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检测地基岩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地基岩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待检测的地基岩土中不同的位置区域并结合每个位置区域的微地形地貌制作多根试验桩,并对试验桩进行编号;在试验桩周围土体中埋设监测元件,并进行现场测试,监测元件包括桩顶位移监测仪器、桩身位移监测元件、桩身应力或应变监测元件及桩侧桩前水平方向土压力监测元件;设置水平试验桩的反力加载装置并进行现场施工;通过反力加载装置并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对试验桩进行载荷施加,直至试验桩达到极限条件终止载荷加载;在所施加的载荷下采集步骤②中监测元件所测的数据,计算水平抗力系数值,该方法数据检测传输稳定,试验过程稳定性高,检测效果高。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四川;51 |
申请人: |
四川冶金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刘进波;马德翠;李耀家;巫燕;赵国志;彭涛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6-25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1-15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554529.0 |
公开号: |
CN110453730A |
代理机构: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亚男 |
分类号: |
E02D33/00(2006.01);E;E02;E02D;E02D33 |
申请人地址: |
610056四川省成都市双林路五冶107栋 |
主权项: |
1.一种检测地基岩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①:根据待检测的地基岩土中不同的位置区域并结合每个位置区域的微地形地貌制作多根试验桩,并对试验桩进行编号; 步骤②:在试验桩周围土体中埋设监测元件,并进行现场测试,监测元件包括桩顶位移监测仪器、桩身位移监测元件、桩身应力或应变监测元件及桩侧桩前水平方向土压力监测元件; 步骤③:设置水平试验桩的反力加载装置并进行现场施工; 步骤④:通过反力加载装置并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对试验桩进行载荷施加,直至试验桩达到极限条件终止载荷加载; 步骤⑤:在步骤④所施加的载荷下采集步骤②中监测元件所测的数据,计算水平抗力系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地基岩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中埋设桩顶位移监测仪器包括以下步骤:在试验桩的两侧侧壁及底壁分别安装至少两只大量程数显位移计,在试验桩的上方安装至少一只大量程数显位移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地基岩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中埋设桩身位移监测元件包括以下步骤:试验桩身位移监测元件通过对称绑扎在钢筋笼上,对位于桩身弯曲中性面上的测斜管进行检测,每根试验桩布设不少于两根测斜管,试验时通过数字式测斜采集仪器进行数据的采集、存储和读取。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检测地基岩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中埋设桩身应力或应变监测元件包括以下步骤:该检测元件采用钢筋计,通过对称布置在远离中性轴的受拉和受压主筋上的钢筋计进行监测,在试验桩桩身最大弯矩深度区域增加了钢筋计的预埋数量,以便加密测试断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检测地基岩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中埋设桩侧桩前水平方向土压力监测元件包括以下步骤:该检测元件采用桩侧土压力盒,在试验桩护壁上人工预留孔洞,挖至原状碎石土层;并通过粘结性强的高岭土把孔内碎石土填平,然后放置土压力盒并做好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检测地基岩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中反力加载装置采用预设反力墙提供水平反力,反力墙的埋设深度为墙高的1/3,且反力墙的后部回填土通过夯实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检测地基岩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⑤中通过慢速维持荷载法加载载荷时,包括以下步骤: (1)加载分级:按预估单桩水平极限荷载共分10级,通过每级加载进行试验; (2)沉降观测:每加一级载荷,按5min、10min、15min、30min各记录一次数据,以后每半个小时记录一次;在每级加载后,当一小时内的沉降量小于0.1mm,则已达到相对稳定,可加载下一级载荷;当试验桩桩身折断或反力结构出现破坏或水平加载装置达到极限时,终止载荷施加。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检测地基岩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⑥中水平抗力系数m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m——地基土水平土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kN/m4); νy——桩顶水平位移系数, H——作用于地面的水平力(kN); Y0——水平力作用点的水平位移(m); EI——桩身抗弯刚度(kN·m2);其中E为桩身材料弹性模量, I为桩身换算截面惯性矩; b0——桩身计算宽度(m);对于圆形桩:当桩径D≤1m时, b0=0.9(1.5D+0.5)。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