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驱动机构及履带式底盘
专利名称: 一种驱动机构及履带式底盘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驱动机构,包括支承轴、环齿滚筒、左端盖以及右端盖;所述环齿滚筒的左右两端敞口,该环齿滚筒的内壁沿周向加工形成有齿圈;所述左端盖与环齿滚筒同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承轴上从左至右依次同轴设置有单向轴承、主动锥齿轮、传动锥齿轮以及从动锥齿轮。本发明还公开的一种履带式底盘,包括驱动机构及履带式行走系统,所述履带式行走系统包括车架以及至少一个带式行走机构;所述带式行走机构包括履带、主动轮、从动轮、若干支重轮以及至少一个攀爬轮。该驱动机构用于车辆底盘,可实现车辆底盘运行平,同时可在车轮打滑后自动同步复位。本案中的履带式底盘应用领域非常广泛,非常希望广大研究者做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重庆;50
申请人: 何泽江
发明人: 何泽江;何子夜;牛金鑫;孙玉萍;何泽民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9-10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1-12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854109.4
公开号: CN110435781A
代理机构: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熊军
分类号: B62D55/075(2006.01);B;B62;B62D;B62D55
申请人地址: 400010重庆市渝北区松桥支路51号2-2
主权项: 1.一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向轴承(8)、支承轴(11)、环齿滚筒(2)、左端盖(5)以及右端盖(10);所述环齿滚筒(2)的左右两端敞口,该环齿滚筒(2)的内壁沿周向加工形成有齿圈;所述左端盖(5)与环齿滚筒(2)同轴转动连接;所述右端盖(10)与环齿滚筒(2)同轴转动连接;沿支承轴(11)的轴向从左至右依次布置有主动锥齿轮(7)、传动锥齿轮(9)以及从动锥齿轮(6);所述主动锥齿轮(7)以及从动锥齿轮(6)均与支承轴(11)转动连接;所述单向轴承(8)的内圈与主动锥齿轮(7)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锥齿轮(9)沿左端盖(5)的平面设置并转动连接于左端盖(5)上;所述主动锥齿轮(7)、传动锥齿轮(9)以从动锥齿轮(6)依次啮合; 所述环齿滚筒(2)的中空腔体内部设有传动结构、行星传动轴(14)以及行星齿轮(13);所述行星传动轴(14)的左端与左端盖(5)连接、行星传动轴(14)的右端与右端盖(10)连接;所述行星齿轮(13)套装在行星传动轴(14)上;所述行星齿轮(13)与环齿滚筒(2)内壁的齿圈啮合;所述从动锥齿轮(6)通过传动结构驱动行星齿轮(13)旋转;所述环齿滚筒(2)的外部同轴设有链齿圈、皮带槽或齿圈中的任意一种或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皮带轮和皮带(12),所述皮带轮与从动锥齿轮(6)固定连接;所述行星传动轴(14)上开有皮带槽,所述皮带(12)连接皮带轮和皮带槽;所述行星传动轴(14)与左端盖(5)和右端盖(10)均转动连接,所述行星齿轮(13)与行星传动轴(14)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链轮和链条,所述链轮与从动锥齿轮(6)固定连接;所述行星传动轴(14)上加工形成有链齿圈,所述链条连接链轮和行星传动轴(14)上的链齿圈;所述行星传动轴(14)与左端盖(5)和右端盖(10)均转动连接,所述行星齿轮(13)与行星传动轴(14)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皮带轮和皮带(12),所述皮带轮与从动锥齿轮(6)一体成型;所述行星齿轮(13)沿周向开有皮带槽,所述皮带(12)连接皮带轮和皮带槽;所述行星齿轮(13)与行星传动轴(14)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链轮和链条,所述链轮与从动锥齿轮(6)一体成型;所述行星齿轮(13)沿周向开有链齿圈,所述链条连接链轮和行星齿轮(13)上的链齿圈;所述行星齿轮(13)与行星传动轴(14)转动连接。 6.一种履带式底盘,包括驱动机构及履带式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机构;所述履带式行走系统包括车架(28)以及至少一个带式行走机构;所述带式行走机构包括履带(16)、主动轮(17)、从动轮(18)、若干支重轮(19)以及至少一个攀爬轮(15);所述支重轮(19)转动连接于车架(28)的中部,其中至少有一个以上的支重轮(19)通过弹性部件与车架(28)连接;所述通过弹性部件与车架(28)连接的支重轮(19)远离车架(28)并抵紧履带(16);所述攀爬轮(15)和从动轮(18)分别安装于车架(28)的前后两侧;所述主动轮(17)安装于车架(28)上、该主动轮(17)位于攀爬轮(15)和从动轮(18)之间;所述主动轮(17)、从动轮(18)、攀爬轮(15)、所有的支重轮(19)以及履带(16)组合构成带式行走机构; 所述主动轮(17)通过压紧部件与履带(16)连接;所述主动轮(17)通过压紧部件与履带(16)连接,该压紧部件促使履带(16)均一直附着于主动轮(17)上;所述攀爬轮(15)和主动轮(17)之间还设有履带张拉机构,所述履带(16)位于主动轮(17)和所述攀爬轮(15)之间的部分留有余量,该履带张拉机构促使主动轮(17)能够通过履带(16)完成对攀爬轮(15)的正常驱动;所述攀爬轮(15)通过驱动机构与车架(28)连接,所述与所述攀爬轮(15)数量一一对应; 所述攀爬轮(15)与车架(28)以及驱动机构之间通过支架(29)进行连接;所述支架(29)的一端与驱动机构的支承轴转动连接或铰接、支架(29)的另一端与攀爬轮(15)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支承轴(11)与车架(28)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的环齿滚筒与攀爬轮(15)通过传动机构进行驱动,由环齿滚筒驱动攀爬轮(15)做同步回转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液压伸缩杆(20)外加弹簧(21)的减震系统,该减震系统中的液压伸缩杆(20)的一端与车架(28)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支重轮(19)转动连接,同时该液压伸缩杆(20)与车架(28)滑动连接,弹簧(21)则套装在液压伸缩杆(20)的外部或者是安装于液压伸缩杆(20)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采用拉杆(24)外加弹簧(21)的减震系统,所述拉杆(24)的一端与支重轮(19)转动连接、拉杆(24)的另一端与车架(28)铰接,在拉杆(24)的中部与车架(28)之间设置拉簧、压簧或者车辆减震器中的一种或者组合,促使支重轮(19)在具有一定的收缩变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张拉机构包括对轮组以及所述弹性部件;所述对轮组包括轮架(27)以及至少两个滚动轮(26);所有滚动轮(26)均转动连接在轮架(27)上,且所有滚动轮(26)并排设置;其中在至少两个滚动轮(26)的轮面之间形成有可供履带(16)贯穿的通道,所述履带(16)贯穿该通道,所述组合形成该通道的滚动轮(26)的轮面均与履带(16)滚动相接或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18)所述攀爬轮(15)的安装结构完全相同,所述从动轮(18)与车架(28)以及驱动机构之间均是通过支架(29)进行连接;在所述车架(28)上安装有平衡轿厢(31),该平衡轿厢(31)与车架(28)连接的支点位于驱动机构处。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