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应用预制盖梁施工的盖梁精调系统及其调节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预制盖梁施工的盖梁精调系统及其调节方法。本发明采用楔形调节板、垫板、千斤顶上固定器、上承插钢筒、下承插钢筒、千斤顶下固定器、楔形调节器、底板、沙筒、活动钢筒、底座和千斤顶;单节盖梁的悬臂端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套盖梁精调系统,两套盖梁精调系统的连线垂直于单节盖梁,在每一套盖梁精调系统中,两个千斤顶的连线垂直于单节盖梁;通过提高千斤顶行程调节盖梁的高程,使得盖梁精调系统支撑住单节盖梁的悬臂端;本发明的盖梁调节系统能够多次使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盖梁施工质量,其所用的材料多为现场支架搭设切割废料,资源利用率高,具有安全、环保、经济、高效的等特点,极大保护了地球生态坏境。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北京;11 |
申请人: |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发明人: |
魏志松;苗子臻;王元坤;赵弘杨;陈文宝;李清洋;张德成;徐万林;王君;魏力;李生龙;张航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9-23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2-27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897997.8 |
公开号: |
CN110616639A |
代理机构: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岩 |
分类号: |
E01D21/00(2006.01);E;E01;E01D;E01D21 |
申请人地址: |
100176 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三台山路5号 |
主权项: |
1.一种应用预制盖梁施工的盖梁精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梁精调系统包括:楔形调节板、垫板、千斤顶上固定器、上承插钢筒、下承插钢筒、千斤顶下固定器、楔形调节器、底板、沙筒、活动钢筒、底座和千斤顶;其中,所述楔形调节板的上下表面不平行,上表面为倾斜的表面,倾斜角度与盖梁的悬臂端的下表面一致,下表面为水平面;所述楔形调节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在垫板的上表面;在垫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上承插钢筒,上承插钢筒的底部具有筒底,在垫板的下表面并且位于上承插钢筒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千斤顶上固定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下承插钢筒,与千斤顶上固定器相对应,在底板的上表面并且位于下承插钢筒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千斤顶下固定器;所述上承插钢筒套装在下承插钢筒内;在下承插钢筒的侧壁上开设有楔形调节器开口,楔形调节器通过楔形调节器开口伸入至下承插钢筒内;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活动钢筒,活动钢筒的底部具有筒底;所述底座安装在钢管支架的纵梁上,底座上固定安装沙筒,沙筒内放置细沙;所述活动钢筒套装在沙筒内,活动钢筒的筒底垫在细沙上;在每一个上下相对的千斤顶上固定器与千斤顶下固定器之间设置一个千斤顶;所述上承插钢筒的外径小于下承插钢筒的内径;所述活动钢筒的外径小于沙筒的内径;所述楔形调节器开口的高度以及楔形调节器的最大调节高度与千斤顶的行程一致;单节盖梁的一端安装在墩柱上,另一端为悬臂端,在悬臂端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套盖梁精调系统,两套盖梁精调系统的连线垂直于单节盖梁,在每一套盖梁精调系统中,两个千斤顶的连线垂直于单节盖梁;通过提高千斤顶行程调节盖梁的高程,使得楔形调节板的上表面接触单节盖梁的悬臂端的下表面,将楔形调节器通过楔形调节器开口伸入至下承插钢筒内抵住上承插钢筒的筒底,千斤顶压缩后取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梁精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调节板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栓固定安装在垫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梁精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承插钢筒通过固定钢板固定安装在底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梁精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在钢管支架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梁精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上固定器和千斤顶下固定器为圆环形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梁精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插钢筒的外壁两侧均匀分布凹槽,纵向长度为上承插钢筒的长度;与凹槽相对应,下承插钢筒的内壁两侧均匀分布凸槽,与上承插钢筒相互咬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梁精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调节器包括一对形状相同的楔形调节板,每一个楔形调节板的侧面为直角三角形,底面为水平面,上表面为倾斜面;千斤顶调节高度后,一对的楔形调节板互补地通过下承插钢筒开口插入下承插钢筒内抵住上承插钢筒的底端,固定高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梁精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调节板、垫板、千斤顶上固定器、上承插钢筒、下承插钢筒、千斤顶下固定器、楔形调节器、底板、活动钢筒、沙筒和底座均采用普通碳素钢或低合金钢。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预制盖梁施工的盖梁精调系统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楔形调节板、垫板、千斤顶上固定器和上承插钢筒为一整体,下承插钢筒、千斤顶下固定器、底板和活动钢筒为一整体,将上承插钢筒套装在下承插钢筒内;底座和沙筒为一整体,将底座安装在钢管支架的纵梁上; 2)在沙筒内放置细沙,从而调节高度,将活动钢筒套装在沙筒内,活动钢筒的筒底垫在细沙上; 3)在每一个上下相对的千斤顶上固定器与千斤顶下固定器之间设置一个千斤顶,千斤顶处于压缩状态; 4)将两节盖梁分别安装在相应的墩柱上,其中,单节盖梁的一端安装在墩柱上,另一端为悬臂端,在悬臂端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套盖梁精调系统,两套盖梁精调系统的连线垂直于单节盖梁,在每一套盖梁精调系统中,两个千斤顶的连线垂直于单节盖梁; 5)通过提高千斤顶行程,调整盖梁高程,使得楔形调节板的上表面接触单节盖梁的悬臂端的下表面; 6)将楔形调节器通过楔形调节器开口伸入至下承插钢筒内抵住上承插钢筒的筒底; 7)千斤顶压缩后取出; 8)对两节盖梁的连接处进行浇筑盖梁湿接缝; 9)浇筑盖梁湿接缝结束后,拆除盖梁精调系统。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