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岩溶落水洞封堵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溶落水洞封堵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在岩溶落水洞顶部四周通过扩挖形成的扩挖楔形槽,在该扩挖楔形槽下方的岩溶落水洞底部回填大块石,在大块石顶面铺设1m厚级配碎石至与扩挖楔形槽底部齐平;在扩挖楔形槽四周岩面水平布置水平砂浆锚杆,该水平砂浆锚杆采用三级钢筋为材料制成,同时采用与该水平砂浆锚杆相同型号的锚杆连接钢筋连接锚杆成为钢筋网骨架;在扩挖楔形槽内回填二级配常态混凝土;在扩挖楔形槽范围内采用固结灌浆加固下部基岩。本发明充分利用钢筋高抗拉强度特性,使锚杆和锚杆连接钢筋成为混凝土封堵结构钢筋骨架,极大增加封堵结构的承载能力以及抗弯、抗剪能力。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贵州;52 |
申请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张文毅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2-25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4-23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138360.0 |
公开号: |
CN109667262A |
代理机构: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楠;李余江 |
分类号: |
E02D3/12(2006.01);E;E02;E02D;E02D3 |
申请人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兴黔路16号 |
主权项: |
1.一种岩溶落水洞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岩溶落水洞(1)顶部四周通过扩挖形成的扩挖楔形槽(6),在该扩挖楔形槽(6)下方的岩溶落水洞(1)底部回填大块石(2),在大块石(2)顶面铺设1m厚级配碎石(3)至与扩挖楔形槽(6)底部齐平;在扩挖楔形槽(6)四周岩面水平布置水平砂浆锚杆(5),该水平砂浆锚杆(5)采用三级钢筋为材料制成,同时采用与该水平砂浆锚杆(5)相同型号的锚杆连接钢筋(8)连接锚杆成为钢筋网骨架;在扩挖楔形槽(6)内回填二级配常态混凝土(9);在扩挖楔形槽(6)范围内采用固结灌浆(4)加固下部基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落水洞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砂浆锚杆(5)与锚杆连接钢筋(8)采用焊接连接,单面焊接长度不小于10d,双面焊接长度不小于5.0d,d为钢筋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落水洞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砂浆锚杆(5)直径不小于25mm,长度L=6.0m,锚杆间距0.5m,排距2.0~3.0m,锚杆外露长度按1.0m和1.5m错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落水洞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块石(2)粒径不小于30cm,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落水洞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挖楔形槽(6)呈矩形漏斗状,漏斗底部宽为2d,扩挖深度H为1~2d,d为扩挖楔形槽(6)底部落水洞直径,开挖坡比不小于1:0.5。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岩溶落水洞封堵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岩溶落水洞(1)洞口的扩挖楔型槽(6)的扩挖及破碎岩体清理、底部大块石(2)回填、大块石(2)顶部级配碎石(3)压实回填、扩挖楔型槽(6)四周岩面的水平砂浆锚杆(5)支护、通过锚杆连接钢筋(8)进行锚杆钢筋连接、混凝土浇筑、周边固结灌浆(4)施工。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