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超浅覆土区盾构机穿越沟渠的防护装置及防护方法
专利名称: 超浅覆土区盾构机穿越沟渠的防护装置及防护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超浅覆土区盾构机穿越沟渠的防护装置,包括盖板、压制机构以及动力机构;盖板覆盖待穿越沟渠以及待穿越沟渠两侧的基体,压制机构对称置于盖板的两端;动力机构与压制机构相连带动压制机构向下压制盖板,压制机构包括压制杆、地锚杆以及三脚架;所述压制杆的一端与三脚架铰接;压制杆的另一端与动力机构铰接;地锚杆铰接固定在靠近三脚架一端的压制杆上;三脚架置于盖板上,当动力机构带动压制杆的另一端向上运动时,压制杆一端的三脚架向下压制盖板。本发明能有效降低隧道盾构施工中盾构机穿越沟渠对其产生的向上的破坏力,保护沟渠的原有状态,有效避免盾构机施工作业时的不安全风险。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陕西;61
申请人: 中交二公局铁路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箭亮;张进科;马良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8-05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2-27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718917.8
公开号: CN110616676A
代理机构: 西安佩腾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曹宇飞
分类号: E02B5/00(2006.01);E;E02;E02B;E02B5
申请人地址: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34号新长安广场B座19层
主权项: 1.一种超浅覆土区盾构机穿越沟渠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浅覆土区盾构机穿越沟渠的防护装置包括盖板(8)、压制机构以及动力机构;所述盖板(8)覆盖待穿越沟渠(9)以及待穿越沟渠(9)两侧的基体;所述压制机构对称置于盖板(8)的两端;所述动力机构与压制机构相连并带动压制机构向下压制盖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浅覆土区盾构机穿越沟渠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机构包括压制杆(4)、地锚杆(5)以及三脚架;所述压制杆(4)的一端与三脚架铰接;所述压制杆(4)的另一端与动力机构铰接;所述地锚杆(6)铰接固定在靠近三脚架一端的压制杆(4)上;所述三脚架置于盖板(8)上,当动力机构带动压制杆的另一端向上运动时,压制杆(4)一端的三脚架向下压制盖板(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浅覆土区盾构机穿越沟渠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脚架是由第一支板(10)、第二支板(11)以及第三支板(12)组成的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支板(11)的底面与盖板(8)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浅覆土区盾构机穿越沟渠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脚架的截面是锐角三角形结构,且第一支板(10)的长度大于第三支板(12)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超浅覆土区盾构机穿越沟渠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锚杆(5)的一端铰接固定在压制杆(4)上;所述地锚杆(5)的另一端插入地面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浅覆土区盾构机穿越沟渠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为液压缸(2)、气压缸或电动推杆;所述动力机构的移动端与压制杆(4)的另一端铰接固定;所述动力机构的固定端通过底板(1)固定在地面上。 7.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超浅覆土区盾构机穿越沟渠的防护装置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盖板(8)覆盖在待穿越的沟渠(9)以及待穿越的沟渠(9)两侧的基体上;动力机构与压制机构连接且对称设置在盖板(8)两侧,且压制机构置于盖板(8)两端随着盖板压制待穿越的沟渠(9)以及待穿越的沟渠(9)两侧的基体;当动力机构向上运动时,带动压制机构向下运动压制盖板(8),从而使得待穿越沟渠(9)得到防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浅覆土区盾构机穿越沟渠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的实现过程是,当盾构机(13)在沟渠(9)下方的隧道内施工并产生向上的力推动沟渠(9)时,此时启动动力机构,动力机构的移动端向上移动使得压制杆(4)的另一端也向上运动,最终压制杆(4)一端的三脚架产生向下的压力压制盖板(8),当动力机构的作用力达到设定值时,三脚架产生的向下的压力能够平衡盾构机(13)施工时产生向上的推力,使得穿越沟渠(9)得到防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浅覆土区盾构机穿越沟渠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机构实现压制的过程是:当动力机构向上运动时,压制杆(4)一端的三脚架在杠杆原理作用下向下运动,由于三脚架为锐角三角形结构,第二支板(11)的底面置于盖板(8)的上表面上,第一支板(10)的长度大于第三支板(12)的长度,使得三脚架向下产生的压力最大,很好的平衡盾构机(13)向上的推力,防护沟渠(9)避免沟渠(9)出现裂缝。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