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预留门洞的装配式可回收圆形工作坑及其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的一种预留门洞的装配式可回收圆形工作井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圆形工作井的功能需求设计;(二)支护桩施工;(三)预制冠梁安装;(四)临边防护施工;(五)土方开挖、挡土面板、环形内撑梁交替施工,同步预留门洞;(六)进入圆形工作井的爬梯安装;(七)圆形工作井封底,即可完成预留门洞的装配式可回收圆形工作井的施工;(八)井内作业完成后,回填过程中逆序逐步回收挡土面板、环形内撑梁、冠梁及支护桩等工作井构件。本发明构建的预留门洞的装配式可回收圆形工作井结构体系功能明确、安全快捷、装配式可回收、可重复利用等诸多优点,为水利、市政、热力、通讯等地下管道的非开挖施工及修复提供了新方法。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东;44 |
申请人: |
南方工程检测修复技术研究院 |
发明人: |
王复明;潘艳辉;方宏远;赵鹏;郭成超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8-08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1-22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731038.9 |
公开号: |
CN110485466A |
代理机构: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磊 |
分类号: |
E02D29/12(2006.01);E;E02;E02D;E02D29 |
申请人地址: |
516029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办事处陈江村罗群地段大欣集团第九区 |
主权项: |
1.一种预留门洞的装配式可回收圆形工作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圆形工作坑的功能需求设计,包括: (1)收集相关资料,确定满足井内作业要求的平面尺寸、深度及工作井封底的处理方式; (2)根据新建或既有管道的位置、直径及材质等确定预留门洞的标高及大小,预留门洞数量至少是一个; (3)圆形工作坑的结构计算及绘图:采用杆系单元法与数值模拟对比计算分析,获取最优圆形工作坑支护结构组成,然后进行绘图,完成圆形工作坑功能需求的设计工作; (二)支护桩施工,具体包括: (1)支护桩的预加工:根据圆形工作坑设计结果,分类预加工支护桩体,考虑预留门洞需要,门洞顶部采用短支护桩,门洞对面采用加强支护桩,其它部位采用标准支护桩; (2)支护桩的现场施工:精确测放桩位,分类施工安装三类支护桩; (3)支护桩的截面形状、材质可根据计算结果选取,其截面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方形或圆形,材质为钢筋混凝土或型钢; (三)预制冠梁安装,施工步骤包括: (1)预制冠梁的预加工:根据圆形工作坑的平面尺寸及三类支护桩的平面布置,提前加工预制冠梁,预制冠梁与支护桩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2)预制冠梁的现场施工:根据圆形工作坑平面尺寸大小,分段或者整体吊装预制冠梁,标高调平后与支护桩螺栓连接; (3)预制冠梁的截面形状、材质可根据计算结果选取,截面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与支护桩双侧锚固预制冠梁或内环形单侧锚固预制冠梁,材质为钢筋混凝土或型钢; (四)临边防护施工:预制冠梁安装完毕后,在预制冠梁上设置临边防护,临边防护与预制冠梁通过螺栓连接; (五)土方开挖、挡土面板、环形内撑梁交替施工,同步预留门洞的施工步骤包括: (1)分层开挖圆形工作坑内土方,安装挡土面板,在预留门洞区域安装特制挡土面板,所有挡土面板与支护桩体之间均通过侧向挂钩拼装; (2)开挖到预定高度后,安装环形内撑梁; (3)重复步骤(1)、(2),开挖至圆形工作坑设计井底标高; (六)进入圆形工作坑的爬梯安装:根据环形内撑梁的间距和操作工具的规格尺寸来设置爬梯,爬梯的安装采用挂钩连接; (七)圆形工作坑封底:为满足后续施工需要,采用碎石、混凝土对圆形工作坑封底处理,完成预留门洞的装配式可回收圆形工作坑的施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门洞的装配式可回收圆形工作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井内作业完成后,圆形工作坑回填过程中依次逐步回收挡土面板、环形内撑梁、预制冠梁及支护桩等工作井构件。 3.一种预留门洞的装配式可回收圆形工作坑,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工作坑(1)和支护桩,圆形工作坑(1)的底部为封底(2),圆形工作坑(1)内设置有预留门洞(3),支护桩沿着圆形工作坑(1)的内壁圆周分布,相邻两个支护桩之间拼接连接有挡土面板(10),圆形工作坑(1)的顶部设置有预制冠梁(7),预制冠梁(7)与支护桩螺栓连接,预制冠梁(7)与封底(2)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内撑梁(13),环形内撑梁(13)通过螺栓连接在支护桩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留门洞的装配式可回收圆形工作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包括短支护桩(4)、加强支护桩(5)和标准支护桩(6),短支护桩(4)设置在预留门洞(3)上方,其高度小于加强支护桩(5)和标准支护桩(6),加强支护桩(5)设置在预留门洞(3)对面,加强支护桩(5)的截面积大于短支护桩(4)和标准支护桩(6),其余部位为标准支护桩(6)。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留门洞的装配式可回收圆形工作坑,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门洞(3)处设置有特制挡土面板(11),特制挡土面板(11)上设置有与预留门洞(3)对应的圆孔,特制挡土面板(11)的侧面设置有挂钩,每侧设置有两个,支护桩上设置有与挂钩对接的钻孔,特制挡土面板(11)通过挂钩连接在支护桩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留门洞的装配式可回收圆形工作坑,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面板(10)侧面上设置有挂钩,每侧设置有两个,支护桩上设置有与挂钩对接的钻孔,挡土面板(10)通过挂钩连接在支护桩上。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留门洞的装配式可回收圆形工作坑,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冠梁(7)上设置有临边防护(9),临边防护(9)与预制冠梁(7)螺栓连接。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留门洞的装配式可回收圆形工作坑,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工作坑(1)内设置有爬梯(12),爬梯(12)上设置有挂钩,爬梯(12)长度方向上挂钩的间距与环形内撑梁(13)之间的间距一致,爬梯的挂钩连接在环形内撑梁(13)上。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