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多孔水泥制管及其制作工艺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水泥制管及其制作工艺,属于多孔水泥制管技术领域,一种多孔水泥制管,包括多孔水泥管,多孔水泥管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通孔上下贯穿,多孔水泥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钢筋条,钢筋条的直径为4‑8毫米,多孔水泥管的材料为混凝土,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0,混凝土的原料包括水、水泥、砂子、石子和混凝土添加剂,混凝土的水泥富余系数为1.00,粗骨料最大粒径20毫米,塔罗度为35‑50毫米,砂率为28‑30%,可以实现通过合理的在水泥管生产过程中增加多孔,大幅增强水泥管的强度,大幅减少水泥材料的使用量,而且大幅减少了凝固的时间,提升了生产的效率,减轻了水泥管的重量,进而可大幅降低运输成本。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吉林;22 |
申请人: |
叶子鹏 |
发明人: |
叶子鹏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2-04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4-26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11470866.3 |
公开号: |
CN109676752A |
分类号: |
B28B1/14(2006.01);B;B28;B28B;B28B1 |
申请人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北安路一胡同8号 |
主权项: |
1.一种多孔水泥制管,包括多孔水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水泥管(1)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2),所述通孔(2)上下贯穿,所述多孔水泥管(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钢筋条(3),所述钢筋条(3)的直径为4-8毫米,所述多孔水泥管(1)的材料为混凝土,所述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水泥制管,其特征在于:其制作工艺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模具组装:将一对半外管模具(4)放置在底座板(9)上并进行组合固定,形成全外管模具,在全外管模具的内部放置内管模具(10),将半外管模具(4)和内管模具(10)均固定在底座板(9)上,然后将多个钢筋条(3)穿过钢筋穿孔(13),直至钢筋条(3)的上端贯穿半外管模具(4)与内管模具(10)之间,并位于半外管模具(4)和内管模具(10)的上侧,使用工具将钢筋条(3)固定,最后将多个震动柱(12)均伸入半外管模具(4)和内管模具(10)之间,直至震动柱(12)的下端与底座板(9)相接触; 步骤二、混凝土浇筑:将强度为C30的混凝土浇筑在一对半外管模具(4)和内管模具(10)之间,浇筑的同时,启动震动柱(12),使震动柱(12)震动,直至浇筑完毕; 步骤三、通孔生成:常温静置1-3小时,再次开启震动柱(12),同时将震动柱(12)从半外管模具(4)与内管模具(10)之间拔出,直至震动柱(12)完全脱离步骤二中浇筑的混凝土; 步骤四、养护脱模:按常规的养护方法进行养护,脱模时将一对半外管模具(4)拆卸,将多余的钢筋条(3)剪断,再将内管模具(10)取出,完成脱模,脱模后对多孔水泥管(1)也要经常洒水继续养护,并用膜覆盖,继续养护一周以上时间,防止混凝土干裂; 步骤五、检验出厂:产品出厂检验项目包括混凝土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内水压力和外压检验,产品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水泥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的原料包括水、水泥、砂子、石子和混凝土添加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水泥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的水泥富余系数为1.00,粗骨料最大粒径20毫米,塔罗度为35-50毫米,砂率为28-30%,水灰比为0.36-0.3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孔水泥制管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震动柱(12)的上侧设有抬升机构(11),所述抬升机构(11)与震动柱(1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孔水泥制管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外管模具(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竖直加强筋(5)和水平加强筋(6),且竖直加强筋(5)和水平加强筋(6)交错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孔水泥制管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半外管模具(4)上均固定连接有相互匹配的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上开凿有一对卡接孔(8)。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孔水泥制管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外管模具(4)和内管模具(10)的材料均为模具钢,所述半外管模具(4)的内侧壁和内管模具(10)的外侧壁上均设有抛光层。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孔水泥制管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柱(12)的表面涂有聚四氟乙烯涂层,所述聚四氟乙烯涂层的厚度为0.5-1.5毫米。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