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道岔转辙机表示杆缺口信号处理电路
专利名称: 一种道岔转辙机表示杆缺口信号处理电路
摘要: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道岔转辙机表示杆缺口信号处理电路,所述输入缓冲电路接收电涡流传感器检测的道岔转辙机表示杆缺口信号,经钳位、阻抗匹配后传输到峰值保持调理电路,采用双T网络串联可变的LC并联网络、运算放大器AR2组成的放大电路对电涡流探头在振荡器模块震荡频率下输出的交流电压信号的频率分量进行放大,之后经峰值保持电路获取表示杆缺口峰值信号并保持一定时间后输出,一路反馈到可变的LC并联网络,实现与交流电压信号的频率分量谐振,提高放大电路放大的频率稳定性,另一路与放大后信号经比较后补偿,提高放大电路放大的幅度稳定性,所述源极跟随输出电路接收峰值保持后信号,经π型滤波、源极跟随器进一步阻抗变换后输出到控制器。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河南;41
申请人: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发明人: 卢伟;李春莹;李丽兰;梁宏伟;占雪梅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8-30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1-26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815679.2
公开号: CN110497936A
代理机构: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 邓小颖
分类号: B61L5/10(2006.01);B;B61;B61L;B61L5
申请人地址: 450018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鹏程大道56号
主权项: 1.一种道岔转辙机表示杆缺口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缓冲电路、峰值保持调理电路、源极跟随输出电路,所述输入缓冲电路接收电涡流传感器检测的道岔转辙机表示杆缺口信号,经并联瞬态抑制二极管、压敏电阻R1串联电容C1钳位后,经三极管Q3为核心的缓冲器阻抗匹配后传输到峰值保持调理电路,采用双T网络串联可变的LC并联网络、运算放大器AR2组成的放大电路对表示杆缺口信号进行放大,放大后信号并经运算放大器AR2、AR3、三极管Q1组成的峰值保持电路,获取表示杆缺口峰值信号,并保持一定时间后输出,峰值保持后信号一路反馈到可变的LC并联网络,提高放大电路放大的频率稳定性,另一路与放大后信号经运算放大器AR1比较后补偿到运算放大器AR2的输入端,提高放大电路放大的幅度稳定性,所述源极跟随输出电路接收峰值保持后信号,通过π型滤波后经MOS管T1、三极管Q4为核心的源极跟随器进一步阻抗变换后输出到控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道岔转辙机表示杆缺口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峰值保持调理电路包括电阻R2、电容C2,电阻R2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均连接二极管D6的负极,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均连接运算放大器AR2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变容二极管DC1的正极、电感L1的一端,变容二极管DC1的负极连接电容C6的一端,运算放大器AR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电阻R5的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运算放大器AR2的反相输入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三极管Q1的基极、运算放大器AR3的反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AR3的输出端、电阻R6的一端、电阻R7的一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接地电解电容E1的正极、运算放大器AR3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阻R9的一端、三极管Q5的发射极、二极管D5的正极,三极管Q5的基极、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电源+0.5V,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变容二极管DC1的负极,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3连接电源+10V,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运算放大器AR1的同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AR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运算放大器AR2的输出端,运算放大器AR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1的正极和电容C3的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AR2的同相输入端,二极管D2的负极和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AR2的反相输入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道岔转辙机表示杆缺口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缓冲电路包括瞬态抑制二极管VD1、电阻R1、二极管D5,瞬态抑制二极管VD1的上端、电阻R1的一端、二极管D5的正极均连接电涡流传感器输出的表示杆缺口宽度信号,瞬态抑制二极管VD1的下端、电阻R1的另一端均通过电容C1连接地,二极管D5的负极分别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接地电阻R0的一端,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11的一端、二极管D6的正极,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5V,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电解电容E2的正极; 所述源极跟随输出电路包括电容C8、电感L2,电容C8的一端、电感L2的一端均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7的一端、接地电阻R13的一端、MOS管T1的栅极,MOS管T1的漏极连接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和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电源+5V,MOS管T1的源极分别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控制器,三极管Q4的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15的一端、接地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接电源+5V,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接地电阻R16的一端。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