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薄型切槽提升同步注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薄型切槽提升同步注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中空受力柱,中空受力柱内穿设有输料管,中空受力柱两侧沿其轴向分别固设有左刀板和右刀板,左刀板外侧面上固设有用于与钻杆套接的左搭接板,右刀板外侧面上固设有右引导柱,左搭接板、右引导柱与中空受力柱的中心线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输料管顶端连接有注浆设备,输料管底端连接有喷浆装置,喷浆装置的喷头沿中空受力柱伸出,中空受力柱下端套接有一次性锥头。相对于传统的防渗技术,本发明集开槽与注浆为一体,采用较薄的刀板,对土体扰动小,摩擦力小,成槽方便快捷,使用防渗材料少,节省防渗材料,节约造价。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河南;41 |
申请人: |
郑州安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王复明;方宏远;赵鹏;潘艳辉;赵线峰;王颖丽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8-30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1-26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818543.7 |
公开号: |
CN110499766A |
代理机构: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磊 |
分类号: |
E02D15/04(2006.01);E;E02;E02D;E02D15 |
申请人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南八北二路北、四港联动大道西 |
主权项: |
1.一种薄型切槽提升同步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受力柱(3),中空受力柱(3)内穿设有输料管(8),中空受力柱(3)两侧沿其轴向分别固设有左刀板(2)和右刀板(4),左刀板(2)外侧面上固设有用于与钻杆套接的左搭接板(1),右刀板(4)外侧面上固设有右引导柱(5),左搭接板(1)、右引导柱(5)与中空受力柱(3)的中心线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输料管(8)顶端连接有注浆设备,输料管(8)底端连接有喷浆装置(6),喷浆装置(6)的喷头沿中空受力柱(3)伸出,中空受力柱(3)下端套接有一次性锥头(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切槽提升同步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搭接板(1)为C型板,C型板的开口方向为远离左刀板(2)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型切槽提升同步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刀板(2)和右刀板(4)均为梯形刀板,梯形的侧边为切割刀,梯形的底边固设在中空受力柱(3)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型切槽提升同步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刀板的斜边与底边的夹角为40~6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型切槽提升同步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引导柱(5)的中部为圆柱形,两端为圆锥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切槽提升同步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搭接板(1)的最左侧到右引导柱(5)的最右侧之间的距离为500~100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切槽提升同步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受力柱(3)的外径为60~90mm,内径为20~70mm;所述左搭接板(1)的厚度为16~25mm,高为100~250mm;所述右引导柱(5)的中段直径为50~70mm,整体高为400~600mm;所述左刀板(2)和右刀板(4)的厚度为20~50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切槽提升同步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搭接板(1)、中空受力柱(3)、左刀板(2)、右刀板(4)和右引导柱(5)为一体结构。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薄型切槽提升同步注浆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述步骤组成: (一)根据设计图纸,依次布置左搭接板(1)、中空受力柱(3)、左刀板(2)、右刀板(4)和右引导柱(5),使中空受力柱(3)的中心形成的平面与设计的所需防渗墙的所在平面位于同一平面; (二)现场自上而下把输料管(8)从中空受力柱(3)中穿出,把输料管(8)上端连接注浆设备,把输料管(8)下端与喷浆装置(6)连接牢靠,把一次性锥头(7)与中空受力柱(3)连接,中空受力柱(3)顶端与压装机上钻杆相连接; (三)校核中空受力柱(3)、左搭接板(1)和右引导柱(5)的中心线是否都在同一水平面上; (四)在预先放样所需防渗墙的一侧位置将一根直径与左搭接板(1)相匹配的钻杆压入土体中至预定深度; (五)将左搭接板(1)套在已经压入的钻杆外,再将薄型切槽提升同步注浆装置通过压装机整体压入土体中至预定深度; (六)通过卷扬机将薄型切槽提升同步注浆装置向上提升,此时一次性锥头(7)脱落; (七)提升薄型切槽提升同步注浆装置的同时启动注浆设备,喷浆装置(6)开始工作,逐渐提升的同时便逐渐形成薄型防渗墙。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