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智能制动电梯以及一种电梯智能制动单元
专利名称: 一种智能制动电梯以及一种电梯智能制动单元
摘要: 一种智能制动电梯,包括电梯主控板、变频器INV、电梯马达、变频器电源输入控制继电器K3、电梯马达输入控制继电器K4、制动控制板、能量回馈装置、制动电阻、UPS应急电源、能量回馈控制继电器K1、制动电阻控制继电器K2;变频器电源输入端的R相电源进线端子通过变频器电源输入控制继电器K3的第一常开接点K3‑1连接大楼电梯总供电电源的R相供电接脚,变频器的电源输入端的S相电源进线端子通过变频器电源输入控制继电器K3的第二常开接点K3‑2连接大楼电梯总供电电源的S相供电接脚,变频器的电源输入端的T相电源进线端子通过变频器电源输入控制继电器K3的第三常开接点K3‑3连接大楼电梯总供电电源的T相供电接脚。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河南;41
申请人: 西继迅达(许昌)电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刚;王小燕;蔡宛涛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9-19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1-22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883877.2
公开号: CN110482349A
代理机构: 郑州先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马柯柯
分类号: B66B1/34(2006.01);B;B66;B66B;B66B1
申请人地址: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延安路南段
主权项: 1.一种智能制动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主控板、变频器INV、电梯马达、变频器电源输入控制继电器K3、电梯马达输入控制继电器K4、制动控制板、能量回馈装置、制动电阻、UPS应急电源、能量回馈控制继电器K1、制动电阻控制继电器K2; 变频器电源输入端的R相电源进线端子通过变频器电源输入控制继电器K3的第一常开接点K3-1连接大楼电梯总供电电源的R相供电接脚,变频器的电源输入端的S相电源进线端子通过变频器电源输入控制继电器K3的第二常开接点K3-2连接大楼电梯总供电电源的S相供电接脚,变频器的电源输入端的T相电源进线端子通过变频器电源输入控制继电器K3的第三常开接点K3-3连接大楼电梯总供电电源的T相供电接脚;变频器的供电输出端的U相供电端子通过电梯马达输入控制继电器K4的第一常开接点K4-1连接电梯马达的U相供电接脚,变频器的供电输出端的V相供电端子通过电梯马达输入控制继电器K4的第二常开接点K4-2连接电梯马达的V相供电接脚,变频器的供电输出端的W相供电端子通过电梯马达输入控制继电器K4的第三常开接点K4-3连接电梯马达的W相供电接脚;变频器的电梯上行信号输入端连接电梯主控板的电梯上行信号输出端,变频器的电梯下行信号输入端连接电梯主控板的电梯下行信号输出端; 电梯主控板的变频器电源输入控制信号输出端J5.1接脚连接变频器电源输入控制继电器K3线圈的一端,变频器电源输入控制继电器K3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市电两相电源的零线;电梯主控板的电梯马达输入控制信号输出端J5.2接脚连接电梯马达输入控制继电器K4线圈的一端,电梯马达输入控制继电器K4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市电两相电源的零线;电梯主控板的市电火线接脚连接市电两相电源的火线; 制动控制板的市电状态输入接脚J1.1连接UPS应急电源的市电状态输出接脚J1.4,制动控制板的UPS运行状态输入接脚J1.2连接UPS应急电源的UPS运行状态输出接脚J1.5; 制动控制板的能量回馈故障信号输入端J1.3接脚连接能量回馈装置的故障信号输出端,制动控制板的公共端J1.4接脚连接能量回馈装置的公共端J1.4接脚;; 制动控制板的故障信号输出端J2.1接脚连接电梯主控板的制定控制板故障信号输入端J1.4; 制动控制板的能量回馈控制端J3.1接脚连接能量回馈控制继电器K1线圈的第一端,能量回馈控制继电器K1线圈的第二端连接市电电源的零线;制动控制板的制动电阻控制端J3.2接脚连接制动电阻控制继电器K2线圈的第一端,制动电阻控制继电器K2线圈的第二端,连接市电电源的零线;制动控制板的火线连接端J3.3接脚连接市电电源的火线; 制动电阻的第一端通过制动电阻控制继电器K2的第三常开接点K2-3连接变频器直流母线的P(+)接脚,制动电阻的第二端通过制动电阻控制继电器K2的第三常开接点K2-3连接变频器直流母线的PB接脚; 能量回馈装置的输入端的直流母线负极D1接脚通过制动电阻控制继电器K2的第一常闭接点K2-1连接变频器直流母线的P(+)接脚,能量回馈装置的输入端的直流母线正极D2接脚通过制动电阻控制继电器K2的第二常闭接点K2-2连接变频器直流母线的PB接脚;能量回馈装置的输出端的R、S、T接脚一一对应连接大楼电梯总供电电源的R、S、T相线上常开接点K3-1、K3-2、K3-3的一次侧即电源进线端侧; UPS应急电源的市电检测输入端的两个接脚J2.1、J2.2一一对应连接变频器电源输入控制继电器K3的常开接点K3-1、K3-3的二次侧,UPS应急电源的启动信号输出端J1.1接脚连接电梯主控板的UPS应急电源启动信号输入端J1.1接脚,UPS应急电源的故障信号输出端连接电梯主控板的UPS应急电源故障信号输入端J1.2接脚,UPS应急电源的公共端J1.3接脚连接电梯主控板的公共端J1.3接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制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控制板包括单片机ARM-STM32F、第一光耦B1、第二光耦B2、第三光耦B3、第十一继电器K11、第十二继电器K12、第十三继电器K13; 第一光耦B1的光电二极管侧正极连接电源,第一光耦B1的光电二极管侧负极为制动控制板的市电状态输入接脚J1.1;第一光耦B1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ARM-STM32F的29管脚; 第二光耦B2的光电二极管侧正极连接电源,第二光耦B2的光电二极管侧负极为制动控制板的UPS运行状态输入接脚J1.2;第二光耦B2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ARM-STM32F的31管脚; 第三光耦B3的光电二极管侧正极连接电源,第三光耦B3的光电二极管侧负极为制动控制板的能量回馈故障信号输入端J1.3接脚;第三光耦B3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ARM-STM32F的32管脚;制动控制板的公共端J1.4接脚连接单片机ARM-STM32F的47管脚;ARM-STM32F的48管脚连接3.3V电源; 单片机ARM-STM32F的21管脚连接第十三继电器K13的线圈的一端,第十三继电器K13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三继电器K13的常开接点一端接地、另一端为制动控制板的故障信号输出端J2.1接脚; 单片机ARM-STM32F的20管脚连接第十一继电器K11的线圈的一端,第十一继电器K11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一继电器K11的常开接点一端连接制动控制板的火线连接端J3.3接脚、另一端为制动控制板的能量回馈控制端J3.1接脚; 单片机ARM-STM32F的22管脚连接第十二继电器K12的线圈的一端,第十二继电器K12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二继电器K12的常开接点一端连接制动控制板的火线连接端J3.3接脚、另一端为制动控制板的制动电阻控制端J3.2接脚。 3.一种电梯智能制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控制板、能量回馈装置、制动电阻、UPS应急电源、能量回馈控制继电器K1、制动电阻控制继电器K2; 制动控制板的市电状态输入接脚J1.1连接UPS应急电源的市电状态输出接脚J1.4,制动控制板的UPS运行状态输入接脚J1.2连接UPS应急电源的UPS运行状态输出接脚J1.5; 制动控制板的能量回馈故障信号输入端J1.3接脚连接能量回馈装置的故障信号输出端,制动控制板的公共端J1.4接脚连接能量回馈装置的公共端J1.4接脚;; 制动控制板的故障信号输出端J2.1接脚连接电梯主控板的制定控制板故障信号输入端J1.4; 制动控制板的能量回馈控制端J3.1接脚连接能量回馈控制继电器K1线圈的第一端,能量回馈控制继电器K1线圈的第二端连接市电电源的零线;制动控制板的制动电阻控制端J3.2接脚连接制动电阻控制继电器K2线圈的第一端,制动电阻控制继电器K2线圈的第二端,连接市电电源的零线;制动控制板的火线连接端J3.3接脚连接市电电源的火线; 制动电阻的第一端通过制动电阻控制继电器K2的第三常开接点K2-3连接变频器直流母线的P(+)接脚,制动电阻的第二端通过制动电阻控制继电器K2的第三常开接点K2-3连接变频器直流母线的PB接脚; 能量回馈装置的输入端的直流母线负极D1接脚通过制动电阻控制继电器K2的第一常闭接点K2-1连接变频器直流母线的P(+)接脚,能量回馈装置的输入端的直流母线正极D2接脚通过制动电阻控制继电器K2的第二常闭接点K2-2连接变频器直流母线的PB接脚;能量回馈装置的输出端的R、S、T接脚一一对应连接大楼电梯总供电电源的R、S、T相线上常开接点K3-1、K3-2、K3-3的一次侧即电源进线端侧; UPS应急电源的市电检测输入端的两个接脚J2.1、J2.2一一对应连接变频器电源输入侧R相线、T相线,UPS应急电源的启动信号输出端J1.1接脚用于连接电梯主控板的UPS应急电源启动信号输入端J1.1接脚,UPS应急电源的故障信号输出端用于连接电梯主控板的UPS应急电源故障信号输入端J1.2接脚,UPS应急电源的公共端J1.3接脚用于连接电梯主控板的公共端J1.3接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智能制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控制板包括单片机ARM-STM32F、第一光耦B1、第二光耦B2、第三光耦B3、第十一继电器K11、第十二继电器K12、第十三继电器K13; 第一光耦B1的光电二极管侧正极连接电源,第一光耦B1的光电二极管侧负极为制动控制板的市电状态输入接脚J1.1;第一光耦B1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ARM-STM32F的29管脚; 第二光耦B2的光电二极管侧正极连接电源,第二光耦B2的光电二极管侧负极为制动控制板的UPS运行状态输入接脚J1.2;第二光耦B2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ARM-STM32F的31管脚; 第三光耦B3的光电二极管侧正极连接电源,第三光耦B3的光电二极管侧负极为制动控制板的能量回馈故障信号输入端J1.3接脚;第三光耦B3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ARM-STM32F的32管脚;制动控制板的公共端J1.4接脚连接单片机ARM-STM32F的47管脚;ARM-STM32F的48管脚连接3.3V电源; 单片机ARM-STM32F的21管脚连接第十三继电器K13的线圈的一端,第十三继电器K13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三继电器K13的常开接点一端接地、另一端为制动控制板的故障信号输出端J2.1接脚; 单片机ARM-STM32F的20管脚连接第十一继电器K11的线圈的一端,第十一继电器K11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一继电器K11的常开接点一端连接制动控制板的火线连接端J3.3接脚、另一端为制动控制板的能量回馈控制端J3.1接脚; 单片机ARM-STM32F的22管脚连接第十二继电器K12的线圈的一端,第十二继电器K12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二继电器K12的常开接点一端连接制动控制板的火线连接端J3.3接脚、另一端为制动控制板的制动电阻控制端J3.2接脚。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