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随着国际集装箱运输业的发展,内陆集装箱运输能力愈显不足,干港(Dryport)成为学术界和港航企业界探讨的重要议题。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外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至今为止仍缺乏对干港特别是干港选址布局方面的理论化与系统化的研究。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分析法、归纳和演绎法、比较分析法以及实例验证,系统地研究了干港的内涵和特征、发展动力机制,影响干港选址的因素和干港选址的原则和方法。以期为提高集装箱内陆运输效率和降低费用提供一些理论性的帮助。全文共分六章,主要工作如下:
1.阐述了干港的内涵和特征。首先在综合分析现有干港概念定义、优缺点及中国干港发展的国情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干港的定义;其次,分析了干港与其它相关概念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干港的功能和分类;然后,提出了适宜干港的发展模式。
2.探讨了干港发展的动力机制。以系统论的观点分别从世界经济的增长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海港内陆通达性、国际集装箱物流发展的客观要求、船舶大型化和我国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快速发展等五个方面入手分析干港的发展动力,并给出各动力因素发挥推动作用的方式与机理。
3.研究了干港选址方法和影响选址因素。首先以港口后方腹地经济水平为背景讨论了干港选址的原则:即满足运输需求、整体、区域规划和追求经济效益;其次在此原则的前提下综合分析设施选址模型的优缺点和适应性,提出运用模糊聚类作为干港选址的方法;然后从地区生成集装箱量和中转集装箱量两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干港选址布局影响因素。
4.模糊聚类原理及其在干港选址布局中的应用。首先在分析模糊聚类各种方法及其特点的前提下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其次详细介绍基于目标的模糊C均值聚类的原理、模型、以及求解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以大连港口所依靠的34个内陆腹地或潜在腹地为背景,根据模糊聚类方法进行干港选址进行分析,然后和现有的干港发展和规划进行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