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钢拱架的上承式拱桥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基于钢拱架的上承式拱桥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钢拱架的上承式拱桥施工方法,所施工上承式拱桥包括左右两幅对称布设的拱肋,对所施工上承式拱桥施工时,包括步骤:一、桥梁下部支撑结构施工;二、拱肋施工,过程如下:钢拱架支座施工、平移滑道与升降装置安装、钢拱架拼装、拱形支撑架顶升、先施工拱肋施工、拱形支撑架下放、横移驱动装置安装、拱形支撑架横移、拱形支撑架顶升和后施工拱肋施工;三、后续施工。本发明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采用一个钢拱架对两幅拱肋一先一后进行施工,并采用拱架支撑与横移装置对钢拱架进行支撑与横移,能简便、快速完成两幅拱肋的施工过程,并且施工过程安全、可靠,能有效提高上承式拱桥的施工效率。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重庆;50
申请人: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青华;任霄;任高峰;王锋;朱朋刚;张亮;孙鹏;张华林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8-22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1-12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780332.9
公开号: CN110438907A
代理机构: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谭文琰
分类号: E01D21/00(2006.01);E;E01;E01D;E01D21
申请人地址: 400065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镇崇文路28号附7
主权项: 1.一种基于钢拱架的上承式拱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施工上承式拱桥包括左右两幅对称布设的拱肋(2),每幅所述拱肋(2)正上方均布设有一个主梁;所施工上承式拱桥中一幅所述拱肋(2)为先施工拱肋,另一幅所述拱肋(2)为待所述先施工拱肋施工完成后进行施工的后施工拱肋;所述拱肋(2)的前后两端分别支撑于一个永久支座(6)上,所述永久支座(6)为钢筋混凝土支座,所述拱肋(2)沿纵桥向布设且其为钢筋混凝土拱圈; 每个所述主梁的前后两端分别支撑于一个桥台(8)上,所述主梁呈水平布设且其包括支撑于拱肋(2)上的中部梁段(3)和两个分别位于中部梁段(3)前后两侧的侧部梁段(4),所述中部梁段(3)连接于两个所述侧部梁段(4)之间且三者均沿纵桥向布设,所述中部梁段(3)与拱肋(2)之间通过多个沿纵桥向由前至后布设的竖向立柱(5)紧固连接;每个所述侧部梁段(4)下方均沿纵桥向由前至后布设有多个呈竖直向布设的支撑墩柱(7),所述支撑墩柱(7)为钢筋混凝土墩柱,每个所述侧部梁段(4)均支撑于一个所述桥台(8)和多个所述支撑墩柱(7)上,每个所述侧部梁段(4)下方所支撑的一个所述桥台(8)和多个所述支撑墩柱(7)均组成一个侧部梁段支撑结构;每个所述主梁下方的两个所述侧部梁段支撑结构分别为位于拱肋(2)前侧的前侧梁段支撑结构和位于拱肋(2)后侧的后侧梁段支撑结构,两个所述永久支座(6)分别为位于拱肋(2)前端下方的前侧永久支座和位于拱肋(2)后端下方的后侧永久支座; 所述桥台(8)为钢筋混凝土桥台,所述竖向立柱(5)为钢筋混凝土立柱,每个所述侧部梁段(4)与支撑于其下方的所述侧部梁段支撑结构均组成所施工上承式拱桥的一个引桥,所述中部梁段(3)、拱肋(2)和连接于中部梁段(3)与拱肋(2)之间的多个所述竖向立柱(5)组成所施工上承式拱桥的主桥,所施工上承式拱桥由所述主桥和前后两个与所述主桥连接的引桥连接而成;每个所述侧部梁段(4)与中部梁段(3)之间的连接处下方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支撑墩柱(7),每个所述侧部梁段支撑结构中的桥台(8)和多个所述支撑墩柱(7)均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 对所施工上承式拱桥进行施工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桥梁下部支撑结构施工:对所施工上承式拱桥中每个所述主梁下方的两个所述永久支座(6)和两个所述侧部梁段支撑结构分别进行施工,获得施工成型的所述前侧梁段支撑结构、所述后侧梁段支撑结构、所述前侧永久支座和所述后侧永久支座; 步骤二、拱肋施工:采用钢拱架对所施工上承式拱桥的两幅所述拱肋(2)进行施工,并采用拱架支撑与横移装置对所述钢拱架进行支撑与横移; 所述钢拱架为对拱肋(2)进行施工的拱形支撑架(100),所述拱肋(2)支撑于拱形支撑架(100)的正上方,所述拱形支撑架(100)沿纵桥向布设; 所述拱架支撑与横移装置包括沿横桥向对拱形支撑架(100)进行平移的平移装置、左右两个对称布设且对拱形支撑架(100)进行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和左右两个对称布设且对拱形支撑架(100)进行支撑的钢拱架支座,每个所述钢拱架支座均位于一幅所述拱肋(2)的正下方;所述拱形支撑架(100)的前后两端下方均设置有一道横向分配梁,所述横向分配梁呈水平布设且其沿横桥向布设;所述拱形支撑架(100)的前后两端底部均安装有一个横向安装座,所述横向安装座呈水平布设且其沿横桥向布设,每道所述横向分配梁均安装于一个所述横向安装座底部; 每个所述钢拱架支座均包括前后两个对称布设的临时拱座,两个所述临时拱座均沿横桥向布设且二者分别为供拱形支撑架(100)前端支撑的前支座和供拱形支撑架(100)后端支撑的后支座; 每个所述临时拱座均为L形支座(30);所述L形支座(30)包括一个水平支座(30-1)和一个布设于水平支座(30-1)外侧上方的竖向支座(30-2),所述水平支座(30-1)和竖向支座(30-2)均沿横桥向布设且二者均为钢筋混凝土支座,每个所述临时拱座中水平支座(30-1)和竖向支座(30-2)浇筑为一体;每个所述水平支座(30-1)上均开有M个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的竖向凹槽(31),M个所述竖向凹槽(31)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且其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其中,M为正整数且M≥3;每个所述竖向凹槽(31)均为立方体槽;每个所述临时拱座中M个所述竖向凹槽(31)均位于竖向支座(30-2)内侧; 两个所述钢拱架支座的所述前支座组成前侧支座,两个所述钢拱架支座的所述后支座组成后侧支座;所述前侧支座中所有竖向凹槽(31)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其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后侧支座中所有竖向凹槽(31)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其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 每个所述升降装置均布设于一个所述钢拱架支座上;每个所述升降装置均包括前后两个对称布设的升降机构,每个所述临时拱座上均布设有一个所述升降机构;每个所述升降机构均包括N个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的竖向千斤顶(32),N个所述竖向千斤顶(32)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且其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竖向千斤顶(32)为呈竖直向布设的液压千斤顶;其中,N为正整数且2≤N≤M;每个所述竖向千斤顶(32)均布设于一个所述竖向凹槽(31)内; 所述前侧支座上的所有竖向千斤顶(32)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其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前侧支座上的所有竖向千斤顶(32)组成前侧顶升装置;所述后侧支座上的所有竖向千斤顶(32)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其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后侧支座上的所有竖向千斤顶(32)组成后侧顶升装置;所述前侧顶升装置位于一道所述横向分配梁的正下方,所述后侧顶升装置位于另一道所述横向分配梁的正下方;每个所述钢拱架支座上的所有竖向千斤顶(32)组成一个对拱形支撑架(100)进行同步顶升的钢拱架顶升装置; 所述平移装置包括前后两个对称布设且供所述横向安装座进行平移的平移滑道(33)和前后两个同步带动拱形支撑架(100)沿横桥向进行平移的横移驱动装置,两个所述横移驱动装置呈对称布设,所述平移滑道(33)呈水平布设且其沿横桥向布设;每个所述横移驱动装置均包括一个沿横桥向对所述横向分配梁进行水平顶推的顶推千斤顶(41),所述顶推千斤顶(41)呈水平布设且其沿横桥向布设;每个所述顶推千斤顶(41)均与一道所述横向分配梁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顶推千斤顶(41)支顶在位于同一竖直面上的所述横向分配梁上; 两个所述平移滑道(33)分别为安装于所述前侧支座上的前侧滑道和安装于所述后侧支座上的后侧滑道;每个所述竖向支座(30-2)的内侧壁上均安装有一个供所述横向安装座进行平移的水平滑道,所述水平滑道沿横桥向布设且其位于所述横向安装座下方;所述前侧支座中两个所述竖向支座(30-2)上安装的所述水平滑道布设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且二者组成所述前侧滑道,所述后侧支座中两个所述竖向支座(30-2)上安装的所述水平滑道布设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且二者组成所述后侧滑道; 采用钢拱架对所施工上承式拱桥的两幅所述拱肋(2)进行施工时,过程如下: 步骤201、钢拱架支座施工:对所述拱架支撑与横移装置中两个所述钢拱架支座进行施工,获得施工成型的所述前侧支座和所述后侧支座; 步骤202、平移滑道与升降装置安装:待所述前侧支座和所述后侧支座施工完成后,在施工成型的所述前侧支座和所述后侧支座上分别安装一个平移滑道(33);同时,在施工成型的两个所述钢拱架支座上分别安装一个所述升降装置; 步骤203、钢拱架拼装:对拱形支撑架(100)进行拼装,并使拼装成型的拱形支撑架(100)位于所述先施工拱肋的正下方,同时使拼装成型的拱形支撑架(100)支撑于所述先施工拱肋正下方的一个所述升降装置上,且使拱形支撑架(100)前后两端分别支撑于一个所述升降机构上; 步骤204、拱形支撑架顶升:采用支撑于拱形支撑架(100)下方的所述升降装置将拱形支撑架(100)竖直向上顶升,直至将拱形支撑架(100)顶升至所述先施工拱肋的施工位置处; 步骤205、先施工拱肋施工:在步骤204中所述拱形支撑架(100)上支立用于施工所述先施工拱肋的成型模板,并利用所述成型模板对所述先施工拱肋进行施工; 步骤206、拱形支撑架下放:步骤205中所述先施工拱肋施工完成后,采用支撑于拱形支撑架(100)下方的所述升降装置或竖向移动装置,对步骤204中所述拱形支撑架(100)进行竖直下放,直至所述拱形支撑架(100)的前后两端分别支撑于一个所述平移滑道(33)上; 步骤207、横移驱动装置安装:对前后两个所述横移驱动装置分别进行安装,获得安装完成的所述平移装置,并使所述平移装置中每个所述顶推千斤顶(41)均与拱形支撑架(100)中的一道所述横向分配梁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顶推千斤顶(41)支顶在位于同一竖直面上的所述横向分配梁上; 步骤208、拱形支撑架横移:利用步骤208中前后两个所述横移驱动装置沿横桥向同步带动拱形支撑架(100)向所述后施工拱肋一侧平移,直至将拱形支撑架(100)移动至所述后施工拱肋的正下方,同时使拱形支撑架(100)支撑于所述后施工拱肋正下方的一个所述升降装置上,并使拱形支撑架(100)前后两端分别支撑于一个所述升降机构上; 步骤209、拱形支撑架顶升:采用支撑于拱形支撑架(100)下方的所述升降装置将拱形支撑架(100)竖直向上顶升,直至将拱形支撑架(100)顶升至所述后施工拱肋的施工位置处; 步骤210、后施工拱肋施工:在步骤209中所述拱形支撑架(100)上支立用于施工所述后施工拱肋的成型模板,并利用所述成型模板对所述后施工拱肋进行施工; 步骤三、后续施工:在步骤二中施工完成的两幅所述拱肋(2)上分别施工多个所述竖向立柱(5),并在每幅所述拱肋(2)上方的多个所述竖向立柱(5)上均施工一个中部梁段(3),完成所施工上承式拱桥主桥的施工过程;同时,在步骤一中施工完成的两个所述侧部梁段支撑结构上分别施工一个侧部梁段(4),完成所施工上承式拱桥中两个所述引桥的施工过程; 所施工上承式拱桥的主桥和两个所述引桥均施工完成后,每个所述中部梁段(3)均与位于其前后两侧的侧部梁段(4)连接形成一个所述主梁。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钢拱架的上承式拱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5中进行先施工拱肋施工时和步骤210中后施工拱肋施工,均先对拱肋(2)的底板进行施工; 步骤205中和步骤210中所述成型模板的结构相同且二者均包括位于拱肋(2)底部的底模板(44)和左右两个对称布设的侧模板(45),所述底模板(44)为拱形模板,两个所述侧模板(45)均呈竖直向布设且二者均支撑于底模板(44)上; 步骤205中和步骤210中对拱肋(2)的底板进行施工之前,先在底模板(44)上方布设压模机构,所述压模机构位于两个所述侧模板(45)之间; 所述拱肋(2)为箱梁且其包括底板(2-1)、位于底板(2-1)正上方的顶板(2-4)、K个由左至右布设于底板(2-1)上的腹板(2-2)和多个由前至后布设于底板(2-1)上的横隔板(2-3),所述底板(2-1)、顶板(2-4)和腹板(2-2)均为钢筋混凝土板,所述横隔板(2-3)为混凝土板;其中,K为正整数且K≥3;所述底板(2-1)和顶板(2-4)均为拱形,多个所述腹板(2-2)和多个所述横隔板(2-3)均支撑于底板(2-1)和顶板(2-4)之间,多个所述腹板(2-2)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且其均沿纵桥向布设,多个所述腹板(2-2)均呈竖直向布设,多个所述腹板(2-2)中位于最左侧的腹板(2-2)为左侧腹板,多个所述腹板(2-2)中位于最右侧的腹板(2-2)为右侧腹板,所施工拱圈(2)中除所述左侧腹板和所述右侧腹板之外的所有腹板(2-2)均为中腹板,所施工拱圈(2)中所述中腹板的数量为K-2个;多个所述横隔板(2-3)均沿横桥向布设且其均呈竖直向布设,每个所述横隔板(2-3)均连接于所述左侧腹板与所述右侧腹板之间;每个所述横隔板(2-3)均通过K-2个所述中腹板分为K-1个横隔板节段,每个所述横隔板节段均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腹板(2-2)之间;相邻两个所述腹板(2-2)之间的空腔均通过多个所述横隔板节段由前至后分隔为多个浇筑腔,每个所述浇筑腔均位于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横隔板节段之间;每个所述腹板(2-2)与底板(2-1)之间以及每个所述横隔板节段与底板(2-1)之间均设置有倒角(2-5); 所述压模机构包括K-1列压模板,每列所述压模板均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腹板(2-2)之间;每列所述压模板均包括多个由前至后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的压模板,每个所述压模板均位于一个所述浇筑腔内,每个所述浇筑腔内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压模板; 每个所述压模板均包括多个由前至后布设于同一个所述浇筑腔内的压模板单元(3-0),多个所述压模板单元(3-0)的横桥向宽度均相同且其均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相邻两个所述压模板单元(3-0)之间均预留有一个浇筑口(3-8),所述浇筑口(3-8)为相邻两个所述压模板单元(3-0)之间的间隙; 每个所述压模板单元(3-0)均包括上压板(3-10)、左右两个对称布设于上压板(3-10)两侧上方的侧部模板(3-2)和前后两个布设于上压板(3-10)两端上方的端部模板(3-3),两个所述侧部模板(3-2)均沿纵桥向布设,两个所述端部模板(3-3)均沿横桥向布设;所述上压板(3-10)为拱形且其由一块矩形平直模板弯曲而成,所述上压板(3-10)为对所布设位置处底板(2-1)的上表面进行成型的成型模板;所述侧部模板(3-2)和端部模板(3-3)均为弯折式模板,所述弯折式模板包括对倒角(2-5)进行成型的倒角成型模板(3-4)和连接于倒角成型模板(3-4)上部的上部成型模板(3-5);所述倒角成型模板(3-4)和上部成型模板(3-5)均为平直模板,所述倒角成型模板(3-4)为等腰梯形模板且其宽度由下至上逐渐增大,所述上部成型模板(3-5)为长方形模板,所述上部成型模板(3-5)的宽度与其所连接倒角成型模板(3-4)的上部宽度相同;所述侧部模板(3-2)中的上部成型模板(3-5)为对腹板(2-2)的侧壁进行成型的成型模板,所述端部模板(3-3)中的上部成型模板(3-5)为对所述横隔板节段的侧壁进行成型的成型模板; 每个所述压模板单元(3-0)中四个所述上部成型模板(3-5)连接成一个呈竖直向布设的立方体模板,每个所述压模板单元(3-0)中四个所述倒角成型模板(3-4)连接成一个四棱锥台形模板。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钢拱架的上承式拱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支撑架(100)为一个拼装式钢拱架(1)或由多个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的拼装式钢拱架(1)拼装而成,每个所述拼装式钢拱架(1)均为一个拱形架,每个所述拼装式钢拱架(1)均沿纵桥向布设且其均由多个沿纵桥向从前至后布设的拱架拼装节段(1-1)拼接而成; 步骤203中进行钢拱架拼装时,采用拱架拼装装置进行拼装; 所述拱架拼装装置包括对拼装式钢拱架(1)的拱架拼装节段(1-1)进行吊装的缆索吊机和对拱架拼装节段(1-1)进行逐一移动的拱架分段移送装置; 所述拱架分段移送装置包括对拱架拼装节段(1-1)逐一进行水平移动的拼装节段移动装置和供所述拼装节段移动装置水平移动的水平移动通道,所述水平移动通道呈水平布设且其沿纵桥向布设; 所述水平移动通道布设于所述先施工拱肋正后方的所述后侧梁段支撑结构上,所述先施工拱肋正后方的所述后侧梁段支撑结构为移动通道支撑结构;所述水平移动通道包括一个支撑于所述移动通道支撑结构上的纵向支撑梁(3-1),所述拼装节段移动装置为一个能在纵向支撑梁(3-1)进行前后移动且移动过程中带动所移动拱架拼装节段(1-1)进行同步移动的水平移动装置,所述纵向支撑梁(3-1)呈水平布设且其沿纵桥向布设;所述水平移动装置布设于纵向支撑梁(3-1)上,所移动拱架拼装节段(1-1)水平支撑于所述水平移动装置上;所述纵向支撑梁(3-1)的后端为支撑于所述移动通道支撑结构中桥台(8)上的桥台支撑端,所述纵向支撑梁(3-1)的前端为起吊端;所述纵向支撑梁(3-1)的起吊端上设置有对所述水平移动装置进行限位的水平限位件(9); 所述缆索吊机包括前后两个塔架(17)、安装于两个所述塔架(17)上的工作索(17-8)和能沿工作索(17-8)进行前后移动且对拱架拼装节段(1-1)进行吊装的起重小车,所述起重小车安装在工作索(17-8)上且其位于两个所述塔架(17)之间,所述起重小车位于所述先施工拱肋上方;两个所述塔架(17)与所述先施工拱肋和纵向支撑梁(3-1)均位于同一竖直面上,两个所述塔架(17)分别为位于所述先施工拱肋前侧的前塔架和位于所述先施工拱肋后侧的后塔架; 所述后侧梁段支撑结构中位于最前侧的支撑墩柱(7)为前墩柱,所述纵向支撑梁(3-1)的起吊端位于所述后塔架前侧,所述纵向支撑梁(3-1)的起吊端支撑于所述前墩柱上,所述纵向支撑梁(3-1)为从所述后塔架中部穿过的水平支撑梁;所述后塔架和所述前墩柱均支撑于所述后侧永久支座上,所述前墩柱位于所述后塔架前侧; 步骤203中进行钢拱架拼装之前,在所述先施工拱肋正后方的所述后侧梁段支撑结构上施工所述水平移动通道,并在所述水平移动通道安装所述拼装节段移动装置,获得施工完成的所述拱架分段移送装置;同时,对所述缆索吊机进行施工,并将所述缆索吊机中的所述后塔架支撑于所述先施工拱肋后侧的所述后侧永久支座上; 步骤203中对拱形支撑架(100)进行拼装时,由先至后对拱形支撑架(100)中的所有拼装式钢拱架(1)分别进行拼装,拱形支撑架(100)中所有拼装式钢拱架(1)的拼装方法均相同; 对拱形支撑架(100)进行拼装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侧部拼接架拼装:对拱形支撑架(100)中一个所述拼装式钢拱架(1)的两个所述侧部拼接架进行对称拼装; 对任一个所述侧部拼接架进行拼装时,均由下至上对组成该侧部拼接架的多个所述拱架拼装节段(1-1)进行拼装,过程如下: 步骤A11、第一个拱架拼装节段拼装:采用所述拱架分段移送装置将当前所拼装的拱架拼装节段(1-1)向前平移至所述水平移动通道的前端上方,再采用所述缆索吊机的所述起重小车对拱架拼装节段(1-1)进行吊装并下放到位,完成当前所拼装拱架拼装节段(1-1)的拼装过程; 本步骤中,当前所拼装的拱架拼装节段(1-1)为所述侧部拼接架中位于最底部的一个所述拱架拼装节段(1-1); 步骤A12、上一个拱架拼装节段拼装:采用所述拱架分段移送装置将上一个所拼装的拱架拼装节段(1-1)向前平移至所述水平移动通道的前端上方,再采用所述缆索吊机的所述起重小车对拱架拼装节段(1-1)进行吊装并下放到位,同时将下放到位的拱架拼装节段(1-1)与位于其下方且已拼装完成的拱架拼装节段(1-1)连接,完成当前所拼装拱架拼装节段(1-1)的拼装过程; 步骤A13、一次或多次重复步骤A12,完成所述侧部拼接架中所有拱架拼装节段(1-1)的拼装过程,获得拼装完成的所述侧部拼接架; 步骤A2、拱顶拼接节段拼装:待拼装式钢拱架(1)的两个所述侧部拼接架均拼装完成后,采用所述拱架分段移送装置将拱顶拼接节段(1-01)向前平移至所述水平移动通道的前端上方,再采用所述缆索吊机的所述起重小车对拱顶拼接节段(1-01)进行吊装并下放到位,同时将下放到位的拱顶拼接节段(1-01)与已拼装完成的两个所述侧部拼接架连接,完成一个所述拼装式钢拱架(1)的合拢过程,获得拼装成型的一个所述拼装式钢拱架(1); 步骤A3、拱形支撑架拼装完成判断:判断拱形支撑架(100)是否拼装完成,当拱形支撑架(100)拼装完成时,完成拱形支撑架(100)的拼装过程,进入步骤204;否则,进入步骤A4; 步骤A4、下一个拼装式钢拱架拼装:按照步骤A1至步骤A2中所述的方法,对拱形支撑架(100)中的下一个所述拼装式钢拱架(1)进行拼装,并将当前所拼装的拼装式钢拱架(1)中各拱架拼装节段(1-1)均与此时已拼装完成的拼装式钢拱架(1)连接; 步骤A5、拱形支撑架拼装完成判断:判断拱形支撑架(100)是否拼装完成,当拱形支撑架(100)拼装完成时,完成拱形支撑架(100)的拼装过程,进入步骤204;否则,返回步骤A4。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钢拱架的上承式拱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拱架支撑与横移装置还包括左右两个对称布设的落梁装置,每个所述落梁装置均布设于一个所述钢拱架支座上;每个所述落梁装置均包括前后两个对称布设的落梁机构,每个所述临时拱座上均布设有一个所述落梁机构;每个所述落梁机构均包括H个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且下放过程中对所述钢拱架进行支撑的暂时支座,所述暂时支座呈竖直向布设,H个所述暂时支座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且其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其中,H为正整数且H≤M;每个所述暂时支座均布设于一个所述竖向凹槽(31)内; 所述前侧支座上的所有暂时支座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其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前侧支座上的所有暂时支座组成前侧落梁支座;所述后侧支座上的所有暂时支座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其沿横桥向由左至右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后侧支座上的所有暂时支座组成后侧落梁支座;所述前侧落梁支座位于一道所述横向分配梁的正下方,所述后侧落梁支座位于另一道所述横向分配梁的正下方;每个所述钢拱架支座上的所有暂时支座组成一个对所述钢拱架进行同步支撑的钢拱架落梁支座; 所述暂时支座为砂筒(34)或砂箱; 步骤204中拱形支撑架顶升完成后,对位于所述先施工拱肋正下方的所述落梁装置进行安装,并使拱形支撑架(100)的前后两端分别支撑于一个所述落梁机构上;之后,将支撑于拱形支撑架(100)下方的所述升降装置拆除; 步骤206中所述竖向移动装置为所述落梁装置; 步骤206中进行拱形支撑架下放时,利用支撑于拱形支撑架(100)下方的所述落梁装置对步骤204中所述拱形支撑架(100)进行竖直下放; 步骤209中拱形支撑架顶升完成后,对位于所述后施工拱肋正下方的所述落梁装置进行安装,并使拱形支撑架(100)的前后两端分别支撑于一个所述落梁机构上;之后,将支撑于拱形支撑架(100)下方的所述升降装置拆除。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钢拱架的上承式拱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拱形支撑架(100)的前后两个拱脚分别支撑于一个拱架铰接座(20)上,所述拱架铰接座(20)为所述横向安装座,所述横向分配梁为安装于拱架铰接座(20)底部的拱座梁(23);所述拱形支撑架(100)呈竖直向布设且其沿纵桥向布设; 所述拱形支撑架(100)包括前后两个对称布设的拱脚节段(1-100)和连接于两个所述拱脚节段(1-100)之间的承重钢拱架,所述承重钢拱架与两个所述拱脚节段(1-100)均沿纵桥向布设; 两个所述拱脚节段(1-100)的底部均设置有一个水平支撑于拱架铰接座(20)上的横向钢管(1-11),所述横向钢管(1-11)呈水平布设且其沿横桥向布设,所述横向钢管(1-11)为圆形钢管;每个所述横向钢管(1-11)均支撑于一个所述拱架铰接座(20)上,每个所述横向钢管(1-11)与其所支撑的拱架铰接座(20)之间均以铰接方式进行连接; 所述拱架铰接座(20)包括一个支撑于拱座梁(23)上的水平支撑座和支撑于所述水平支撑座上的支撑钢板(20-1),所述水平支撑座和支撑钢板(20-1)均呈水平布设且二者均沿横桥向布设;所述支撑钢板(20-1)的横截面为弧形,每个所述横向钢管(1-11)均支撑于一个支撑钢板(20-1)上,每个所述横向钢管(1-11)与其所支撑的支撑钢板(20-1)均呈同轴布设,所述支撑钢板(20-1)位于所支撑横向钢管(1-11)的外侧下方。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钢拱架的上承式拱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先施工拱肋下方的两个所述桥台(8)分别为支撑于所述主梁前端下方的前桥台和支撑于所述主梁后端下方的后桥台,所述前桥台的正前方设置有前锚锭(15-1),所述后桥台的正后方设置有后锚锭(15-2); 两个所述侧部拼接架分别为位于拱顶拼接节段(1-01)前侧的前侧拼装架和位于拱顶拼接节段(1-01)后侧的后侧拼装架; 每个所述塔架(17)上均设置有拱架临时固定机构,所述拱架临时固定机构包括左右两组呈对称布设且对已吊装到位的拱架拼装节段(1-1)进行临时固定的扣索(17-10),每组所述扣索(17-10)均与一个所述竖向支撑架(17-1)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每组所述扣索(17-10)均包括多道由上至下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的扣索(17-10),多道所述扣索(17-10)均沿纵桥向布设; 所述缆索吊机中每个所述竖向支撑架(17-1)上均由上至下布设有多个供扣索(17-10)安装的扣索滑轮(17-11),每个所述竖向支撑架(17-1)上所布设的所有扣索滑轮(17-11)均位于同一竖直面上,每道所述扣索(17-10)均安装在一个所述扣索滑轮(17-11)上; 所述后塔架中每道所述扣索(17-10)的前端均固定在所述后侧拼装架中一个已吊装到位的拱架拼装节段(1-1)上,所述后塔架中每道所述扣索(17-10)的后端均固定在后锚锭(15-2)上; 所述前塔架中每道所述扣索(17-10)的后端均固定在所述前侧拼装架中一个所述拱架拼装节段(1-1)上,所述前塔架中每道所述扣索(17-10)的前端均固定在前锚锭(15-1)上; 步骤A12中将下放到位的拱架拼装节段(1-1)与位于其下方且已拼装完成的拱架拼装节段(1-1)连接后,还需通过一道所述扣索(17-10)对本步骤中所拼装的拱架拼装节段(1-1)进行临时固定。 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钢拱架的上承式拱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塔架(17)均包括组装式架体,所述组装式架体包括左右两个对称布设的竖向支撑架(17-1);所述后塔架中两个所述竖向支撑架(17-1)均支撑于所述后侧永久支座上,所述后塔架中两个所述竖向支撑架(17-1)对称布设于所述水平移动通道的左右两侧,所述后塔架中两个所述竖向支撑架(17-1)的净距大于所述水平移动通道的宽度; 每个所述塔架(17)还包括供所述组装式架体底部安装的塔架底座(17-3),所述塔架底座(17-3)呈水平布设且其沿横桥向布设,所述组装式架体位于塔架底座(17-3)正上方; 每个所述竖向支撑架(17-1)底部均设置有安装于塔架底座(17-3)上的三角架(17-4),所述三角架(17-4)底部与位于其下方的塔架底座(17-3)之间以铰接方式进行连接;每个所述塔架底座(17-3)的正下方设置有一道底部分配梁(17-7),所述底部分配梁(17-7)呈水平布设且其沿横桥向布设;位于所述后塔架底部的底部分配梁(17-7)固定在所述后侧永久支座上,位于所述前塔架底部的底部分配梁(17-7)固定在所述前侧永久支座上。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钢拱架的上承式拱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6中进行拱形支撑架下放时,待步骤205中所述先施工拱肋中所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后,再对步骤204中所述拱形支撑架(100)进行竖直下放。 9.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钢拱架的上承式拱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架(17)中每个所述竖向支撑架(17-1)上均设置有供工作索(17-8)安装的索鞍(21); 所述工作索(17-8)的数量为两道,两道所述工作索(17-8)均沿纵桥向布设且二者对称布设于所述先施工拱肋的左右两侧上方;每道所述工作索(17-8)上均安装有前后两个所述起重小车,两个所述起重小车均位于两个所述塔架(17)之间;所述缆索吊机中四个所述起重小车组成对拱架拼装节段(1-1)进行吊装的吊装装置; 两道所述工作索(17-8)分别为左侧工作索和位于所述左侧工作索右侧的右侧工作索,每个所述塔架(17)中的两个所述竖向支撑架(17-1)分别为左侧支撑架和位于所述左侧支撑架右侧的右侧支撑架;所述左侧工作索支撑于两个所述塔架(17)的所述左侧支撑架上,所述右侧工作索支撑于两个所述塔架(17)的所述右侧支撑架上。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钢拱架的上承式拱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1中进行第一个拱架拼装节段拼装时和步骤A12中进行上一个拱架拼装节段拼装时,均采用所述拱架分段移送装置将当前所拼装的拱架拼装节段(1-1)向前平移;当拱架拼装节段(1-1)的前端移动至所述前墩柱上方时,所移动拱架拼装节段(1-1)进入所述缆索吊机的起吊区域,此时将前跑车(21)与所移动拱架拼装节段(1-1)的前端连接,完成前跑车(21)对所移动拱架拼装节段(1-1)前端进行吊装;再利用所述拱架分段移送装置将拱架拼装节段(1-1)沿纵桥向继续向前移动,直至将所移动拱架拼装节段(1-1)的前端移动至所述前墩柱上方后,将后跑车(22)与所移动拱架拼装节段(1-1)的后端连接,完成后跑车(22)对所移动拱架拼装节段(1-1)后端进行吊装;待后跑车(22)与所移动拱架拼装节段(1-1)的后端连接后,完成所述缆索吊机的所述吊装装置对拱架拼装节段(1-1)的起吊过程,再通过所述缆索吊机的所述吊装装置将拱架拼装节段(1-1)吊装并下放到位。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