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高桩码头的高管架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桩码头的高管架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预制门形管架;步骤二、在引桥面搭设安装支架,再将预制好的门形管架吊装在安装支架上;步骤三、在门形管架两下端分别装模,再浇筑混凝土,以将门形管架固定在在引桥面。本发明可以避免施工操作人员在超高支架上进行支模及混凝土浇筑施工,降低高处作业安全风险,同时能更好的控制管架的混凝土振捣质量。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北京;11 |
申请人: |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发明人: |
杨佳岩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1-09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5-03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020867.6 |
公开号: |
CN109706883A |
代理机构: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史霞 |
分类号: |
E02B3/06(2006.01);E;E02;E02B;E02B3 |
申请人地址: |
100027 北京市东城区春秀路9号 |
主权项: |
1.高桩码头的高管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预制门形管架; 步骤二、在引桥面搭设安装支架,再将预制好的门形管架吊装在安装支架上; 步骤三、在门形管架两下端分别装模,再浇筑混凝土,以将门形管架固定在在引桥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桩码头的高管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门形管架吊装到安装支架上前,先在引桥面上勾画出设计安装线,再用吊机缓慢起吊和下放门形管架,门形管架下放前确认其下方无人,门形管架下放至距引桥面5~10cm时,用撬棍撬动门形管架配合吊机下放,直至门形管架下端边缘轮廓线与设计安装线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桩码头的高管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门形管架预制采用混凝土现浇底胎模的方法,浇筑过程中,浇筑厚度最大不能超过30cm,然后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水泥浆及骨料基本不下沉,且没有大的气泡冒出时为停止标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桩码头的高管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门形管架预制过程中,混凝土浇筑24h后拆除模板,模板拆除后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混凝土养护剂,当门形管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以上时,进行转运堆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桩码头的高管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 底座,其宽度小于所述门形管架两下端的间距; 一对主撑杆,其沿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中心线上,每一主撑杆的高度高于所述门形管架的高度,每一主撑杆靠近上端的杆壁上连接有三角支撑架,所述三角支撑架垂直于一对主撑杆所在平面,且所述三角支撑架在所述主撑杆上位置可调,一对主撑杆上的三角支撑架位于一对主撑杆所在平面的同侧且等高,以支撑所述门形管架的横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桩码头的高管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主撑杆与底座间连接有至少一根斜撑杆,以稳固所述主撑杆。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桩码头的高管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撑杆为槽钢,所述槽钢底板上从上至下开设有多对长条状通孔,每对长条状通孔的高度相同,相邻两对长条状通孔的最下端边缘间距相同,每一长条状通孔中穿设有一套筒,所述套筒外径略小于所述长条状通孔宽度,所述套筒长度略大于所述槽钢底板厚度,所有套筒朝向所述槽钢凹部的一端均连接在第一板体上,所述第一板体竖直紧贴所述槽钢底板一面,且所述第一板体上开设有分别与每一套筒中心孔对应的第一圆孔,所有套筒背离所述槽钢凹部的一端均连接在第二板体上,所述第二板体竖直紧贴所述槽钢底板的另一面,且所述第二板体上开设有分别与每一套筒中心孔对应的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圆孔、第二圆孔的直径均和所述套筒中心孔的内径相同,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槽钢凹部内还竖直设置有一油缸,所述第一板体的下端连接有水平的第三板体,所述油缸的活塞杆末端连接在所述第三板体上; 所述三角支撑架包括: 第四板体,其板面紧贴所述第二板体,所述第四板体上开设有两对第三圆孔,两对第三圆孔与相邻两对第二圆孔位置分别对应,以使所述第四板体通过四根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二板体上; 第五板体,其水平连接在所述第四板体的上端,以承载所述门形管架的横梁; 其中,所述第四板体与所述第五板体间连接有倾斜的第六板体,以斜撑第五板体。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