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生态袋垒砌工法
专利名称: 一种生态袋垒砌工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袋垒砌工法,每层生态袋内侧要及时回填并夯实,要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生态袋的扎口缝合部位置于内侧、尽量隐蔽放置;三维排水联结扣的下层面应对称的骑缝在二个平行排列的第一层生态袋上,将第二层生态袋放置其上,使三维排水联结扣位于该生态袋的中腹。再将该生态袋夯实使联结扣棘爪能有效的穿透生态袋内确保牢固联结,并使生态袋达到相应密实度;按设计坡比从低处往高处分层砌筑;根据编制的“边坡绿化方案”,可分阶段进行植被的种植施工;做好施工日志及施工签证及验收资料等工作;按设计要求设置测量观测点。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河北;13
申请人: 唐山市隆成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韩志霞;王向阳;毛忠良;隋孝民;周成;邹晓阳;邹晓东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11-25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4-23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11413681.9
公开号: CN109667274A
分类号: E02D17/20(2006.01);E;E02;E02D;E02D17
申请人地址: 063020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万达广场购物中心3单元C1112号
主权项: 1.一种生态袋垒砌工法,包括生态袋、三维排水联结扣、信息施工法、系统原理,其特征在于:生态袋为工程建设中的软体构筑物的单元体;由非织造土工织物制成袋体,填充按一定配比的砂、土壤或营养料的混合物组成,三维排水联结扣是将生态袋联结成为整体结构的组件;具有固定的性状,上下面有若干棘爪,板面具有网肋三维排水槽形结构和若干数量的孔;信息施工法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和监测数据,对地质结论、设计参数进行验证,对施工安全性进行判断并及时修正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施工前应进行测量及施工放样,对现场适宜做填充生态袋和回填土的材料进行调查并做必要的测试并按设计图对基础进行处理,地基应要求开挖一定深度的基槽并进行夯实后铺设生态袋;生态袋填充材料必须和添加物均匀拌合;生态袋填充料应保证装满装实,要达到规定的重量和大小,并及时封住袋口;从最低点开始纵向铺设生态袋;如果第一层生态袋是铺设在刚性结构上,宜采用砂浆、黏合剂或锚钉等材料固定;每层生态袋内侧要及时回填并夯实,要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生态袋的扎口缝合部位置于内侧、尽量隐蔽放置;三维排水联结扣的下层面应对称的骑缝在二个平行排列的第一层生态袋上,将第二层生态袋放置其上,使三维排水联结扣位于该生态袋的中腹。再将该生态袋夯实使联结扣棘爪能有效的穿透生态袋内确保牢固联结,并使生态袋达到相应密实度;按设计坡比从低处往高处分层砌筑;根据编制的“边坡绿化方案”,可分阶段进行植被的种植施工;做好施工日志及施工签证及验收资料等工作;按设计要求设置测量观测点。生态袋的作用主要是保水和固土的作用,防止土壤和养分混合物的流失,当生态袋的植物发育到一定程度,其根系可有效稳固表层的土壤,当植物的根系进入边坡土体中,形成无数“根锚杆”,使袋体与路基结构之间形成一个整体,时间越长,根系越发达,边坡的稳固性更高,相当于在坡面形成了一个薄层加筋体护面。经过施工期的养护,当草灌已经完全成活时,从理论上说,生态袋的固土保水的功能也已经完成,成活后的植被完全可以有效防止大气降水的冲刷,对路堤边坡的抗冲刷完全可满足设计的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袋垒砌工法,其特征在于:系统原理为三维排水柔性生态边坡挡土墙结构理论依据是按照土力学莫尔·库仑理论发展的加筋土理论的基本原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袋垒砌工法,其特征在于:生态袋材料为特殊的土工合成织物,该材料为非织造工艺加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袋垒砌工法,其特征在于:生态袋的尺寸要考虑袋体强度、施工便捷性、合理的工程模数、材料经济性、植被的适应性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袋垒砌工法,其特征在于:联结扣的性能指标有:单个重量、尺寸、抗剪强度和透水性;根据施工现场边坡的力学特性设计;通用型的为高56mm,长308mm,宽83mm,重45g,上下面各具有6个倒钩方向并互为垂直的棘爪;单个棘爪的抗剪切力不小于400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袋垒砌工法,其特征在于:扎口带材料为聚丙稀;扎口带规格为长200mm,宽4.8mm,厚1.2mm,重1.1g;扎口带的最大抗拉力应不小于180N,抗紫外线强度保持率不低于80%@150hr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袋垒砌工法,其特征在于:联结扣试验按设计图纸要求用坐标机或相应测量工具测量凹槽、孔洞、位置和外形尺寸;用电子天平测量重量;抗剪强度用极限荷载方法测量;透水性用孔洞面积占总面积比的方法测量;将联结扣上下面的圆锥倒钩棘爪全部去除,上、下层无纺布袋固定在测试台上使其不发生水平位移,在无爪三维排水联结扣和无纺布袋之间分别施加2500g、5000g、7500g、10000g荷载,分别测试相应的最大静摩擦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袋垒砌工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不同坡比情况,为达到坡体结构的稳定性,将采用不同垒砌形式,其成型规格也会同时发生改变; (1)全顺垒砌:当坡比≤1∶1.5,采取全顺垒砌(丁袋压顶);生态袋成型规格58cm*33cm*15cm;其中袋与袋间搭接10.5cm; (2)三顺一丁:当坡比>1∶1.5≤1∶1.75时,采取三顺一丁垒砌;生态袋成型规格58cm*33cm*15cm;其中袋与袋间搭接13cm; (3)两顺一丁:当坡比>1∶1.75≤1∶2时,采取两顺一丁垒砌;生态袋成型规格58cm*33cm*14cm;其中袋与袋间搭接13.33cm; (4)一顺一丁:当坡比>1∶2≤1∶2.3时,采取一顺一丁垒砌;生态袋成型规格58cm*33cm*14cm;其中袋与袋间搭接13.3cm; (5)全丁:当坡比>1∶2.3≤1∶3时,采全丁袋垒砌;生态袋成型规格58cm*33cm*15cm,其中袋与袋间搭接13cm; (6)平铺:当坡比>1∶3时,采平铺垒砌;生态袋成型规格58cm*33cm*14cm;平铺中袋与袋之间无搭接,但相邻袋体衔接紧密; (7)预沉降:生态袋垒码分组分区域进行,当植生袋垒码过程中每施工1米高对填充物浇水预沉降,等45小时沉降完成后才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垒码结束; (8)排水、防水:1)排水:安装PVC排水管:按设计要求设置排水管,排水管采用PVC50型,管端用200克/平无纺土工布包裹,管端向外坡度5%,呈梅花状布置,间距2m;2)防水:筑至边坡顶部时,土袋采用横向放置,并在最顶层底部铺设一层防水膜,防止路面流水渗入路基边坡内部造成垮塌; (9)坡体覆土:垒砌完成后,要在坡体表面覆土23cm厚,覆土土质为粒径较小的种植土,有机肥料比例与装袋填充土相同。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