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氮化钛 /碳纳米管复合糊电极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钛/碳纳米管复合糊电极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硫酸和高碘酸钾对碳纳米管进行处理,得预处理碳纳米管;采用1‑丁基‑1‑甲基吡咯三氟甲磺酸盐和纤维素制得复合胶黏剂;然后,在玛瑙研钵中,按如下质量百分比加入,纳米氮化钛:36~42%,预处理碳纳米管:28~32%,复合胶黏剂:12~16%,液体石蜡:15~18%,研磨均匀成碳糊状,将其碳糊装入连有导线的内经为Φ5mm的玻璃管内,制得氮化钛/碳纳米管复合糊电极传感器。本申请所制备的碳糊电极比普通的碳糊电极导电性能提高6~8倍,电化学窗口宽、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表面易更新、残余电流小等优点。检测扑热息痛灵敏度高,选择性好。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山东;37 |
申请人: |
济南大学 |
发明人: |
李慧芝;翟玉博;朱学英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8-27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1-12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797087.2 |
公开号: |
CN110441363A |
代理机构: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
代理人: |
赵凤 |
分类号: |
G01N27/30(2006.01);G;G01;G01N;G01N27 |
申请人地址: |
250022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南辛庄西路336号 |
主权项: |
1. 一种氮化钛 /碳纳米管复合糊电极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有以下工艺步骤: (1)碳纳米管预处理:在反应器中,按如下质量百分比加入,6mol/L硫酸:82~86%,高碘酸钾:4~8%,搅拌溶解,加入碳纳米管:8~12%,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百分之百,于室温浸泡10~12h,再煮沸30min,冷至室温,固液分离,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干燥,研磨至粉末,即得预处理碳纳米管; (2)复合胶黏剂制备:在反应釜中,按如下质量百分比加入,1-丁基-1-甲基吡咯三氟甲磺酸盐:72~76%,纤维素:24~28%,盖好密封盖,置于恒温箱中,温度在120±2℃恒温,反应20~24h,得到粘稠淡黄色透明液体,为复合胶黏剂; (3)氮化钛 /碳纳米管复合糊电极传感器的制备:在玛瑙研钵中,按如下质量百分比加入,纳米氮化钛:36~42%,预处理碳纳米管:28~32%,复合胶黏剂:12~16%,液体石蜡:15~18%,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百分之百,研磨均匀成碳糊状,然后将其碳糊装入连有导线的内经为Φ5mm的玻璃管内,压实,干燥,用金相砂纸打磨,抛光,去离子水洗涤,即得氮化钛 /碳纳米管复合糊电极传感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钛 /碳纳米管复合糊电极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液体石蜡为医用级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钛 /碳纳米管复合糊电极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氮化钛 /碳纳米管复合糊电极传感器。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