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评价沥青路面热灌类灌缝胶储存稳定性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摘要: |
一种评价沥青路面热灌类灌缝胶储存稳定性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涉及一种灌缝胶储存稳定性试验用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为了解决现有装置及方法无法准确评价热灌类灌缝胶的储存稳定性的问题。装置由多段组合式圆柱筒、端盖和压板构成。方法:样品准备、组装试验装置并填充满灌缝胶、加热离析、冷却固化、取两端的灌缝胶并分别融化、测试软化点差和粘度差、获取软化点测定值和粘度测定值。试验装置内径大,能够更真实的模拟灌缝胶的储存离析现象,满足进行不同性能测试的取样需求,具有普遍适用性,可以重复利用。试验方法能够更直观、便捷地反应离析程度。本发明适用于热灌类灌缝胶储存稳定性试验,也适用于聚合物改性沥青类材料离析行为评价。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黑龙江;23 |
申请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发明人: |
曹丽萍;杨晨;李澳;王伟军;董泽蛟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8-15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1-08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754640.4 |
公开号: |
CN110426318A |
代理机构: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分类号: |
G01N11/00(2006.01);G;G01;G01N;G01N11 |
申请人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 |
主权项: |
1.一种评价沥青路面热灌类灌缝胶储存稳定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多段组合式圆柱筒、两个端盖和两个压板构成;两个端盖分别设置在多段组合式圆柱筒的两端,两个端盖和多段组合式圆柱筒设置在两个压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沥青路面热灌类灌缝胶储存稳定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端盖分别为上端盖(4)和下端盖(5);上端盖(4)和下端盖(5)上分别设置有圆形凹槽,多段组合式圆柱筒的上端嵌入上端盖(4)中的圆形凹槽内,多段组合式圆柱筒的下端嵌入下端盖(5)的圆形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沥青路面热灌类灌缝胶储存稳定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压板分别为上压板(6)和下压板(7),上压板(6)设置在上端盖(4)的上表面,下压板(7)设置在下端盖(5)的下表面;上压板(6)和下压板(7)通过数个拉杆(8)连接且拉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评价沥青路面热灌类灌缝胶储存稳定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拉杆(8)均匀分布在多段组合式圆柱筒的四周,拉杆(8)的一端与下压板(7)的上表面固接,拉杆(8)的另一端为螺纹端,拉杆(8)的螺纹端穿过上压板(6)上设置的通孔并探出至上压板(6)的上表面,探出至上压板(6)的上表面的拉杆(8)的螺纹端上设置有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沥青路面热灌类灌缝胶储存稳定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段组合式圆柱筒由中间筒(1)、上筒(2)和下筒(3)构成;中间筒(1)、上筒(2)和下筒(3)的内径相同,中间筒(1)、上筒(2)和下筒(3)的外径相同;中间筒(1)的上端面靠近内壁侧设置有第一环形凸台(11),上筒(2)下端面靠近外壁处设置有第二环形凸台(21),第二环形凸台(21)套设在第一环形凸台(11)上;中间筒(1)的下端面靠近外壁侧设置有第三环形凸台(12),下筒(3)的上端面靠近内壁侧设置有第四环形凸台(31),第三环形凸台(12)套设在第四环形凸台(3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沥青路面热灌类灌缝胶储存稳定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11)的端面上、第二环形凸台(21)的端面上、第三环形凸台(12)的端面上和第四环形凸台(31)的端面上设置垫圈(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评价沥青路面热灌类灌缝胶储存稳定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的材质硅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沥青路面热灌类灌缝胶储存稳定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段组合式圆柱筒的材质为不锈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沥青路面热灌类灌缝胶储存稳定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筒(1)、上筒(2)和下筒(3)的高度均为30~60mm,内径均为40~70mm,筒壁厚度均为5~15mm。 10.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沥青路面热灌类灌缝胶储存稳定性试验装置进行稳定性试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样品准备:取灌缝胶样品加热并搅拌; 步骤二、组装评价沥青路面热灌类灌缝胶储存稳定性试验装置,并在试验装置内填充满灌缝胶: 步骤三、加热离析:将盛有灌缝胶的试验装置保持竖直放入烘箱中进行加热离析试验; 步骤四、冷却固化:步骤三完成后将试验装置进行冷藏,冷藏结束后拆卸试验装置,得到固体圆柱形灌缝胶; 步骤五、将固体圆柱形灌缝胶平均切割为3段,待两端的固体圆柱形灌缝胶的温度恢复至室温后分别融化; 步骤六、进行两次测试并计算融化后两端的固体圆柱形灌缝胶的软化点差和粘度差,软化点差分别为a1和a2;粘度差分别为b1和b2; 步骤七、如果a1和a2之间差的绝对值超过较大值的3.5%、或b1和b2之间差的绝对值超过较大值的3.5%,则重新进行步骤六;如果a1和a2之间差的绝对值未超过较大值的3.5%、且b1和b2之间差的绝对值未超过较大值的3.5%,则将a1和a2的平均值作为软化点差测定值A1,将b1和b2的平均值作为粘度差测定值B1,即完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利用评价沥青路面热灌类灌缝胶储存稳定性试验装置进行稳定性试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加热温度为185~195℃,加热时间为0.5~2h。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利用评价沥青路面热灌类灌缝胶储存稳定性试验装置进行稳定性试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搅拌时间为3~5min。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利用评价沥青路面热灌类灌缝胶储存稳定性试验装置进行稳定性试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所述组装评价沥青路面热灌类灌缝胶储存稳定性试验装置时,首先将下端盖(5)平放在下压板(7)上表面,将多段组合式圆柱筒的下端嵌入下端盖(5)的圆形凹槽内;然后将步骤一中加热搅拌后灌缝胶样品灌入多段组合式圆柱筒内,然后安装上端盖(4),再上压板(6),最后旋紧拉杆(8)的端部的螺母。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利用评价沥青路面热灌类灌缝胶储存稳定性试验装置进行稳定性试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进行加热离析试验时的加热温度为185~195℃,加热时间为24~48h。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利用评价沥青路面热灌类灌缝胶储存稳定性试验装置进行稳定性试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所述冷藏温度为-30~-18℃,冷藏时间至少为4h。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利用评价沥青路面热灌类灌缝胶储存稳定性试验装置进行稳定性试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所述融化时的温度为185~195℃,时间为30~60min。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