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钢绞线混凝土桩及其制造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钢绞线的先张法离心混凝土桩,包括混凝土桩体、钢筋笼,钢筋笼包括预应力主筋、箍筋及端板,其特征在于:预应力主筋为钢绞线,所述至少一块端板上开有数个由内至外孔径逐渐扩大的锥形孔,锥形孔与钢绞线一一对应设置,每个锥形孔内放置有多片夹片,各夹片的内表面设有卡齿,该多片夹片拼合形成用以卡箍钢绞线的夹头组件,夹头组件的外周面形成与锥形孔相配的锥体面,夹头组件的中心形成内齿孔,各钢绞线均穿过相应夹头组件内的内齿孔被内齿孔锁紧。其是一种实际可行的具有钢绞线的离心混凝土桩。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前述离心混凝土桩的制造方法。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浙江;33 |
申请人: |
俞晓东 |
发明人: |
俞晓东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5-31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1-15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469287.5 |
公开号: |
CN110453681A |
代理机构: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一平;方闻俊 |
分类号: |
E02D5/58(2006.01);E;E02;E02D;E02D5 |
申请人地址: |
315450浙江省余姚市马渚镇菁江渡村余姚市富申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权项: |
1.一种钢绞线混凝土桩,包括混凝土桩体(1)、及设于混凝土桩体(1)内的多根钢绞线(2),所述钢绞线(2)沿混凝土桩体(1)轴向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桩体(1)内还设有箍筋(7)和构造筋(5),所述箍筋(7)环绕并固定在所述构造筋(5)上构成在轴向上具有一定长度的笼形构架(6),所述笼形构架(6)作为整体构件套置于所述钢绞线(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绞线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筋(7)与钢绞线(2)之间无连接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绞线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桩体(1)至少一端设有端板(3),端板(3)设置有多个锁紧孔(31),所述钢绞线(3)通过锁紧件(4)锁紧在所述锁紧孔(31)内,所述构造筋(5)与端板(3)之间无连接关系,使得在张拉钢绞线(2)的过程中所述构造筋(5)不被张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绞线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筋(7)可与混凝土桩体(1)的端板(3)或端板(3)上设置的连接件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绞线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笼形构架(6)靠近混凝土桩体(1)端部的部分具有一段能在轴向伸展的形变箍筋段(61),所述形变箍筋段(61)上的箍筋(7)可与混凝土桩体(1)的端板(3)或设置于端板(3)上的连接件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绞线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在钢绞线(2)受张拉前,所述形变箍筋段(61)的相邻两圈箍筋(7)之间的第一间距(s1)小于笼形构架(8)其他部分中相邻两圈箍筋(2)之间的第二间距(s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绞线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笼形构架(6)的形变箍筋段(61)的箍筋(7)与构造筋(5)之间未连接固定,而所述笼形构架(6)其他部分的箍筋(7)与构造筋(5)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绞线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筋(5)为轴向布置的钢筋,钢筋至少为六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绞线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套置于所述钢绞线(2)上的所述笼形构架(6)有一个或多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绞线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笼形构架(6)的第一横截面口径(D1)大于所述钢绞线(1)围成的框架的第二横截面口径(D2)。 11.一种钢绞线混凝土桩的制造方法,所述钢绞线桩包括混凝土桩体(1)、端板(3)、位于混凝土桩体(1)内的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包括轴向布置的多根钢绞线(2)、及径向环绕的箍筋(7),所述钢绞线(2)为钢绞线,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制造步骤: 1)、钢绞线(2)定长切断; 2)、制作钢筋笼,取多根构造筋(5)作为骨架,将箍筋(21)环绕并固定在所述构造筋(5)上从而构成在轴向上具有一定长度的笼形构架(6),笼形构架(6)作为整体构件套置于多根所述钢绞线(2)围成的框架外; 3)、安装端板(3),将钢筋笼的所述钢绞线(3)逐一穿入所述端板(3)上的多个锁紧孔(31)内,并通过放置于锁紧孔(31)内的锁紧件(4)与端板(3)固定连接。 4)、将安装有端板(3)的钢筋笼放置于模具中喂料,合拢模具后张拉钢绞线(2)。 5)、将喂料张拉后的模具离心成型、或震动成型。 6)、将养护后的模具进行脱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钢绞线混凝土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笼形构架(6)靠近混凝土桩体(1)端部的部分具有一段能在轴向伸展的形变箍筋段(61),在步骤3中将所述形变箍筋段(61)上的箍筋(7)可与混凝土桩体(1)的端板(3)。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钢绞线混凝土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钢绞线(1)受张拉前,所述形变箍筋段(61)的相邻两圈箍筋(2)之间的间距小于笼形构架(6)其他部分中相邻两圈箍筋(7)之间的间距。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钢绞线混凝土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笼形构架(8)的第一横截面口径(D1)大于所述钢绞线(1)围成的框架的第二横截面口径(D2)。 15.一种钢绞线混凝土桩的制造方法,所述钢绞线桩包括混凝土桩体(1)、位于混凝土桩体(1)内的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包括轴向布置的多根钢绞线(2)、及径向环绕的箍筋(2),所述钢绞线为钢绞线(3),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制造步骤: 1)、钢绞线(2)定长切断; 2)、制作钢筋笼,取多根构造筋作为骨架,将箍筋(7)环绕并固定在所述构造筋上从而构成在轴向上具有一定长度的笼形构架(6),笼形构架(6)作为整体构件套置于多根所述钢绞线(3)围成的框架外; 3)、张拉钢绞线:将钢筋笼放置于模具中,将所述钢绞线(2)逐一连接在模具两端的张拉装置上,向模具中喂料合拢模具后张拉钢绞线(2); 4)、将喂料张拉后的模具离心成型、或震动成型。 5)、将养护后的模具进行脱膜。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