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汽车内饰IMD高分子复合薄膜打包装置
专利名称: 一种汽车内饰IMD高分子复合薄膜打包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IMD高分子复合薄膜打包装置,打包平台上端靠近第一限位板的一侧端设有基座,基座顶端设有电机,第一限位板远离电机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辊轴,打包平台上端与第一限位板相反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靠近第一限位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辊轴,第一辊轴与第二辊轴之间设有间距调节机构,第二限位板底端且位于打包平台处设有移动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通过采用间距调节机构中微型液压缸驱动的液压杆伸缩来带动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进行张和,使得第一辊轴与第二辊轴之间的距离得到有效快速的调节,进而使得本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宽度的薄膜打包,从而提高了本装置的功能性。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江苏;32
申请人: 无锡中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顾明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3-19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1-12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20348269.7
公开号: CN209618586U
代理机构: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 刘刚
分类号: B65H75/24(2006.01);B;B65;B65H;B65H75
申请人地址: 214000江苏省无锡市惠山经济开发区玉祁配套区(玉东村)
主权项: 1.一种汽车内饰IMD高分子复合薄膜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包平台(1)与间距调节机构(8)以及移动限位机构(9),所述打包平台(1)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2),所述打包平台(1)上端靠近第一限位板(2)的一侧端设有基座(3),所述基座(3)顶端设有电机(4),所述第一限位板(2)远离电机(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辊轴(5),所述电机(4)输出端与第一辊轴(5)传动连接,所述打包平台(1)上端与第一限位板(2)相反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板(6),所述第二限位板(6)靠近第一限位板(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辊轴(7),所述第一辊轴(5)与第二辊轴(7)之间设有间距调节机构(8),所述第二限位板(6)底端且位于打包平台(1)处设有移动限位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IMD高分子复合薄膜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机构(8)包括连接件(81)、第一支架(82)、第二支架(83)、活动轴(84)、微型液压缸(85)、液压杆(86),所述连接件(81)分别安装在第一辊轴(5)与第二辊轴(7)前端,两个所述连接件(81)前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支架(82)与第二支架(83),两个所述第一支架(82)与第二支架(83)之间均通过活动轴(84)活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架(82)之间与两个第二支架(83)之间分别设有微型液压缸(85),两个所述微型液压缸(85)两侧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液压杆(86),且所述液压杆(86)分别与第一支架(82)与第二支架(8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IMD高分子复合薄膜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限位机构(9)包括滑轨(91)、通孔(92)、限位件(93)以及固定螺栓(94),所述滑轨(91)位于打包平台(1)顶端,所述滑轨(91)上端设有若干个通孔(92),所述第二限位板(6)远离第一限位板(2)的一侧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件(93),所述限位件(93)上端设有固定螺栓(9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IMD高分子复合薄膜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94)与通孔(92)的直径相匹配,且所述固定螺栓(94)与通孔(92)之间为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IMD高分子复合薄膜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轴(5)与第二辊轴(7)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一限位板(2)与第二限位板(6)的大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IMD高分子复合薄膜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82)与第二支架(83)垂直时的长度小于第一辊轴(5)与第二辊轴(7)的直径。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