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模型催化反应产物取样进样系统
专利名称: 模型催化反应产物取样进样系统
摘要: 一种模型催化反应产物取样进样系统,包括采样罐以及与所述采样罐相连接的气体转移气路,所述采样罐包括罐体外筒、罐体盖板以及气体采样袋,所述罐体盖板与所述罐体外筒固定连接且二者共同配合、在所述罐体外筒内侧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气体空腔,所述气体采样袋设置于所述气体空腔内,所述气体空腔借助所述气体转移气路与外界环境相连通,所述气体采样袋借助所述气体转移气路分别与模型催化反应池以及气相色谱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将80%以上的模型催化反应中的微量气体产物转移至气相色谱中进行分析,最高检测线可达10‑12 mol,从而提高了模型催化产物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江苏;32
申请人: 苏州华杨赛斯真空设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幻;张冬;陈明树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1-25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1-22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20130178.6
公开号: CN209673737U
代理机构: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姚姣阳
分类号: G01N30/16(2006.01);G;G01;G01N;G01N30
申请人地址: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湖街218号生物纳米园A4楼110E室
主权项: 1.一种模型催化反应产物取样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罐以及与所述采样罐相连接的气体转移气路,所述采样罐包括罐体外筒(1)、罐体盖板(2)以及气体采样袋(3),所述罐体盖板(2)与所述罐体外筒(1)固定连接且二者共同配合、在所述罐体外筒(1)内侧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气体空腔,所述气体采样袋(3)设置于所述气体空腔内,所述气体空腔借助所述气体转移气路与外界环境相连通,所述气体采样袋(3)借助所述气体转移气路分别与模型催化反应池以及气相色谱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催化反应产物取样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罐上、所述罐体外筒(1)与所述罐体盖板(2)之间的连接位置处还设置有用于保证所述气体空腔相对密封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为ISO密封圈(4),所述罐体外筒(1)与所述罐体盖板(2)借助所述ISO密封圈(4)完成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催化反应产物取样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外筒(1)为不锈钢外筒,所述罐体盖板(2)为不锈钢盖板,所述气体采样袋(3)为橡胶气体采样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催化反应产物取样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转移气路包括第一气路通道、第二气路通道、第三气路通道以及第四气路通道,所述第一气路通道与所述第二气路通道相交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三气路通道及所述第四气路通道均与所述罐体外筒(1)内侧的气体空腔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型催化反应产物取样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盖板(2)上开设有第一气体接口,所述气体采样袋(3)的袋口与所述第一气体接口之间通过卡箍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路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模型催化反应池的气体产物排出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气路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体接口密封连接、并借助所述第一气体接口与所述气体采样袋(3)的袋口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型催化反应产物取样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路通道借助四通接头与所述第一气路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气路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气相色谱的进样管入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气路通道的另一端与机械泵相连接; 所述第二气路通道上还连接有一根支气路通道,所述支气路通道的一端借助三通接头与所述第二气路通道相连通,所述支气路通道的另一端与分子泵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型催化反应产物取样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盖板(2)上开设有第二气体接口,所述第三气路通道的一端与外界环境相连通,所述第三气路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气体接口密封连接; 所述罐体盖板(2)上还开设有第三气体接口,所述第四气路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气体接口密封连接,所述第四气路通道的另一端与机械泵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型催化反应产物取样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转移气路还包括设置于各条气路通道上的多个阀门,第一阀门(5)及第二阀门(6)均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气路通道上,第三阀门(7)及第四阀门(8)均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气路通道上,第五阀门(9)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气路通道上,第六阀门(10)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三气路通道上,第七阀门(11)固定设置于所述第四气路通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型催化反应产物取样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路通道与所述第二气路通道的相交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气路通道上、所述第一阀门(5)及所述第二阀门(6)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气路通道上、所述第三阀门(7)及所述第四阀门(8)之间; 所述第二气路通道上的所述第四阀门(8)位于所述第二气路通道与所述第一气路通道的连接位置、以及所述第二气路通道与所述支气路通道的连接位置之间。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