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成孔和注浆一体化构建聚氨酯防护体系的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成孔和注浆一体化构建聚氨酯防护体系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孔和注浆一体化构建聚氨酯防护体系的方法,通过静力压入装置对中空连接杆施加压力,从而将中空连接杆和中空钻头压入已经钻设完成的注浆孔内,压入过程中两个钻翼对注浆孔的管壁进行切割形成缝隙,然后利用中空连接杆和中空钻头的中空结构,将聚氨酯浆体注入中空连接杆内,聚氨酯的自身重力和空气压缩机提供的气体压力,使得聚氨酯浆体顶开钻尖进入注浆孔内,通过聚氨酯发泡倍数反算出注浆前中空钻头提升的高度,通过连接杆向上提升的速度算出聚氨酯反应发泡时间,实现成孔和注浆一体化构建出聚氨酯帷幕。在孔模成型后无需取出中空钻头即能注入聚氨酯浆体,从而不仅方便施工,而且能防止中空钻头提升后由于周围应力导致孔模闭合的情况发生。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江苏;32
申请人: 徐州工程学院
发明人: 王圣程;单浩;姜慧;黄兰英;韩雨珩;禄利刚;刘晴;王艳;杨捷;赵众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6-11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1-12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501388.6
公开号: CN110438946A
代理机构: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张旭
分类号: E02B3/16(2006.01);E;E02;E02B;E02B3
申请人地址: 221000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南三环路18号(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科技园徐州市2·5产业园)
主权项: 1.一种成孔和注浆一体化构建聚氨酯防护体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聚氨酯帷幕形成系统进行构建,具体步骤为: A、先根据堤坝的防渗加固要求与中空钻头的钻翼尺寸,得出各个注浆孔的孔径及相互之间的间距,最终确定各个注浆孔的位置,使各个注浆孔形成孔模及注入聚氨酯浆体后能形成聚氨酯帷幕; B、采用钻机依次对步骤A确定的各个注浆孔位置进行钻孔,选定各个注浆孔中处于两端的其中一个作为第一注浆孔,在多个中空连接杆中选择一个作为中空连接杆Ⅰ,将中空钻头与中空连接杆Ⅰ连接,然后将静力压入装置夹持中空连接杆Ⅰ的外表面,使中空钻头对准第一个注浆孔,通过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动力传动泵开启并向静力压入装置输送液压油,从而使静力压入装置对中空钻头与中空连接杆Ⅰ施加向下的压力,中空钻头与中空连接杆Ⅰ向下移动并压入第一注浆孔内,同时两个钻翼对第一注浆孔的孔壁进行切割;直至中空连接杆Ⅰ的上端向下移动到靠近静力压入装置时,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停止动力传动泵工作进而停止静力压入装置对中空连接杆Ⅰ施加的压力; C、再选择一个中空连接杆作为中空连接杆Ⅱ,使其与中空连接杆Ⅰ的上端同轴螺纹连接,然后再次启动动力传动泵使静力压入装置对中空连接杆Ⅰ和中空连接杆Ⅱ继续施加压力,进而将中空连接杆Ⅰ全部压入第一注浆孔内及使中空连接杆Ⅱ的上端向下移动到靠近静力压入装置时停止静力压入装置; D、重复步骤C,再选择一个中空连接杆与中空连接杆Ⅱ的上端同轴连接,直至中空钻头在第一个注浆孔内到达聚氨酯帷幕的所需的设计深度; E、确定聚氨酯帷幕的聚氨酯发泡倍数为4倍,然后将中空钻头提升,提升高度为聚氨酯帷幕设计深度的1/4加上0.3m~0.5m的保护距离; F、将处于最上端的中空连接杆的上端与聚氨酯注浆管连通,然后将充分搅拌的聚氨酯导入聚氨酯混合器内,关闭密封盖,使密封盖与聚氨酯混合器形成密闭空间; G、依次打开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空气压缩机,在聚氨酯的重力和空气压缩机提供的气体压力作用下,聚氨酯浆体经过聚氨酯注浆管进入中空连接杆内并到达中空钻头,当中空钻头与钻尖的吸合磁力小于聚氨酯浆体施加的压力时,聚氨酯浆体顶开钻尖注入到第一个注浆孔内; H、当注浆孔的孔口有大量空气溢出时,依次关闭空气压缩机、第二控制阀和第一控制阀,并拆除聚氨酯注浆管与中空连接杆的连接; I、然后采用提升机向上提升中空连接杆,每当一个中空连接杆完全从注浆孔内出来后,即停止提升并拆卸该中空连接杆,完成后提升机继续对其下方的中空连接杆继续提升,并重复上述中空连接杆的拆卸过程,直至将中空钻头从注浆孔内取出,提升机停止工作;提升机对中空连接杆的提升速度为5~10m/min,每个中空连接杆的拆卸时间为0.5~1min;根据中空连接杆的提升速度和每个中空连接杆的拆卸时间,计算出中空钻头脱离注浆孔所需的时间,即确定聚氨酯开始发泡时间为从中空连接杆提升到中空钻头脱离注浆孔所需的时间; J、待聚氨酯浆体在第一个注浆孔内反应固化后,即完成第一个注浆孔的聚氨酯帷幕构建; K、重复步骤B~J,进行下一个注浆孔聚氨酯帷幕构建,直至按照堤坝防渗加固要求完成所有注浆孔的聚氨酯帷幕构建。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