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成孔:先测量桩位,再将钢护筒的中心对准桩孔中心垂直埋设,最后钻进成孔,钻孔达到达到设计深度后,用清孔钻头进行一次清孔;将制作好的钢筋笼制通过运笼车运到现场,并下方到位;下放导管后进行二次清孔,二次清孔半小时内对桩深进行浇筑混凝土,灌注接近桩顶时,及时用重锤或测杆测量桩顶标高;最后进行后注浆施工,后注浆施工应先向桩侧注浆,待浆液初凝后,再向桩底注浆。利用该工法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及周围环境的有害影响小,桩长和直径可按设计要求变化自如,桩端可进入持力层或嵌入岩层,单桩承载力大。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河南;41
申请人: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郭俊义;杜锦强;李达疆;汪洋;连丽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10-12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2-27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969613.9
公开号: CN110616707A
代理机构: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郭乃凤
分类号: E02D5/34(2006.01);E;E02;E02D;E02D5
申请人地址: 450051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西站北街2号
主权项: 1.一种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施工准备: 1)根据施工地土层的物理特性,选用合适的钻机、钻头、护臂套管等机械设备; 2)混凝土采用致密的砂石料,后注浆采用的水泥为PC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1:2; 3)钢筋及焊条的选用,钢筋选用φ-HPB300、φ-HRB335、φ-HRB400级的;其中:HPB300钢筋采用E43型焊条,HRB335、HRB400钢筋采用E50型焊条; 具体施工步骤: A、成孔 1)定位:采用导线法用全站仪测放轴线定桩位,对测量出的桩位处用钢筋打眼,并插设短钢筋作为标志,在四周用混凝土固化300m深; 2)护筒制作和沉放:采用焊缝,钢护筒的内径比桩径大100mm、壁厚4mm、高1.5m;钢护筒埋设应垂直,进入原状土300mm,四周用黏土填实,钢护筒中心与桩孔中心误差≤20mm; 3)准备泥浆:旋挖的泥浆采用高塑性黏土或膨润土,用搅拌机造浆; 4)钻机定位:钻头对准桩中心的误差控制在50mm内,钻杆垂直度控制在0.3%以内,确保桩孔平面误差和垂直度; 5)钻进成孔: a、测量钻头直径、钻具总长度、钻进孔深及钻杆外露长度; b、钻进时,观察垂直控制仪表,保证钻孔的垂直度,成孔期间不得间断、不得无故停钻;终孔前注意提钻速度,防止塌孔;桩身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必须使用泥浆,并在钻孔过程中确保孔内泥浆液面不低于自然地面;对于易塌孔的土层,采用低速进尺,距该土层1~0.5m时,控制进尺速度0.2~0.5m/h,确保减压状态钻进; c、钻孔达到预设深度后,用清孔钻头清孔; B 、钢筋笼的制作、运输及安放 1)钢筋笼的制作: a、主筋:主筋采用闪光焊接; b、加劲箍及钢筋笼骨架的加工:利用模具,将钢筋绕制成内径为规定尺寸的加劲箍,加劲箍的间距为2m,箍合处采用单面搭接并焊接在一起,焊缝宽度为0.7d; c、绕盘圆及焊接扶正器:绕前将盘圆拉直,利用模具绕制成与钢筋笼直径相应的圆盘,再按要求缠绕在制作好的钢筋笼骨架上; d、后注浆管的安装:后注浆管为尺寸为1寸的无缝钢管,采用管箍或接箍与钢筋笼连接; B、钢筋笼的运输及安放: 钢筋笼采用运笼车倒运,在钢筋笼中绑上杉木杆,防止运输过程中钢筋笼变形;钢筋笼安放前,用水平仪测量出钢护筒标高,并计算出吊筋或压杆的长度;钢筋笼安放时,不碰孔壁,保持垂直对中,吊筋或压杆的横担放在枕木上,不得压在护筒上;根据胡同标高计算出地面标高,钢筋笼下放到位后,将压杆固定在孔口横担上,防止灌注时钢筋笼上浮或下移; C、下放导管及二次清孔 a、采用φ219导管,导管间采用丝扣或法兰盘连接,并用橡胶圈或橡胶板密封;导管下入孔内应居中,接导管时将清洗好的丝扣上紧; b、下入导管后,要进行二次清孔,清孔时保持泥浆性能;清除孔底沉渣,同时避免造成粉质粘土缩径;二次清孔返出泥浆密度≤1.15,孔底沉渣≤100mm; D、混凝土浇筑 a、二次清孔后半小时内进行桩深的浇筑,并连续灌注直至桩完成;初灌混凝土时,导管下端应距孔底0.3~0.5m,灌注前加隔水栓,保证初灌后导管底部埋设在混凝土中的深度在2m~5m之间;初灌混凝土坍落度应在140~160mm,其它时候混凝土坍落度在160~220mm; b、灌注时,观察管内混凝土下降及孔口返水情况,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及时提升和分段拆除上部导管;导管埋入混凝土中,深度在2~6m之间;灌注至桩顶时,测量桩顶标高,灌注桩的桩顶标高≥0.8m,混凝土面达到超灌长度的标高后,将导管上下缓慢活动,使混凝土面口慢慢弥合; E、后注浆施工 1)后注浆管的加工和安装: a、底注浆管采用为1"无缝钢管,底部喷头采用管径为1.2"塑料管加工成环形状,喷头设在底部;注浆管与钢筋笼的固定采用焊接或绑扎;注浆管上部高出地面0.3m,管口采用护帽封口; b、侧注浆管喷头的环形管采用管径1.2"塑料管,环形管设置在距桩端15.0m处,柔性喷头管通过三通与注浆管连接,注浆管与钢筋笼固定连接采用焊接或绑扎的方式;注浆管上部高出地面0.3m,管口采用护帽封口; 2)注浆:注浆顺序采用慢速注浆,先向桩侧注浆,待浆液初凝后,再向桩底注浆,桩侧注浆和桩底注浆时间间隔不小于2小时;注浆量到达设计值的4/5,注浆压力超过3~4MPa,且稳定3~10分钟即可停止注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注浆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钻进成孔后,提出钻头,用换浆法以相对密度较低的泥浆置换出密度较高的泥浆,清孔时保持孔内原有水头高度。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