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专利名称: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壳体、控制器、充电模块及充电枪,还包括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外壳、进风管及出风管,散热外壳内通过隔板分隔成进风腔和出风腔,散热外壳顶部开设有通孔,通孔与进风腔和出风腔连通,壳体表面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腔与进风口通过进气管连通,进风腔内设有抽风机,出风腔通过出风管与出风口连通,出风腔内设有排风机,进风管和出风管一端均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水浸传感器,壳体内设有封闭装置,封闭装置包括挡板和推杆电机,挡板设置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一侧,挡板与推杆电机固定连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止壳体内部进入水,且能够对壳体内部进行散热,避免内部元器件损坏。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广东;44
申请人: 华育昌(肇庆)智能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发明人: 金瓯;段武伟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9-02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1-19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821188.9
公开号: CN110466378A
代理机构: 深圳茂达智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徐文军
分类号: B60L53/31(2019.01);B;B60;B60L;B60L53
申请人地址: 526000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桂城站前大道创客商务中心C单元8室
主权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壳体、控制器、充电模块及充电枪,所述充电模块和控制器均设置于壳体内部,所述充电枪通过电缆与充电模块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外壳、进风管及出风管,所述散热外壳设置于壳体外部,所述散热外壳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成进风腔和出风腔,所述散热外壳顶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分别与进风腔和出风腔连通,所述壳体表面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腔与进风口通过进气管连通,所述进风腔内设有抽风机,所述出风腔通过出风管与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腔内设有排风机,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靠近散热外壳一端均设有凹槽结构,所述凹槽内设有水浸传感器,所述壳体内部设有两个封闭装置,所述封闭装置包括挡板和推杆电机,所述挡板设置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一侧,所述挡板与推杆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挡板通过推杆电机可朝进风口和出风口运动,从而所述挡板可将进风口和出风口进行封闭,所述抽风机、排风机、水浸传感器及推杆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位于壳体下端,所述出风口位于壳体上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V字型或U字型结构,所述水浸传感器设置于凹槽最底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顶部延伸出散热外壳,所述隔板延伸出散热外壳一端起到阻隔进风腔和出风腔上方的作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外壳上方设有遮雨罩,所述遮雨罩与隔板上端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雨罩成人字型结构,所述遮雨罩中心与隔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遮雨罩两端与散热外壳边缘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用于放置充电枪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与壳体侧面连通。 8.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侧面设有用于收纳电缆的绕线柱,所述绕线柱与放置槽位于同一侧。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腔内部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位与进风腔内的通孔相对应。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相关文献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