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具有充电/放电功能的车辆的后梁,制造该后梁的方法及使用该后梁的车辆操作系统
专利名称: 具有充电/放电功能的车辆的后梁,制造该后梁的方法及使用该后梁的车辆操作系统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充电/放电功能的车辆的后梁,制造该后梁的方法及使用该后梁的车辆操作系统。具有充电和放电功能的车辆的后梁,其利用碳纤维作为车辆后梁中的增强材料,所述后梁可包括增强负电极部分,其由碳纤维形成并形成为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正电极部分,其与增强负电极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相对设置;固体电解质部分,其设置在增强负电极部分和正电极部分之间,以与增强负电极部分和正电极部分接触;以及模制部分,其由树脂形成并包围增强负电极部分、正电极部分和固体电解质部分。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韩国;KR
申请人: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发明人: 宋元基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11-16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1-26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11365811.6
公开号: CN110497970A
代理机构: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程伟;王锦阳
分类号: B62D29/00(2006.01);B;B62;B62D;B62D29
申请人地址: 韩国首尔
主权项: 1.一种具有充电和放电功能的车辆的后梁,所述后梁包括: 增强负电极部分,其由碳纤维形成,所述增强负电极部分形成为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 正电极部分,其与所述增强负电极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相对设置; 固体电解质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增强负电极部分和所述正电极部分之间,并与增强负电极部分和正电极部分接触; 模制部分,其由树脂形成,所述模制部分包围所述增强负电极部分、正电极部分和固体电解质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充电和放电功能的车辆的后梁,其中,所述增强负电极部分通过制造多片材并且通过将所述多片材滚压成具有多层结构的管形来实现,所述多片材使得增强纤维片材在多片材的纵向方向上交替且连续地设置并彼此连接,所述增强纤维片材中的每个包括碳纤维,所述碳纤维设置在与其它增强纤维片材的碳纤维设置的方向不同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充电和放电功能的车辆的后梁,其中,所述多片材的第一末端沿第一方向滚压,多片材的第二末端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滚压,使得多片材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分别朝向多片材的中心滚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充电和放电功能的车辆的后梁,其中,所述增强负电极部分包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在其中形成的中空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充电和放电功能的车辆的后梁,其中,连接至转换器的增强负电极部分和正电极部分通过转换器选择性地电连接至车辆的交流发电机或电子设备,其中交流发电机和电子设备并联地连接至转换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充电和放电功能的车辆的后梁,其中, 当增强负电极部分和正电极部分电连接至交流发电机时,通过固体电解质部分来执行充电操作, 当增强负电极部分和正电极部分电连接至电子设备时,将通过由固体电解质部分执行放电操作而产生的电力供应至电子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充电和放电功能的车辆的后梁,其还包括: 电阻传感器,其连接至所述增强负电极和正电极,以检测由增强负电极部分、正电极部分和固体电解质部分产生的电阻, 其中,基于由所述电阻传感器检测到的电阻的变化来确定发生车辆的碰撞。 8.一种制造车辆的后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碳纤维制备增强负电极部分以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 使用正电极活性材料制备正电极部分; 使用固态电解质制备固体电解质部分; 将固体电解质部分布置在增强负电极部分和正电极部分之间,以与增强负电极部分和正电极部分接触; 通过浸渍树脂形成模制部分以包围增强负电极部分、正电极部分和固体电解质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制备增强负电极部分包括: 制备多片材,在所述多片材中增强纤维片材在多片材的纵向方向上交替地设置并彼此连接,所述增强纤维片材中的每个包括碳纤维,所述碳纤维设置在与其它增强纤维片材的碳纤维设置的方向不同的方向; 通过滚压多片材形成具有多层结构的管形的增强负电极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制备多片材还包括将增强纤维片材在纵向方向上交替且连续地排列在同一平面中并使增强纤维片材彼此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增强负电极部分包括将多片材在围绕至少一个内模的外周表面缠绕以形成多层,所述内模绕其旋转轴旋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制备多片材时,每个增强纤维片材的长度确定为对应于至少一个内膜的外周表面的长度,所述内模在形成增强负电极部分中使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增强负电极部分还包括: 制备至少包括第一内模和第二内模的内模; 布置第一内模和第二内模,使得第一内模和第二内模中的每一个分别位于多片材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处; 将第一内模和第二内模分别朝向多片材的中心滚压,使得多片材围绕第一内模和第二内模中的每一个的外周表面缠绕以具有多层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模制部分包括: 将增强负电极部分、正电极部分和固体电解质部分设置在腔体内部,使得腔体中固体电解质部分位于增强负电极部分和正电极部分之间以与增强负电极部分和正电极部分接触,所述腔体通过使上模和下模彼此接合而形成, 将树脂注入腔体中并固化树脂。 15.一种车辆操作系统,所述操作系统包括: 增强负电极部分,其由碳纤维形成; 正电极部分,其与所述增强负电极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相对设置; 固体电解质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增强负电极部分和所述正电极部分之间,并与增强负电极部分和正电极部分接触; 模制部分,其由树脂形成,所述模制部分包围增强负电极部分、正电极部分和固体电解质部分; 交流发电机,其设置在所述增强负电极部分和所述固体电解质部分之间并选择性地电连接至增强负电极部分和固体电解质部分,其中,当所述交流发电机电连接至增强负电极部分和正电极部分时,通过固体电解质部分实现充电操作; 电子设备,其设置在所述增强负电极部分和所述固体电解质部分之间并选择性地电连接至增强负电极部分和固体电解质部分,其中,当所述电子设备电连接至增强负电极部分和正电极部分时,电子设备配置为通过由固体电解质部分的放电操作而产生的电力来操作; 转换器,其连接至所述增强负电极部分以及交流发电机和电子设备,所述交流发电机和所述电子设备并联连接至转换器,并且所述转换器配置为选择性地将增强负电极部分电连接至交流发电机或电子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操作系统,其还包括: 电阻传感器,其连接至所述增强负电极部分和所述正电极部分,以检测由增强负电极部分、正电极部分和固体电解质部分产生的电阻; 控制器,其配置为确定由所述电阻传感器检测到的电阻的变化,并基于电阻的变化确定何时发生车辆的碰撞; 至少一个安全气囊装置,其配置为响应于所述控制器的操作信号而操作,当控制器基于电阻的变化确定车辆发生碰撞时,产生操作信号。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相关文献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