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建筑施工用减震基础桩
专利名称: 建筑施工用减震基础桩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减震基础桩,其包括:桩身,其包括筒体以及圆锥结构的桩头;承台,其包括盖体以及加强机构;减震机构,其包括位于桩头和加强机构之间的壳体和沿竖直方向间隔设于壳体内部的多个减震板,任一减震板水平设置且周面均与壳体通过多个第一弹簧连接,任意相邻的两个减震板之间通过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弹簧连接,位于最上部的减震板的上侧面、位于最下部的减震板的下侧面,均通过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三弹簧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强的抗震、隔震性能,且结构简单,可重复利用,节能环保,具有较高的经济实用性。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北京;11
申请人: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孔巍;张保青;赵海元;马琦越;周冀伟;史红玉;苏朋勃;陶瑞轩;李泉;侯文亮;王震;刘阳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11-08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2-3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21921232.5
公开号: CN209873779U
代理机构: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卞静静
分类号: E02D5/24(2006.01);E;E02;E02D;E02D5
申请人地址: 100161 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南路52号
主权项: 1.建筑施工用减震基础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桩身,其包括竖直设置的中空筒体以及圆锥结构的桩头,所述筒体的上端敞口设置,所述桩头的底面的边缘与所述筒体的下端面的边缘一体成型设计; 承台,其包括与所述筒体的顶部螺纹连接的盖体以及设于所述盖体的下侧面上的加强机构; 减震机构,其包括: 壳体,其为竖直设置的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壳体设于所述筒体内部,且位于所述桩头和所述加强机构之间,所述壳体的圆周面与所述筒体的下端内壁螺纹连接; 多个减震板,其沿竖直方向间隔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任一减震板水平设置且周面均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通过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弹簧连接,任意相邻的两个减震板之间通过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弹簧连接,位于最上部的减震板的上侧面、位于最下部的减震板的下侧面,均通过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三弹簧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减震基础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沿其径向间隔固设有多圈弹性机构,任一一圈弹性机构的圆心位于所述壳体的轴线上,弹性机构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布的弹性球体; 所述桩头的底面上沿其径向间隔设有多个环形凹槽,一圈弹性机构对应设置一个环形凹槽,任一一圈的弹性机构中的任一弹性球体的下端滚动容纳于与其相对应的环形凹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减震基础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面上竖直固设有转轴和多个杆体,所述转轴与所述壳体同轴设置,多个杆体间隔布设于所述转轴的外周; 所述加强机构的顶部与所述盖体的下侧面转动连接,所述加强机构的底面上设有第一盲孔和多个第二盲孔,所述转轴可紧密容纳于第一盲孔内,一个杆体对应设置一个第二盲孔;任一杆体可紧密容纳于与其相对应的第二盲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减震基础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机构和所有的杆体均由铅芯橡胶材质制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减震基础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与多个减震板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泡沫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减震基础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所述桩头和所述盖体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筒体和所述桩头的外表面设有聚合物防水粘结层。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