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火灾实验用可移动式空间自平衡反力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摘要: |
一种火灾实验用可移动式空间自平衡反力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该系统包括,水平炉;在水平炉周围布置钢管混凝土立柱;在平行的两排钢管混凝土立柱上固定导轨钢箱梁;两排导轨钢箱梁之间连接平行的两排长边圈梁,在长边圈梁之间平行的连接两排短边圈梁;长边圈梁和短边圈梁围绕水平炉外围四周布置;若干反力框架立柱每两根对称竖直架设在两排导轨钢箱梁上面;两排导轨钢箱梁上的每两个反力框架立柱之间可拆卸连接水平的反力框架梁;反力框架立柱上设有驱动反力框架梁升降的电葫芦;若干个反力梁固定在反力框架梁底面,在反力梁的下方固定加载装置,本发明通过反力架的结构,在保证试件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加载位置、加载方式多样化。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江苏;32 |
申请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发明人: |
陈伟;仝玉奎;叶继红;姜健;赵庆阳;王强;刘琨;金磊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7-19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1-05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654060.8 |
公开号: |
CN110412206A |
代理机构: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志斌 |
分类号: |
G01N31/12(2006.01);G;G01;G01N;G01N31 |
申请人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学路1号 |
主权项: |
1.一种火灾实验用可移动式空间自平衡反力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炉(10);在水平炉(10)周围矩形布置的若干个钢管混凝土立柱(8);在平行的两排钢管混凝土立柱(8)上固定导轨钢箱梁(3);导轨钢箱梁上表面固定滑轨(4);两排导轨钢箱梁(3)之间连接平行的两排长边圈梁(1),在长边圈梁(1)之间平行的连接两排短边圈梁(2);长边圈梁(1)和短边圈梁(2)围绕水平炉(10)外围四周布置; 若干反力框架立柱(5)每两根对称竖直架设在两排导轨钢箱梁(3)上面; 所述导轨钢箱梁(3)上连接数量超过两个的C型滚动装置(9),每个C型滚动装置(9)固定在竖直设置的反力框架立柱(5)底端; 两排导轨钢箱梁(3)上的每两个对称的反力框架立柱(5)之间可拆卸连接水平的反力框架梁(6);且在反力框架立柱(5)上设有驱动反力框架梁(6)升降的电动牵引器; 若干个反力梁(7)固定在反力框架梁(6)的底面,在反力梁(7)的下方固定加载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实验用可移动式空间自平衡反力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滚动装置(9)包括:两侧为L形的连接架(94);在C型滚动装置(9)的中心设有内支撑架(91),该内支撑架(91)连接支撑轴(92);支撑轴(92)通过轴承(931)与滚轮(93)连接;该滚轮(93)与滑轨(4)挤压接触; 所述连接架(94)由若干L型连接板(941)、多根肋板(942)和若干锁止螺杆(943)三部分组成,连接板(941)的短边板处于导轨钢箱梁(3)上面板的下表面,连接板(941)长边板水平贯穿锁止螺杆(943),所述锁止螺杆(943)的自由端在导轨钢箱梁(3)侧壁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实验用可移动式空间自平衡反力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4)的两端固定限制C型滚动装置(9)运动的限位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实验用可移动式空间自平衡反力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框架梁(6)为H型钢,下表面设用于连接反力梁(7)的螺栓孔;反力框架梁(6)上表面设有连接电动牵引器牵引绳的带圆孔吊耳(61);反力框架梁(6)两端与反力框架立柱(5)通过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实验用可移动式空间自平衡反力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反力框架梁(6)下表面紧贴着缓冲牛腿(62),所述缓冲牛腿(62)与反力框架立柱(5)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实验用可移动式空间自平衡反力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装置包括: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的两端分别与反力梁(7)的下表面和试件的上表面接触。 7.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实验用可移动式空间自平衡反力架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调整反力框架立柱(5)的位置,拧紧C型滚动装置(9)内部的锁止螺杆(943),把反力框架立柱(5)与导轨钢箱梁(3)相对固定; b、用电动牵引器拉住反力框架梁(6),然后拆掉反力框架梁(6)与反力框架立柱(5)之间的螺栓,调整反力框架梁(6)的高度,最后拧紧连接螺栓固定好反力框架梁(6)并放松电动牵引器; c、把缓冲牛腿(62)安装到反力框架立柱(5)上,紧贴着反力框架梁(6)下表面布置; d、用电动牵引器拉住反力梁(7),然后拆掉反力框架梁(6)与反力梁(7)之间的螺栓,然后再调整反力梁(7)的位置,最后拧紧连接螺栓固定好反力梁(7)并放松电动牵引器; e、在反力梁(7)下方安装加载装置; f、把试件模型架设在长边圈梁(1)和短边圈梁(2)的上表面,然后对试件进行加载,同时做好试件防火封堵; g、加载完成后,开始点火进行实验; h、实验完成后,炉内熄火,先对试件进行卸载,再拆除加载装置,最后拆除试件。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