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21世纪,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城市轨道交通以其运量大、快速、准时、环保等特点,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空间结构、保护城市环境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中国城市正大踏步走入“轨道交通时代”,随着我国轨道交通建设步伐的加快,轨道交通系统将对居民出行以及城市交通产生重要影响,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少。全面、系统、深入地探讨轨道交通对居民出行的影响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首先,论文在回顾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历史、轨道交通影响研究和居民出行行为研究的基础上,将居民出行的因素归结为土地利用、交通供给和个人属性及偏好三方面。轨道交通通过影响土地利用、交通供给和个人出行决策,对出行的方向、距离、方式的选择等产生作用,从而构建了轨道交通对居民出行影响的分析框架。
稍后,以国内轨道交通建设先行城市——广州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从轨道交通乘客、沿线居民、整体居民三个层面就轨道交通产生的出行影响进行不同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在轨道交通乘客层面,使用地铁站客流调查数据和2005年居民调查中的地铁出行数据,分析乘客的构成特征和出行行为,揭示现阶段轨道交通的服务职能;在沿线居民层面,通过地铁开通前后出行方式选择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在地铁邻近性作用下出行方式选择的变化及其心理特征;在整体居民层面,从出行水平、出行空间分布、出行方式结构三方面定性地分析了轨道交通对整体居民出行的影响,并介绍了轨道交通影响下居民出行整体特征的变化。
最后,从居民出行选择角度对轨道交通客流吸引提出了一点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