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具有生态保护和修复功能的自然水体层级式景观驳岸及其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具有生态保护和修复功能的自然水体层级式景观驳岸及其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生态保护和修复功能的自然水体层级式景观驳岸及其施工方法,所述驳岸包括结构相同的多个驳岸单元,多个驳岸单元排列形成自下而上的多层层叠状的驳岸单元层,位于每一层的多个驳岸单元呈直线状贴紧且对齐排布,位于上层的驳岸单元层搭接在位于下层的驳岸单元层上,并且上下层的驳岸单元相交错,多层驳岸单元层相对于自然水体的位置呈逐层后退状,越上层的驳岸单元层越远离自然水体。该该驳岸除了具备常规驳岸的基本功能,还兼具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和自然水体的自我修复功能。本发明同时公开了该驳岸的施工方法。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广东;44
申请人: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发明人: 尹庆;聂毅;徐瑞萍;牛宇佳;李江;李华玲;吴基分;吴超洋;温龙珠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1-23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4-30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061578.0
公开号: CN109695224A
代理机构: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宣国华;高文龙
分类号: E02B3/12(2006.01);E;E02;E02B;E02B3
申请人地址: 510925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环市东路166号
主权项: 1.具有生态保护和修复功能的自然水体层级式景观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驳岸包括结构相同的多个驳岸单元,多个驳岸单元排列形成自下而上的多层层叠状的驳岸单元层,位于每一层的多个驳岸单元呈直线状贴紧且对齐排布,位于上层的驳岸单元层搭接在位于下层的驳岸单元层上,并且上下层的驳岸单元相交错,多层驳岸单元层相对于自然水体的位置呈逐层后退状,越上层的驳岸单元层越远离自然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生态保护和修复功能的自然水体层级式景观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驳岸单元包括基础座(1)和拱盖板(2),所述基础座(1)包括基础板(11)、拱脚顶条(12)和前封板(13),所述基础板(11)为平板,所述前封板(13)位于基础板(11)的前端,所述前封板(13)具有封板顶面、封板底面(131)和位于下部且处于封板底面(131)两侧的圆弧段(132),两段圆弧段(132)以所述基础座(1)的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拱脚顶条(12)为沿基础座(1)中轴对称分布且沿基础座(1)中轴轴向设置的两条,拱脚顶条(12)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上边对应拱脚顶条(12)的拱脚顶面(121),直角梯形的斜边对应拱脚顶条(12)的拱脚内侧面(122),直角梯形的直角边对应拱脚顶条(12)的外侧面,所述拱脚顶面(121)的宽度W121为所述封板底面(131)宽度W131的一半,所述拱脚顶条(12)的外侧面与所述基础板(11)的外侧面相平齐,所述拱脚顶条(12)和前封板(13)之间具有缺口(14);所述拱盖板(2)为圆弧形,具有拱盖圆弧面(21)和拱盖侧面(22),所述前封板(13)的两段圆弧段(132)拼接形成的一个圆弧面与所述拱盖板(2)的拱盖圆弧面(21)相同,所述拱盖侧面(22)为斜面,拱盖侧面(22)的倾斜角度与拱脚内侧面(122)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拱盖板(2)架设在两条拱脚顶条(12)之间,通过两条拱脚顶条(12)承托,架设后拱盖圆弧面(21)与拱盖侧面(22)相交界的棱角边与拱脚顶面(121)相平齐;所述多层驳岸单元层搭接时,位于上层的驳岸单元的基础座(1)的封板底面(131)承托在位于下层的驳岸单元的基础座(1)的拱脚顶面(121)上,位于上层的驳岸单元的基础座(1)的前封板(13)的圆弧段(132)承托在位于下层的驳岸单元的拱盖板(2)的拱盖圆弧面(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生态保护和修复功能的自然水体层级式景观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板(11)、拱脚顶条(12)和前封板(13)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生态保护和修复功能的自然水体层级式景观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座(1)和拱盖板(2)均为钢筋混凝土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生态保护和修复功能的自然水体层级式景观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拱脚顶面(121)的长度与所述拱盖侧面(22)的长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生态保护和修复功能的自然水体层级式景观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封板(13)的封板顶面为圆弧面,每一层的驳岸单元贴紧排布时,多个前封板(13)的顶面形成连续的波浪式的封边,相邻基础座(1)的缺口(14)形成一道连续的槽。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生态保护和修复功能的自然水体层级式景观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拱脚顶条(12)的长度为所述缺口(14)长度的两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生态保护和修复功能的自然水体层级式景观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板(11)的上表面铺设有回填种植土。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生态保护和修复功能的自然水体层级式景观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然水体包括河流、湖泊、小溪和池塘。 10.如权利要求2至9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生态保护和修复功能的自然水体层级式景观驳岸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硬质驳岸(102)与河道或水体底部覆土层(101)之间,浇注混凝土基础(104),浇注混凝土基础(104)的上表面与硬质驳岸(102)基础的上表面对齐; 步骤二:在混凝土基础(104)上摊铺一层生态混凝土(105),铺设厚度与前封板(13)的封板底面(131)至基础板(11)下表面的距离相同; 步骤三:将位于最下层的驳岸单元层的基础座(1)进行稳固的安装,安装时基础座(1)的前封板(13)的外缘面与混凝土基础(104)的最外面相对齐,该最下层的驳岸单元层为第一层驳岸单元层,该外缘面与最外面均为靠近自然水体的一面; 步骤四:在位于第一层驳岸单元层的基础座(1)安装完成后,在硬质驳岸(102)与基础座(1)之间,浇筑第二层生态混凝土,第二层生态混凝土的厚度与基础板(11)下表面至前封板(13)的封板顶面最顶点的距离相同; 步骤五:在基础板(11)的上表面铺设一层回填种植土(106),厚度为拱脚顶条(12)高度的一半;然后将拱盖板(2)架设在两条拱脚顶条(12)之间,第一层驳岸单元层安装完毕; 步骤六:按照和步骤四和步骤五相同的操作过程,完成次下层的驳岸单元层的安装,该次下层的驳岸单元层为第二层驳岸单元层; 步骤七:按照与步骤四和步骤五相同的操作过程,依次完成第三层、第四层直至最上层的驳岸单元层的安装,由此形成位于上层的驳岸单元层搭接在位于下层的驳岸单元层上,并且上下层的驳岸单元相交错,多层驳岸单元层相对于自然水体的位置呈逐层后退状,越上层的驳岸单元层越远离自然水体; 步骤八:每一层的驳岸单元层之间的缺口形成槽,用于定植浅根性的临水性的挺水植物(107)或浮水植物。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