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堤坝结构
专利名称: 堤坝结构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堤坝结构,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沿水岸设置的坝体,坝体的前后侧设有倾斜的第一护坡和第二护坡,第一护坡为临水面,所述第一护坡包括呈倾斜设置的多个斜坡段和连接在每两斜坡段之间的水平段,所述水平段上设有呈球状的石块,斜坡段上设有沿高度方向排的若干预埋桩,所述预埋桩呈圆形设置。技术效果是,这种堤坝结构应用效果良好,与传统的抛石坝相比,具有可靠性高、耐久性好、日常维修量小、抗风浪能力强等优点。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浙江;33
申请人: 浙江水专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发明人: 施宁宁;陈杰峰;余望江;赖伟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1-16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2-27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20073587.7
公开号: CN209854652U
代理机构: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俞涛
分类号: E02B3/06(2006.01);E;E02;E02B;E02B3
申请人地址: 310016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清江路185号二楼
主权项: 1.一种堤坝结构,包括沿水岸设置的坝体(1),坝体(1)的前后侧设有倾斜的第一护坡(2)和第二护坡(3),第一护坡(2)为临水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坡(2)包括呈倾斜设置的多个斜坡段(5)和连接在每两斜坡段(5)之间的水平段(4),所述水平段(4)上设有呈球状的石块(41),斜坡段(5)上设有沿高度方向排的若干预埋桩(6),所述预埋桩(6)呈圆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坝结构,其特征在于:较前排的预埋桩(6)与相邻排的预埋桩(6)相互交错布置,各排预埋桩(6)的底部通过钢筋支撑结构(7)连接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堤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支撑结构(7)包括横向钢筋(71)、纵向钢筋(72)和斜向钢筋(73),较前排的预埋桩(6)由横向钢筋(71)连接,相邻排的预埋桩(6)由斜向钢筋(73)连接,较前排的预埋桩(6)和较后排的预埋桩(6)之间通过纵向钢筋(7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堤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支撑结构(7)的底部设有压型钢板(8)和钢梁(9),压型钢板(8)与钢梁(9)螺栓连接并固定在坝体(1)上,钢筋支撑结构(7)通过混凝土浇筑在压型钢板(8)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堤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桩(6)包括桩体(61),桩体(61)呈空心设置,桩体(61)内部具有与钢筋支撑结构(7)连接的钢结构(6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桩(6)的高度为2.0~2.5m,桩径为0.6m,桩间距为1.4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块(41)的宽度为3~5m。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