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抗爬移倾覆的曲线梁桥支座布置方式及其支座结构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爬移倾覆的曲线梁桥支座布置方式,其通过横向自复位支座实现弯桥发生横向爬移后的复位,通过拉压支座控制箱梁横向大转动,实现箱梁倾覆变形的分类控制,使用一个中间支座作为固定支座,其余中间支座布置横向自复位支座,避免箱梁发生过大的水平向刚体平动;梁端布置拉压支座,控制刚体转动,避免发生可能导致倾覆的刚体转动。本发明布置的四种支座分别为固定支座、纵向平动拉压支座、横向自复位支座和可爬移拉压支座,通过横向允许爬移大小、爬移高度和支座承载力要求确定自复位支座球面的半径。本发明可用于协助曲线梁桥抗爬移,实现箱梁倾覆变形的分类控制,为曲线梁桥提升抗爬移能力及倾覆承载力提供科学经济的解决方案。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浙江;33 |
申请人: |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史方华;彭卫兵;杨冬平;余茂峰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2-26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4-26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142367.X |
公开号: |
CN109680603A |
代理机构: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琛 |
分类号: |
E01D19/04(2006.01);E;E01;E01D;E01D19 |
申请人地址: |
310006 浙江省杭州市环城西路89号 |
主权项: |
1.一种抗爬移倾覆的曲线梁桥支座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从曲线梁桥左端部至右端部等间距设定四个位置点依次对应为A~D,每个位置点在梁体与墩台之间沿横桥向布置安装两个支座,其中位置点A的两个支座分别采用纵向平动拉压支座和可爬移拉压支座,位置点B的两个支座分别采用固定支座和横向自复位支座,位置点C的两个支座均采用横向自复位支座,位置点D的两个支座分别采用纵向平动拉压支座和可爬移拉压支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线梁桥支座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自下而上依次由下支座板、球冠衬板以及上支座板叠加组成,上支座板通过锚固件与梁体连接,下支座板通过锚固件与墩台连接,下支座板与球冠衬板的接触面为曲面,上支座板四周边缘向下延伸形成挡板以紧扣下支座板,使得上支座板与下支座板无法发生相对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线梁桥支座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平动拉压支座自下而上依次由抗拉球板、下支座板、球冠衬板以及上支座板叠加组成,上支座板通过锚固件与梁体连接,下支座板通过锚固件与墩台连接,下支座板与球冠衬板和抗拉球板的接触面均为曲面,上支座板横向两侧设有挡块,挡块通过螺栓与上支座板固接以紧扣球冠衬板,使得球冠衬板与上支座板横向无法发生相对滑移,支座中间位置设有拉杆以连接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抗拉球板紧扣拉杆底端以使支座发生脱空趋势时稳固拉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线梁桥支座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自复位支座自下而上依次由下支座板、球冠衬板、中间衬板以及上支座板叠加组成,上支座板通过锚固件与梁体连接,下支座板通过锚固件与墩台连接,上支座板横向两侧边缘向下延伸形成挡板以紧扣中间衬板,使得上支座板与中间衬板横向无法相对滑移;下支座板纵向两侧边缘向上延伸形成挡板以紧扣球冠衬板,使得下支座板与球冠衬板纵向无法相对滑移,下支座板与球冠衬板的接触面为曲面,且下支座板横向相应位置设有限位块用以限制球冠衬板的横向爬移量;中间衬板与球冠衬板的接触面为曲面,其曲率半径R2要小于下支座板与球冠衬板接触面的曲率半径R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线梁桥支座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爬移拉压支座自下而上依次由下支座板、球冠衬板、中间衬板以及上支座板叠加组成,上支座板通过锚固件与梁体连接,下支座板通过锚固件与墩台连接,上支座板横向两侧边缘向下延伸形成挡板以紧扣中间衬板,使得上支座板与中间衬板横向无法相对滑移,该挡板底部设有抗拉板,该抗拉板向内延伸与中间衬板上预开的缺口相扣;下支座板纵向两侧边缘向上延伸形成挡板以紧扣球冠衬板,使得下支座板与球冠衬板纵向无法相对滑移,该挡板顶部设有抗拉板,该抗拉板向内延伸与球冠衬板上预开的缺口相扣;下支座板与球冠衬板的接触面为曲面,且下支座板横向相应位置设有限位块用以限制球冠衬板的横向爬移量,支座中间位置设有拉杆以连接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中间衬板与球冠衬板的接触面为曲面,其曲率半径R2要小于下支座板与球冠衬板接触面的曲率半径R1。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曲线梁桥支座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下支座板与球冠衬板接触面的曲率半径R1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确定: 其中:su为设计给定的最大爬高量,sv为设计给定的最大爬移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线梁桥支座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采用横向自复位支座以通过自重消耗因温度升高或离心力产生的水平位移,在温度降低或载荷消失时通过重力使箱梁复位,防止多次爬移产生的叠加效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线梁桥支座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可分类控制桥梁倾覆过程中的不同变形,以拉压支座控制倾覆过程中的刚体转动和扭转引起的变形体转动,对桥体起到抗倾覆的作用,通过中间的曲面自复位支座抵抗桥体爬移,对桥体起到抗爬移作用,实现箱梁倾覆变形的分类控制。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