽底部平行分布,该输送辊两端通过滑块与驱动导轨滑动连接,且该输送辊轴线与输送槽轴线呈-45°—45°夹角,剩余两条驱动辊以输送槽轴线对称分布在输送槽两侧,其两端分别通过万向铰链与导向柱相互连接,且位于输送槽两侧的驱动辊高出作业台上端面至少10毫米,其轴线与与输送槽轴线呈-45°—45°夹角,所述导向柱通过三维转台与输送槽两侧的作业台上端面铰接,并与作业台上端面呈0°—180°夹角,所述驱动辊另分别通过传动机构与动力驱动机构连接,且所述驱动导轨、三维转台均与主控电路电气连接。 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锚索高效安装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辊轴向断面为矩形、椭圆形及双曲线形中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索高效安装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槽横断面为“凵”字形、“V”字形、“U”字形、圆弧结构及倒置等腰梯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索高效安装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驱动机构为电动机、液压马达、气动马达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索高效安装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电路为基于可编程控制、工业单片机及物联网控制器中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共同使用的电路结构,且当主控电路为基于可编程控制、工业单片机及物联网控制器中任意几种共同时,则基于可编程控制、工业单片机及物联网控制器间通过数据总线相互连接。 9.基于权利要求1一种锚索高效安装定位装置的锚索快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索快速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备定位,首先将组装好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定位装置通过承载机架安装定位到施工现场,并通过对承载机架承载柱工作角度及高度调整,调整作业台工作高度及上端面与锚杆输送方向平行,最后将动力驱动机构与外部动力源连通,将主控电路与外部监控系统电气连接,从而完成本发明装配; S2,锚杆安装定位,完成S1步骤后,首先将待安装锚杆结构类型,调整各驱动辊组中各驱动辊与输送槽轴线间夹角及相邻两个驱动辊间间距,然后将待固定锚杆前端面嵌入到其中一条输送槽内,并通过该输送槽前端位置驱动辊组对锚杆进行加持,并在加持定位过程中,由动力驱动机构驱动各驱动辊组运行,一方面为锚杆提供沿输送槽轴线方向运动的主驱动力,另一方面为锚杆提供环绕锚杆轴线旋转运动的辅助驱动力,从而实现对锚杆进行输送定位作业,且在对锚杆输送过程中,由计米器对锚杆进给量进行检测,由转速传感器、扭矩传感器对锚杆进给驱动力和进给速度进行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锚索高效安装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2步骤中,当一根锚杆不足以满足施工需要,则在前一根锚杆通过输送槽进行输送的同时,将后一根锚杆前端面与前一根锚杆后端进行连接并同轴分布,从而完成多跟锚杆连续输送定位。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