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水闸闸室、水闸以及水闸闸室的装配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水闸闸室、水闸以及水闸闸室的装配方法,所述水闸闸室(1)包括预制底板(10)和支撑于所述预制底板(10)的多个预制边墩(12),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边墩(12)相对且间隔设置以能够使得流经所述水闸闸室(1)的水通过。该水闸闸室的底板和支撑在底板上的边墩通过预制的方式制备成型,然后将预制成型的底板和边墩进行现场装配,由此缩短了水闸闸室的建造工期。由于所述水闸中设置了本发明提供的水闸闸室,因此提高了水闸建造的效率,缩短了水闸建造工期,并且提高了水闸的整体的稳固性。该装配方法尤其适用装配本发明提供的水闸闸室。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北京;11 |
申请人: |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
发明人: |
付帮磊;巩媚;杨进新;石维新;张志伟;冯雁;庄春兰;邵艳妮;汤万龙;赵子杰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04-26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1-05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10386566.0 |
公开号: |
CN110409383A |
代理机构: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邝圆晖;黄志兴 |
分类号: |
E02B7/20(2006.01);E;E02;E02B;E02B7 |
申请人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1号 |
主权项: |
1.一种水闸闸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闸闸室(1)包括预制底板(10)和支撑于所述预制底板(10)的多个预制边墩(12),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边墩(12)相对且间隔设置以能够使得流经所述水闸闸室(1)的水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闸闸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底板(10)包括以阵列形式排布的多个拼接底板(100),多个所述拼接底板(100)彼此相互拼合形成所述预制底板(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闸闸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底板(100)呈长方体; 相邻的两个所述拼接底板(100)的彼此相对的两个面之间设置有第一插接结构,所述第一插接结构包括第一插口(140)和能够插入所述第一插口(140)中的第一插件(142),其中:所述第一插口(140)设置于所述彼此相对的两个面中的一者,所述第一插件(142)设置于另一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闸闸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结构包括一对第一板(143),一对所述第一板(143)沿相应的所述拼接底板(100)的厚度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一对所述第一板(143)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插口(1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闸闸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件(142)包括沿相应的所述第一板(143)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加强筋(14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闸闸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结构包括设置于一对所述第一板(143)之间且沿该对第一板(143)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加固筋(149),多个所述第一加固筋(149)与相对的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147)彼此之间能够交错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闸闸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147)呈把手状,所述第一加强筋(147)的两端均固定于相应的所述拼接底板(100)的侧面;所述第一加固筋(149)呈把手状,所述第一加固筋(149)的两端均固定于相应的所述拼接底板(100)的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闸闸室,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四个所述拼接底板(100)的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一板(143)共同围合形成允许浇筑材料灌入的第一贯穿口(145),所述第一贯穿口(145)贯穿所述预制底板(10);和/或 所述第一插口(140)的边缘处具有第一开口(144),沿水流方向或者垂直所述水流方向相邻的所述第一插口(140)彼此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水闸闸室(1)包括由所述第一开口(144)插入且能够支撑于所述第一插口(140)内的第一加固板(16)。 9.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闸闸室,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预制边墩(12)包括沿流经所述水闸闸室(1)的水流方向排布的多个拼接边墩(120),同一个所述预制边墩(12)中的多个所述拼接边墩(120)分别连接于位于同一排或同一列的多个所述拼接底板(100),并且同一个所述预制边墩(12)中的相邻的所述拼接边墩(120)彼此之间能够相互拼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闸闸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边墩(120)与相应的所述拼接底板(100)形成为一体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闸闸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边墩(120)呈长方体; 相邻的两个所述拼接边墩(120)的彼此相对的两个面之间设置有第二插接结构,所述第二插接结构包括第二插口(180)和能够插入所述第二插口(180)中的第二插件(182),其中:所述第二插口(180)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拼接边墩(120)的彼此相对的两个面中的一者,所述第二插件(182)设置于另一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水闸闸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结构包括一对第二板(183),一对所述第二板(183)沿相应的所述拼接边墩(120)的厚度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一对所述第二板(183)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插口(18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水闸闸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件(182)包括沿相应的所述第二板(183)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加强筋(185)。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水闸闸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结构包括设置于一对所述第二板(183)之间且沿该对第二板(183)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加固筋(187),多个所述第二加固筋(187)与相对的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185)彼此之间能够交错排布。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水闸闸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筋(185)呈把手状,所述第二加强筋(185)的两端均固定于相应的所述拼接边墩(120)的侧面;所述第二加固筋(187)呈把手状,所述第二加固筋(187)的两端均固定于相应的所述拼接边墩(120)的侧面; 所述第二插口(180)在所述预制边墩(12)的顶面处具有允许浇筑材料灌入的第二开口(184)。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水闸闸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闸闸室(1)包括由所述第二开口(184)插入且能够支撑于所述第二插口(180)内的第二加固板(19)。 17.一种水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闸包括权利要求1-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闸闸室(1),所述水闸还包括位于所述水闸闸室(1)上游的上游连接段和位于所述水闸闸室(1)下游的下游连接段。 18.一种水闸闸室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闸闸室(1)包括预制底板(10)和多个预制边墩(12);所述水闸闸室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预制所述水闸闸室(1)的所述预制底板(10)和多个所述预制边墩(12); S20、将多个所述预制边墩(12)支撑于所述预制底板(10)上,并使得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边墩(12)相对且间隔设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水闸闸室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0中,预制多个拼接底板(100)并将多个所述拼接底板(100)彼此相互拼合形成所述预制底板(10)。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水闸闸室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0中,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拼接底板(100)的彼此相对的两个面之间设置第一插接结构,并使得所述第一插接结构包括第一插口(140)和能够插入所述第一插口(140)中的第一插件(142),其中:将所述第一插口(140)设置于所述彼此相对的两个面中的一者,将所述第一插件(142)设置于另一者;通过所述第一插接结构将相邻的两个所述拼接底板(100)彼此相拼合。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水闸闸室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相应的所述拼接底板(100)的厚度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一对第一板(143)以使得所述第一插口(140)形成于一对所述第一板(143)之间; 拼装所述预制底板(10)时,使得相邻的四个所述拼接底板(100)的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一板(143)共同围合形成贯穿所述预制底板(10)的第一贯穿口(145),拼装完成后,向所述第一贯穿口(145)中灌入浇筑材料。 22.根据权利要求18-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闸闸室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0中,预制多个拼接边墩(120)并使得每个所述预制边墩(12)包括沿流经所述水闸闸室(1)的水流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拼接边墩(120),同时使得同一个所述预制边墩(12)中的多个所述拼接边墩(120)分别连接于位于同一排或同一列的多个所述拼接底板(100),并且将同一个所述预制边墩(12)中的多个所述拼接边墩(120)彼此之间相互拼合。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水闸闸室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拼接边墩(120)的彼此相对的两个面之间设置第二插接结构,并使得所述第二插接结构包括第二插口(180)和能够插入所述第二插口(180)中的第二插件(182),其中:将所述第二插口(180)设置于所述彼此相对的两个面中的一者,将所述第二插件(182)设置于另一者;通过所述第二插接结构将相邻的两个所述拼接边墩(120)彼此相拼合。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水闸闸室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得所述第二插口(180)在所述预制边墩(12)的顶面处具有第二开口(184),拼装完成后,向所述第二开口(184)中灌入浇筑材料。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