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军用车辆前排防爆座椅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爆炸装甲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军用车辆前排防爆座椅。包括:固定部分:包括天地梁和固定在天地梁上的导轨,用于支撑座椅骨架并将座椅骨架固定在车辆上;可动部分:包括座椅骨架和滑块,用于安装坐垫,可动部分通过滑块和导轨可滑动的设置在固定部分上;吸能元件:固定部分和可动部分之间设置有多个吸能元件,用于吸收爆炸冲击中产生的能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爆座椅,通过安装吸能元件实现吸能缓冲,减小爆炸冲击;采用天地安装方式,与悬挂安装相比,增大整体骨架支撑刚度,空间需求小,从而扩大了乘员安全空间。有效的提高了座椅的防护性,大大地降低了乘员的损伤,减少了成本,提高了座椅重复使用性。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江苏;32 |
申请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发明人: |
张明;王世达;王显会;攀晓都;胡文海;彭兵;张进成;周云波;孙晓旺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3-12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2-27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20309654.0 |
公开号: |
CN209852126U |
代理机构: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邹伟红 |
分类号: |
B60N2/50(2006.01);B;B60;B60N;B60N2 |
申请人地址: |
210094 江苏省南京市孝陵卫200号 |
主权项: |
1.一种军用车辆前排防爆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部分(19):包括导轨(15),用于支撑座椅骨架并将座椅骨架固定在车辆上; 可动部分(21):包括座椅骨架和滑块(9),用于安装坐垫,所述可动部分(21)通过滑块(9)和导轨(15)可滑动的设置在固定部分(19)上; 吸能元件(22):所述固定部分(19)和可动部分(21)之间设置有多个吸能元件(22),用于吸收爆炸冲击中产生的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分(19)包括平行设置的天地梁Ⅰ(2)和天地梁Ⅱ(8),所述天地梁Ⅰ(2)和天地梁Ⅱ(8)通过其顶部的天地梁上固定件(1)固定在车辆上板上,所述天地梁Ⅰ(2)和天地梁Ⅱ(8)通过其底部的天地梁下固定件(11)固定在车辆地板上;所述天地梁Ⅰ(2)和天地梁Ⅱ(8)为横截面为“工”字型的型钢,“工”字型型钢的底面相对的设置,底面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天地梁Ⅰ(2)和天地梁Ⅱ(8)之间设置有固定横梁(7),所述固定横梁(7)两端通过固定横梁连接件(4)固定在天地梁Ⅰ(2)和天地梁Ⅱ(8)上的固定横梁固定件(3)上,固定横梁(7)上套有多个吸能元件上连接件(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天地梁Ⅰ(2)和天地梁Ⅱ(8)下部设置有导轨(15),导轨(15)相对的设置,所述导轨(15)通过螺栓和安装孔固定安装在天地梁Ⅰ(2)和天地梁Ⅱ(8)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横梁(7)与吸能元件上连接件(6)相对应位置的柱壁上设置有通孔,固定横梁(7)两端与固定横梁连接件(4)相对应位置的柱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吸能元件上连接件(6)为单侧双耳式轴套,轴套轴身上设有通孔,双耳上设置通孔,吸能元件上连接件(6)通过其轴身上的通孔和固定横梁(7)上的通孔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横梁连接件(4)为耳式轴套,轴套轴身上设置通孔,耳上设置通孔,所述固定横梁连接件(4)通过其轴身上的通孔和固定横梁(7)上的通孔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横梁固定件(3)为“角铁”形,固定横梁固定件(3)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在天地梁上,另一侧通过螺栓和固定横梁连接件(4)固定连接;所述导轨(15)为双燕尾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天地梁Ⅰ(2)和天地梁Ⅱ(8)为折弯状,包括上部的弯曲部和下部的竖直部分,弯曲部为竖直部长度的1/3,弯曲部和竖直部分的夹角为105°-16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部分(21)包括座椅盆骨圈梁(12)、座椅外骨架侧板(10)、可动横梁(18),所述座椅盆骨圈梁(12)为U型,座椅盆骨圈梁(12)开口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座椅外骨架侧板(10),所述座椅外骨架侧板(10)呈类三角形板状,座椅外骨架侧板(10)竖直部分固定连接有多个滑块(9),滑块(9)滑动的设置在导轨(15)上,所述座椅外骨架侧板(10)内侧设置有可动横梁连接件(16),可动横梁(18)通过两端的可动横梁连接件(16)与座椅外骨架侧板(10)连接,可动横梁(18)上套有多个吸能元件下连接件(17),所述吸能元件(22)上部通过吸能元件上连接件(6)与固定横梁(7)连接,所述吸能元件(22)下部通过吸能元件下连接件(17)与可动横梁(18)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元件下连接件(17)的结构与吸能元件上连接件(6)的结构相同,吸能元件(22)与上、下连接件双耳上的通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可动横梁连接件(16)为双耳式轴套,轴套轴身上设置通孔,耳部设有通孔,所述可动横梁(18)柱壁上与吸能元件下连接件(17)和可动横梁连接件(16)相对应的位置设置通孔;所述吸能元件下连接件(17)与可动横梁(18)的通孔螺栓连接,所述可动横梁连接件(16)与可动横梁(18)端部的通孔螺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部分(21)还包括座椅骨盆纵梁(13)和座椅骨盆横梁(14),所述座椅骨盆纵梁(13)和座椅骨盆横梁(14)呈T型焊接,所述座椅骨盆横梁(14)两端与座椅盆骨圈梁(12)焊接,所述座椅骨盆纵梁(13)一端与座椅骨盆横梁(14)焊接,另一端与座椅盆骨圈梁(12)焊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元件(22)为弹簧阻尼吸能元件、气囊缓冲元件、液压缓冲器或金属绕带式吸能器,所述吸能元件(22)为两个。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