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地下室及其侧壁结构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及其侧壁结构,将楼板一端与主体结构隔开设置,使得地下室的侧壁结构独立于主体结构,从而使得地下室的侧壁结构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能够先于主体结构作业,进而有效避免基坑因无法回填而长时间占用周边地或者道路,如此,使得地下室的施工顺序合理,有利于加快地下室施工进度。同时,第一支撑件设置在侧壁本体与底板之间,由此可知,侧壁本体除了受底板的侧向支撑外,还受到第一支撑件的稳定支撑,从而改善侧壁本体上的受力分布,使得侧壁本体上的受力合理,有利于减少地下水和土地对侧壁本体的弯矩。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东;44 |
申请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黄丹;熊雄;周雷靖;尹春明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2-24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1-12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2174045.7 |
公开号: |
CN209620095U |
代理机构: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正奇 |
分类号: |
E02D29/045(2006.01);E;E02;E02D;E02D29 |
申请人地址: |
510663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广州科学城天丰路1号 |
主权项: |
1.一种地下室的侧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侧壁本体,所述侧壁本体用于装设在底板上; 楼板,所述楼板装设在所述侧壁本体上,所述楼板上远离所述侧壁本体的一端用于与主体结构隔开设置;及 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用于设置在所述侧壁本体与所述底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的侧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交叉设置,所述第二支撑件用于设置在所述楼板与所述底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的侧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用于连接在所述楼板与所述底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的侧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楼板沿着所述侧壁本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室的侧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三支撑件,所述第三支撑件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楼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室的侧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以上的第四支撑件,所述第四支撑件与所述第三支撑件交叉设置,所述第四支撑件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楼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室的侧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楼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地下室的侧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立柱与墙体,所述楼板装设在所述第三立柱与所述墙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下室的侧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立柱包括两个以上的立柱段,两个以上的所述立柱段依次连接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立柱段中,用于靠近所述底板设置的所述立柱段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用于远离所述底板设置的所述立柱段的横截面面积。 10.一种地下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主体结构及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地下室的侧壁结构,所述侧壁本体与所述主体结构间隔装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楼板位于所述侧壁本体与所述主体结构之间,且所述楼板上远离所述侧壁本体的一端与所述主体结构隔开设置。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