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活体植物叶片检测装置
专利名称: 活体植物叶片检测装置
摘要: 活体植物叶片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体植物叶片检测装置。所述的U形底盒(1)内设置电动机B(7),所述的电动机B(7)的输出轴上连接联轴器Ⅱ(19),所述的联轴器Ⅱ(19)上紧固设置托柱Ⅰ(8)与托柱Ⅱ(9),所述的托柱Ⅰ(8)的上端设置氧气检测仪(10),所述的托柱Ⅱ(9)设置二氧化碳检测仪(11)。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叶片周围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浓度来判断叶片是否为活体,且根据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检测出叶绿体的光合作用效果从而监测植物的光合作用状况。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黑龙江;23
申请人: 东北林业大学
发明人: 任洪娥;于东玉;冯天祥;李奕昕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09-21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4-30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1552522.2
公开号: CN208805510U
代理机构: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高媛
分类号: G01N33/00(2006.01);G;G01;G01N;G01N33
申请人地址: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路26号
主权项: 1.一种活体植物叶片检测装置,其特征是:U形底盒(1)的上端通过连接轴套(2)连接透明n形盒(3),所述的透明n形盒(3)的一侧设置叶柄通口(21),所述的U形底盒(1)的一侧设置电动机A(4),所述的电动机A(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Ⅰ(5)与连接片(6)控制连接轴套(2),所述的连接轴套(2)还连接透明n形盒(3), 所述的U形底盒(1)内设置电动机B(7),所述的电动机B(7)的输出轴上连接联轴器Ⅱ(19),所述的联轴器Ⅱ(19)上紧固设置托柱Ⅰ(8)与托柱Ⅱ(9),所述的托柱Ⅰ(8)的上端设置氧气检测仪(10),所述的托柱Ⅱ(9)设置二氧化碳检测仪(11), 所述的U形底盒(1)的底端连接两根托举斜杆(12),两根所述的托举斜杆(12)相向设置,每根所述的托举斜杆(12)的分别连接伸缩杆(13)的顶端,两根所述的伸缩杆(13)的底端通过横板(14)固定连接,所述的横板(14)的底端设置两根相背设置支撑杆(15),每根所述的支撑杆(15)的底端均连接锥形限位杆(16), 所述的横板(14)上放置控制盒(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体植物叶片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透明n形盒(3)的上端开有一组通气孔(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体植物叶片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盒(17)内装入无线接收模块,所述的无线接收模块将无线发射模块的控制信号传输至单片机,所述的单片机驱动电机驱动模块与氧气检测仪(10)与二氧化碳检测仪(11), 所述的电机驱动模块驱动电动机A(4)与电动机B(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体植物叶片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无线发射模块包括无线发射芯片U5的1号端连接接口JI2的3号端,所述的无线发射芯片U5的2号端连接接口JI2的4号端,所述的无线发射芯片U5的3号端连接接口JI2的5号端,所述的无线发射芯片U5的4号端连接接口JI2的6号端,所述的无线发射芯片U5的5号端连接接口JI2的7号端,所述的无线发射芯片U5的6号端连接接口JI2的8号端, 所述的无线发射芯片U5的7号端连接无线发射芯片U5的18号端、无线发射芯片U5的15号端、电容C16的一端、电容C17的一端与工作电压VCC,所述的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无线发射芯片U5的8号端连接无线发射芯片U5的14号端后接地,所述的无线发射芯片U5的9号端连接晶振CY4的一端、电阻R26的一端、电容C25的一端,所述的无线发射芯片U5的10号端连接晶振CY4的另一端、电阻R26的另一端、电容C26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25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6的另一端后接地, 所述的无线发射芯片U5的11号端连接电容C22的一端、电容C23的一端与电感L6的一端,所述的电感L6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5的一端与无线发射芯片U5的12号端,所述的无线发射芯片U5的13号端连接电感L5的另一端与电感L5的一端,所述的电感L5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9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19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0的一端与接口J9的1号端,所述的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接口J9的2号端接地; 所述的无线发射芯片U5的16号端串联电阻R17后连接无线发射芯片U5的17号端与无线发射芯片U5的20号端后接地,所述的无线发射芯片U5的19号端串联电容C15后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体植物叶片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机驱动模块包括电动机A(4)与电动机B(7),所述的电动机A(4)的正端并联二极管D1的一端、二极管D2的一端、二极管D3的一端、二极管D4的一端、电容C17的一端、电容C16的一端、电压VSS端、芯片U2的4号端、芯片U2的2号端、芯片U2的3号端、芯片U2的13号端、芯片U2的14号端; 所述的电动机A(4)的负端并联二极管D1的一端、二极管D2的一端、二极管D3的一端、二极管D4的一端、电容C17的一端、电容C16的一端、电压VSS端、芯片U2的4号端、芯片U2的2号端、芯片U2的3号端、芯片U2的13号端、芯片U2的14号端; 所述的电动机B(7)的正端并联二极管D1的一端、二极管D2的一端、二极管D3的一端、二极管D4的一端、电容C17的一端、电容C16的一端、电压VSS端、芯片U2的4号端、芯片U2的2号端、芯片U2的3号端、芯片U2的13号端、芯片U2的14号端; 所述的电动机B(7)的负端并联二极管D1的一端、二极管D2的一端、二极管D3的一端、二极管D4的一端、电容C17的一端、电容C16的一端、电压VSS端、芯片U2的4号端、芯片U2的2号端、芯片U2的3号端、芯片U2的13号端、芯片U2的14号端; 所述的电容C17的另一端、电容C16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所述的二极管D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一端、二极管D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6的一端、二极管D3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7的一端、二极管D4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8的一端,所述的二极管D5的另一端并联二极管D6的另一端、二极管D7的另一端、二极管D8的另一端、芯片U2的1号端与芯片U2的15号端; 所述的芯片U2的9号端并联电压VDD端、电容C15的一端与电容C18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15的另一端与电容C18的另一端并联后接地。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